人在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泰山记》是清代散文桐城派代表姚鼐游泰山后所写,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奇文。真可谓有奇情,取奇道,览奇景,悟奇境,出奇语,留奇文,兴之所致,留恋忘返。经作者的生花妙笔,全文不足五百字,其语言之洗练,内容之丰厚,情感之蕴藉,境界之高妙,无不令人称奇。
  境界一取景经典,用语奇清
  全文450多字,写尽了泰山胜景之姿色。作者取景经典,“夕照”“日出”,寥寥几笔,绘形得神,神形俱真。“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中“负”字用得神奇,写出了匍匐绵延的山坡,远望如人之脊梁,又如不堪重负的老妪,极富人情味,写出了积雪之深厚状;“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勾勒出了在雪的折射下,天空明净、清新、开阔的壮大之美。最妙的是“半山居雾若带然”, 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祥、明媚,肃穆中不失温柔飘逸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如果说这两句极尽泰山静态之美,那么“日出”胜景则彰显出一种云霞幻变之魅,绛皓驳色,异彩纷呈,但绝无冗杂,刚劲而不局促。至于文章结尾,以“雪与人膝齐”的奇景煞住全篇,收缩有力却又余味无穷,定格于整个浩大邈远而又苍茫的雪景之中,让人顿生肃穆之感,震撼人心。还有,文中对泰山冬景的简练描绘更是令人瞠目:“山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布,无鸟兽音迹。”这能算写景吗?而对石、松的描绘则更显奇崛:“多平方,少圜”“生石罅,皆平顶。”用语极尽洁净、清朗,而形象则极其生动、鲜明。惜墨如金,如诗如画!这也正好体现了作者“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完美结合!全文无论是记叙还是描写,都极省笔墨,却并不显得生涩,展示出文章语言的强大张力。可以说不事渲染,却又处处渲染,境界全出。此乃文学用语之绝妙境界也。
  境界二取道奇新,以壮为美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诗)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隆冬之际,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如此短促铿锵的节奏,不恰是作者仰慕泰山、意欲登高览胜的急切心情的写照吗?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年三十。冬天登山困难可想而知,“道中迷雾冰滑”,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不过在万家团聚共度良辰之日,作者立于泰山之巅,睥睨万世,于皑皑白雪之中,看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霎时,金光万道,洒满了群山之巅,难道就没有一股冲天豪气从胸腔喷薄而出?这不正是对壮美人生的讴歌和赞美吗?不正是作者一种人生境界的诗意表现吗? 只不过他绝不像我们现代所谓的文明人为显示意识层的艰难而在家里挂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山行图”,而是用他的足来丈量、来体会在绘画上我们所能够见到的中国传统的山水。在那个漫天风雪的时候,他与自然周旋着;在漫漫长途中,他快乐着;他也知道他有可能要被风雪所吞没,但他还是从艰难中走出来。姚鼐先生比我们富有诗意,因为他深知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是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的。无独有偶,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如凡尔赛宫一般规整无比的园林,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这也是姚鼐心中呼唤并践行的诗意——艰难出壮美,此乃文学人生审美之境界也。
  境界三刚柔相济、中正平和之人生
  鲍安顺说:相对于方苞和刘大櫆来说,姚鼐扮演的角色更像当年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孔圣人。因为他辞官后,执掌教鞭长达40年之久,一生曾在多家书院当任过主讲,八十高龄时仍然倚床为弟子批改文章。他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理论学说,统一了方苞“义法”说与刘大櫆“神气”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调和了清代乾、嘉时期“尊汉抑宋”、“张扬理学”的治学主张。以至于有人惊呼:“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余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可以说,姚鼐奠定了桐城派“立家法”的导师地位,如果没有姚鼐,“桐城派”绝对不会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姚鼐也曾经在朝为官,只是因编《四库全书》与大名鼎鼎的纪昀闹出了矛盾,故而辞官。据说姚鼐辞官回家时,是一路春风,犹如得道神仙一样快乐悠然。可见,他骨子里完全是一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也正是这一点,这位“不甘流俗”的高官才弃官不做,从而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人格”,创造了“桐城派”长久的“文学精神”。(《寂寞的姚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5.2)
  上属文字是颇有意味的。姚氏的辞官还乡,我们姑且承认是因为“汉宋”之争,由此可见他心中的怨气是很重的,但他“一路春风,犹如得道神仙一样快乐悠然”,显然是得之于《周易》的“安静贞正”的道理。他非争一时之胜负,不赌一时之意气,在他的胸中充沛着郁郁勃勃的浩气。当然,退出一时的纷争,而以一生来营垒,不能不叹其眼界的深远。所以,作为辞官之后的标志性事件的《登泰山记》便别有意味了。文中明写登山,而毋宁说是作者心灵的一次体悟,是自然的律动与他心中节奏的合拍,于是带来了他心灵审美上的快乐,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思想情操上便得到一次培育。
  姚鼐曾说:“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门弟子陈用光曾评价三家古文说:“望溪理胜于辞,海峰辞胜于理,若先生,理与辞兼胜。”(引自《方苞姚鼐文选译》,巴蜀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确实,姚鼐的散文兼取了方、刘的长处,那么,“理与辞兼胜”在何处呢?姚鼐的散文,简而言之,以“义理”为核心而“言有物”,并且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与方苞的说理、刘大櫆的盛气相比,姚鼐的散文给人以平和自然、淡远而不乏沉厚的感觉。
  其实,名文《登泰山记》中的“登山”“日出”部分,姚鼐的情感也有奋张的一面,但他借助短促的句式、精净的言语、清朗的意境圆润出一片中正平和之天地,由激昂、奋争、愉悦转为最后的肃穆、平和之境,少了词锋的“盛气”,多了一份内敛的浑厚——此乃刚柔相济、中正平和之人生境界也。所以,人在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通联: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中]
其他文献
先来谈谈教学内容。“百度百科”这样解释道:“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素材”常作写作术语,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以“(教学)资源”一词取代为好。“信息”实际上大于并包含“素材”,概念未免太宽泛,那么从学科认知的层面来看,除去“素材”(即资源),课堂上呈现的最吸引
重读《陌上桑》,发现了两种对话:同空间的潜对话、异空间的浅对话。  “对话与潜对话”是法国新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在意识流小说理论、心理分析学说和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新小说理论。  “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它既可以是某一个人物想象中可能发生的对话,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回忆中已经发生过的对话,还可以是人物之间目前在内心中发生的并未发而为声,也不一定形之于色的
在实验稿基础上修订的语文新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种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摒弃,伴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不断深入,以问题探究为
时下,文言文教学的“快捷通”令人扼腕。  在最近观摩的一节《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公开课上,我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教者精心制作了课件,围绕课件展开了课堂教学。一开始呈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然后直接呈现本课要重点把握的文言现象:文言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纲”,开展自主学习,寻找文中分别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这些文言现象。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层面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江西高考作文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各个学校也争相行动起来,语文这位曾经退到悬崖边跳舞的主角似乎又回到了舞台中央。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去外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拿着从网上下载来的各类资料,却不知道怎样用在“孤陋寡闻”的农村孩子身上,最后很多人又回到了原点。我大胆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尝试着对教学模
《前赤壁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被历代文人视为千古绝唱之作,认为它是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人唐庚(与苏轼有生活交集,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说:“余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①可见此文甫就,便名冠天下。  关于该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见的说法是:文章开篇展现了一幅逍遥游乐
无论是“再现课堂”,还是“生成课堂”,它们都不能“独善其身”,都不是“空中楼阁”,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背景:课前的准备。然而,“再现课堂”和“生成课堂”,在对待“准备”的态度上是有霄壤之别的。  在“再现课堂”上,首先要准备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就不展开来谈了);其次要预备教学流程,比如课堂导入、检查字词、范读课文、文本切入、问题研讨(问题1……问题N)、课堂总结、当堂练习、课后作业,其中文本
当前,作文训练都提倡创新,要求学生写个性文,但从实际来看,效果却极其有限。毕竟思维敏捷、文学素养高的学生少之又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写出中规中矩的文章已是相当不错了。  而高考考场作文,是短时间的速成之作,必须倚马可待,立等可取。不仅要求速度快而且要求质量高,考生在短时间内,写出质量高能够引起阅卷人兴趣的好文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了。  学生习作始于模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模仿就是学习
时间:2013年9月29日   地点:四川双流中学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余老师好。   师:谢谢。请坐。大家的声音好大;我马上想到《蝉》这篇课文里的一句话,“那么小,却那么响。”有没有啊?有吧?   生:有。   评:巧妙地引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赞许,幽默风趣,缩短了师生心理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顺势将学生引入课文,为课堂增添了美妙情趣。   教师出示课件。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凄苦、多舛的坎坷人生:丧失两任丈夫沦为寡妇,被强卖改嫁,痛失儿子复遭驱逐家门,被视为“伤风败俗”;即便遭逢无尽的创伤,仍未泯灭生存的勇气。然而在鲁镇“繁响”的祝福声中,带着伤心、恐惧、忏悔,祥林嫂悄无声息地死去。长期以来,祥林嫂的死因备受各方研究者关注,也给出了多种阐释,概括起来大致为:一是封建礼教渊薮昭然,政权、族权、父权、神权四大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