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裁判自杀谜团?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队寄予厚望的夺金热门蒋梦菲失金后,随浙江代表团出征山东担任保障工作的浙江唯一的跆拳道国际级裁判——庞海远便因“身体原因”提前返回浙江,让人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中不久便传出了她跳楼自杀的噩耗。
  
  36岁,年富力强的年龄。然而,一位曾经的全国冠军、事业心极强的体育工作者却在36岁这一年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她为何走上不归路?
  
  
  对于庞海远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即使是资深的体育记者也很少有人会记起她的名字,尽管在十几年前她作为浙江女子柔道队运动员曾勇夺全国冠军,成为浙江体坛引人注目的女柔金花,然而毕竟她所从事的是一个冷门项目,而且在她辉煌的那个年代中国女柔奥运冠军更是层出不穷。据她的教练介绍,后来她因伤退役后不久,便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结了婚,而且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家庭幸福,其乐融融。退役后的庞海远,因为运动成绩优异,为人正直,人缘甚好,深得体育局领导的赏识,很快成为体育战线的骨干。她先是担任了一段柔道教练工作,后又改任跆拳道教练,是温州重竞技项目年轻教练中的佼佼者。世界冠军吴钞来、全国冠军董凤鸣等都是庞海远的得意门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庞海远还是温州首家专业跆拳道项目培训机构——温州市正人跆拳道俱樂部的总教练,并且她也是浙江唯一的一位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如此优秀的一位体育工作者为何会走上不归路?
  全运会期间,庞海远身边的一位朋友、也是浙江省代表团的体育工作者向记者透露了庞海远自杀的全过程:庞海远的爱人——温州某中学的教师开车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路上丈夫体贴地问寒问暖,妹妹更是热情地相伴左右,可是庞海远却一直有些精神恍惚。“也许是太累了,还是早点回家休息吧!”一起出去吃饭的建议被庞海远拒绝后,丈夫通情达理地说道。在家人的陪伴下,庞海远回到了曾经给过她那么多温馨记忆的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包括她最亲近的丈夫和妹妹,仅仅只有一刻钟后,趁着丈夫离开换一条裤子的工夫,庞海远快速来到窗前打开纱窗,攀上窗台……等到身边的妹妹明白她要做什么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庞海远义无反顾地从八楼的家中跳了下去。当时,事件发生在9月10日深夜10点多钟。由于伤势过重,在紧急送往温州医院的途中,庞海远在亲人的极度悲伤中离开了人间……
  
  赛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知情者透露,庞海远出生于1973年,是浙江瑞安人,是个非常讲义气重感情的人,凡是朋友有困难相求,她总是热情相助,毫不犹豫;工作中,她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都非常强,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生活中,她与丈夫感情和谐,有个9岁的儿子。如此幸福的女人为何会“想不开”呢?
  事情还得从第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说起。9月9日,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在山东滕州市拉开大幕,该目共设8块金牌,浙江省跆拳道队由于在十一运会预选赛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因此决赛阶段的比赛更加让人期待。为了打好这次比赛,从运动队到省体育局,上上下下极为重视,全队更是在9月5日就早早来到赛区报到。庞远海作为浙江省重竞技项目的业内人士,而且还是跆拳道项目上的高水平裁判,被浙江省体育局委以重任,随队赴山东从事全运会参赛运动队保障工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跆拳道项目首日比赛后,庞海远便因“身体原因”提前返回浙江。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中不久便传出了她跳楼自杀的噩耗。在庞海远自杀后的第三天,也就是9月12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公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竞技系工作人员庞海远9月5日随队赴山东从事全运会参赛运动队保障工作。比赛期间,因其本人感觉身体不适,经领导同意于9月10日上午由其家属接回老家休息。10日晚11时许,接到了庞海远回家后不幸坠楼,经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这一公告随后在网上广为流传。
  也正是在那一天,在浙江体育职业技学院发布公告前,记者得知消息后,在第一时间就此事询问了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当时,李云林明确表示:“这种重大消息,我们会在适当的时间,用统一的新闻口径发布。”而拳跆中心唯一在比赛期间可以带手机的副主任赵磊,手机一直关机。参赛队员按要求一律上交手机,一直无法了解更多的信息。几个小时后,记者在联系上浙江队跆拳道队领队堵剑华时,她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悲恸:“我也是才知道庞海远去世的消息,很伤心。我们早就认识了,她平时给人的感觉挺开朗的,怎么会这样啊?”
  “我们全队去年一直在鄞州训练,而她在杭州上班,基本没有见过面。这次我们是一起去比赛地山东滕州,不过由于她不是运动队编制,因此和我们也没有住一起。”堵剑华表示自己连庞海远何时回家都不清楚,“她的徒弟董凤鸣都还不知道她去世的消息,这几天我们每天都在比赛,而队员的手机都统一管理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每个省队只能派一名裁判,浙江派出的代表是董波,而向来人缘极好、执法水平极高的庞海远这次却以“保障工作”任务随队出征,也引起外界不小的议论。
  
  自杀缘于重压之下?
  
  以“保障工作”任务随队出征的庞海远到底在队中担任怎样的一种角色呢?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先后采访了多名跆拳道业内人士,其中既有其他省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浙江省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守口如瓶,据说相关方面早已下达封口令),也有相关的裁判员。最终,记者发现,庞海远的死还真的与浙江省跆拳道“丢金”有着某种无以言表的神秘关系。
  据某位跆拳道教练员透露,由于跆拳道比赛是全运会在开幕前先期进行的比赛项目,而在女子49公斤级级别上,具备冲金实力的浙江队对此次比赛极为重视,省体育局及相关方面更是下达了“军令状”,要求浙江跆拳道队一定要收获一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为浙江代表团在十一运会打响第一炮开个好头。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设8个级别,共产生8块金牌。而浙江队夺金希望最大的项目是女子49公斤级,其重点队员则是19岁的浙江跆拳道小将蒋梦菲。其实,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蒋梦菲虽然实力很强,可是在全运会决赛阶段她要遭遇的是奥运会冠军、被称为变形金刚女的江西选手吴静钰,因此浙江夺金的希望并不是很大。可是,浙江方面为什么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呢?首先,这缘于几个月前的全运会跆拳道预选赛,当时蒋梦菲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强势,力挫吴静钰勇夺冠军,险些使得这位北京奥运会49公斤级金牌得主无缘决赛圈。从那一刻起,全运会女子49公斤级项目的金牌便成为浙江方面重点关注的项目。
  据知情者透露,为了确保这块金牌,浙江方面从训练到科研,从经费投入到人力投入,可谓面面俱到。而庞海远更是以“保障人员”的身份蹊跷出征,不但不是赛会的裁判,而且名字也不在秩序册内,当时就有人称她是来“做裁判工作”的。而且更加让人深信不疑的是,浙江方面为了能够夺取这块金牌,组织了一个强大的拉拉队:省体育局领导、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来自蒋梦菲家乡的浙江上虞市体育局、市体校和上虞市教育局等领导、还有蒋梦菲家属等人全部来到比赛现场,加油声响彻整个体育馆……
  可是,天不遂人愿,最终女子49公斤级的夺金大热门蒋梦菲,在半决赛时非常遗憾地以0∶5败给了奥运冠军吴静钰,虽然通过复活赛获得了一枚铜牌,但却错失了为浙江夺得本届全运首金的机会。顿时,整个浙江队的看台上死一般地沉寂。记者至今还记得在现场采访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扈忠东的情景,他一脸无奈:“她打得太紧张了!不过对手毕竟是奥运冠军,输赢都算正常。”说完便匆匆离开了赛场。然而,从那一刻起,记者再也没有见到庞海远。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结束后,国家拳跆中心副主任、中国跆协秘书长赵磊对赛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整个过程非常圆满,唯一遗憾的是比赛过程中闻讯资深裁判庞海远去世的消息。当有记者问,庞海远自杀是否与背后参与做裁判工作失败有关时,赵磊当场表示:“庞海远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柔道运动员,也是优秀的裁判员,我们没有证据显示有人对裁判队伍做了什么工作。我们都对她的去世很沉痛,现在她人已经没了,那些对她的传言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其实,现场采访的全运会记者丝毫没有不尊重庞海远的意思,相反她的去世引起了更多的人包括记者在内的同情和惋惜,还有深深的敬意和不舍。一位柔道运动员出身的浙江籍女记者与记者住在同一个全运会“媒体村”,尽管她对整个事讳莫如深,不愿意发表任何看法,但她还是告诉记者:“她曾经是我的师姐,我感到非常难过。”打开网上论坛,记者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议论都倾注了深深的同情。其中,一个网友这样写道:“这么好的裁判怎么就没有了呢?何必这么想不开呢?如果中国足球裁判都像你这样刚烈,相信中国足坛无黑哨!”还有人写道:“其实做不做裁判工作都不是你的错,错只能错在担当了‘功利’全运会的功利角色。”
  或许,如今的全运会已经真的演变成了各省市的政绩全运。如果庞海远的离去真的是因为与做全运会裁判工作未果有着某种联系的话,相信网友们的评论会让她在另一个世界感到欣慰。愿她的灵魂能够安息!
其他文献
“一个消失1500年的文明竟能预测出世界末日的确切时间,这本身就很让人着迷。你问我相信吗?有时候我信,但有时我又告诉自己,这很荒唐。”      罗兰·艾默里奇拍完了《2012》后遭到了朋友们的取笑,“喔,你又一次毁灭了世界。”之前他拍了个冒险题材的《史前一万年》,票房惨败,外界纷纷说他在乱搞,于是他回到了最拿手的领域——拿地球开涮:1996年他在《独立日》里,让地球遭到了一群丑陋凶残的外星人的袭
【编者按】  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的新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出版已一月有余,尽管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体坛方方面面,但“某资深委员”相关事宜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读者热议的焦点。《新民周刊》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出版后的第一时间采访了袁伟民和何振梁,并刊发了封面报道《袁伟民质疑何振梁》(10月16日出版),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有人说,这是两位老人的个人之争;有人说,这是两条“路线”之争。袁何之
今年3月,冯骥才在太行山深处考察发现,原来的近百座古村已经全部消失,原居民都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从原来的深山搬出,住到了山脚下的平原小镇的多层住宅小区里。这让他忧心忡忡。“怎么办?中国的古村落在这几年里全部沦陷了,继齐鲁大地的古村全部被拆毁后,作为中国文化博物馆的山西的古村也全部消失了!”在太行山现场,他在电话里对记者焦急地说。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在北京,开始于奥运会之后的旧城改造仍然在进行
“历史不能以偏概全,功是功,过是过,既不能以‘过’抹杀‘功’,也不能以‘功’取代‘过’。这才是对历史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      11月16日,记者拨通了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的电话,请他谈谈对“某资深委员”(何振梁)新近对《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相关内容的解释有何看法。袁伟民在电话那头语气很平静:“我要讲的,书中都已讲,不需要再讲了。我还是书刚出版时的态度,讲的都是真话,无意与谁过不去
不管税收稳定几年,这都是汽车行业的日落余晖。如果传统汽车厂商根据2009年汽车销量制订未来生产计划,我们就能看到类似于通用并购重组的好戏了。    油价节节上升,轨道交通四面开花,按理汽车消费应该受到抑制。但情况恰恰相反,2009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全球第一。  鉴于以下理由,买车尤其是多买车、买豪华车不是理性行为。  首先是油价上涨。市场价下跌,油价还在上涨,这种离奇现象在中国成品油市场上演。  
堵住赛场漏洞  全运会在中国体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全运会各参赛单位金牌战略与后备人才培养及全民健身的关系问题;全运会规模不断扩大,承办单位的投入和组织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全运会项目设置不尽合理,有些项目存在低水平、高消耗竞争的问题;大量新建、改建场馆,如何搞好赛后利用的问题;全运会竞赛体制与我国单项体育赛制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
自从迪士尼可能落地的消息传出后,川沙的土地价格便直线上涨了10多倍,而房价在2-3年间,从2000-3000元/平方米上涨到现在的13000元/平方米,涨幅在300%以上,而同期全市平均涨幅仅为78%。    11月15日,在新加坡参加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此行第一站不是首都北京,而是上海。有媒体报道,奥巴马直奔上海的原因很简单——11
此番迪士尼乐园入沪,人们既关心主题乐园们面临的竞争,同样也开始关心国内影视业如何应对。尤其是迪士尼频道真的会落户中国吗?    米老鼠并非是一个卡通形象这么简单。1928年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先生创造出了米老鼠的形象,80多年来它和麦当劳、可口可乐一起,被塑造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生活方式乃至经济帝国主义的象征。  象征着美国大众文化的迪士尼获批在上海建立主题乐园,西方媒体和有意进军中国市场的文化娱乐公
烽烟起,国破山河碎。命运的转轮偏离了方向,被战争推向腥风血雨。   投笔从戎,并不容易。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识分子在历史重要时刻也有自己的抉择。无论像丁玲那样“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还是像巴金、像萧红、像曹禺一样在炮火纷飞中写下反战的作品;无论像郭沫若那样走向内地,领导抗战文艺,写下《屈原》,还是像梅兰芳一样留在沦陷区不与日本人合作,蓄须明志;无论像叶浅予、张乐平那样组成“
这第一刀割下去就是二套房贷首付四成。第二刀就是二手房交易税费不再减免。第三刀是上海现在宣布的,11月1日开始,二套房利率不但不优惠还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提高10%。    楼市炒家大多喜欢做梦,而今的梦又特别美好。这个梦就是,央行不会回收流动性,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会带来房价的上涨。总之,房价还要上涨,政府已经离不开楼市炒家的堪称是伟大的作为——深圳半年房价暴涨94%,上海、北京也不落下。  这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