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并非鱼和飞鸟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期沙龙主题:鱼,花鸟鱼虫的鱼。
  四位作者的稿子,让我笑了半晌:南北派依然差异如天壤,南派,鱼都听曲儿、跳舞了;北派,苦哈哈,净剩卧冰求鲤了。另两位,盘面上还是兄弟,较量不在桌底,在梦里。而入人家梦的那位,还喜滋滋、屁颠颠儿,在养鱼的阳光大道上,一路滑铁卢、走麦城。
  哈哈,花鸟鱼虫,果然都是闲话。但这闲话,有心情的人,认真扯起来,仿佛能让人回到儿时夏夜的户外,黏着唠家常的大人不睡,迷迷瞪瞪抬头望天:繁星如沸。那是有多美?很多年没有看到那样的星空了,星星像煮沸了一样,叉多又热闹。
  但首先,我还是要助攻北派,咱北方乍一看还真不占天时地利,所以,我用人和补。我就“呈堂”一个证据,兴许就能找回咱大北方的波澜壮阔。
  南方的小伙伴一直念叨“年年仃鱼”,其实6年前,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有过一句话:“看过查干湖的远古冬捕,才知道什么叫年年何鱼。”每年“冬捕”时节,破晓时分,于冰面与天之间的地平线上,庞大的捕鱼队伍负重上千米渔具、爬犁,驾着马车往茫茫冰湖深处飞驰而去……这种骨子里的豁达与豪迈的风风火火,是北方凛冽的风骨吧?
  而在晨曦间穿梭的渔夫,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应该可以对比南派鱼塘边的吹拉弹唱了。然后,随着辽阔的冰面上越堆越多的“鱼垛子”,万鱼腾湖,号子声、欢呼声、马蹄声在查干湖上此起彼伏……
  嗯,最后再给北派盖一个帽儿:查干湖冬捕作为目前唯一保留的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玩儿吗?无意挑起南北派之争,借一句台词:鱼分南北,国分南北吗?
  在努力弥补南北在“鱼”上调性的巨大差异之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南方和北方?是鱼和飞鸟?
  20世纪世界画坛有位独树一帜的艺术家,M.C.埃舍尔。这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這么说吧,比如,这位爷画鸟,总有鱼的形状,或者干脆鱼长了翅膀,翱翔天空。如果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为什么打动了那么多人,成了传世佳作?曾经,网上流传一首据考证是冒名顶替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中,就有这样句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啧啧,这要是埃舍尔看了,兴许送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天与水》:飞鸟和鱼,唇齿相依。
  还记得一幅著名的照片吗?一个法国小女孩,光着上身,垂着长发,骑在鸵鸟背上,迎风转头,闭目聆听,笑意盈盈。那个被称为“泰山真人版”、在非洲原始部落长到10岁的小女孩,知道惯常人与野生动物的距离有多远吗?我想,她和城市里人的距离,倒是更远一些。
  所以,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和一切客观条件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制约关系。往往人与人即使在一个集体,却并未达战真正的连接,彼此并未被真正看见。心理学家说:“当一个人真正懂你了,当你的想法真的被另一个人理解了,这是一个连接真正的产生。”
  那好了,当我们遇到连接困难时,不要失望,想想埃舍尔的鱼和飞鸟好了。
其他文献
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梁启超的演讲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任公(梁启超的号)每上讲台,都是先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说道:‘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再眼睛向上一翻,轻轻地点一下头,说:‘可是也有一点喽!’前一句是他的谦虚,而后一句就是他的自負了。”
期刊
王羲之《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纸本摹本,11行,102字,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此帖书法一向广受赞誉,被认为是王羲之草书最杰出作品。有书法爱好者评价此帖:“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代方孝孺更是评价道:“《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王羲之《游目帖》颠沛流离的“一生”更加
期刊
“木偶雕刻不单单是艺术,更是时代的印记,绝不能断了传承。”福建省漳州市的木偶雕刻大师杨亚州近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法国国家艺术中心教授木偶雕刻的第一位中国人,曾经受聘于上海戏剧学院主教木偶雕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集这些荣耀于一身的,就是出身漳州著名木偶世家的木偶头雕刻大师杨亚州。  出生于木偶世家  自唐宋以来,在福建的土地上,流传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偶戏表演艺
期刊
十年前去通州办事,印象中还是刘绍棠小说《蒲柳人家》的日常图景;七年前又去通州,感觉已经大有变化;如今颇为著名的“大运河森林公园”,那时候虽初见端倪,但如今有了一种阔大、舒展、深刻的姿态。如何体味一个地区的变化?最好寻找一个坐标。而大运河森林公园,正是通州最具代表性的坐标之一。  登上了运河两岸最高点—一月岛上的闻莺阁。闻莺阁,一座朱漆色钢结构与菠萝格原木装饰相结合的建筑,共三层。登上第三层之后,感
期刊
但是弓箭有它的重要性,在打仗的时候,它可以用战法。比方说我把一些人拉好弓藏在后面,前面站一排戈兵,或者站一排矛兵,敌人进攻的时候,他眼看着是一排戈兵矛兵冲过来了。这个时候这帮戈兵矛兵退一步,退到弓箭手后面去,弓箭手再把箭射出来,这时候就比较厉害了。但是总的说,那个时候的战争是有矛、戈、弓箭这样的进攻兵器,也有其他的防护兵器,但是战争里头起主要作用的应该还是戈兵和矛兵。  我们考古发现的戈,有的就连
期刊
苍茫云海间,雪山巍峨矗立,那是许多人可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风景。穿越高海拔山区,面对缺氧环境和变幻莫测的雪况,来自深圳的摄影家孙成毅自1995年到2015年,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以徒步的方式完成了全球所有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拍摄,他用摄影艺术的手法以巨幅细腻的照片展示群峰的峻拔巍峨。  跨越冰川展现自然力量  孙成毅身材高瘦,皮肤偏白,戴一副金丝边眼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初次见面,孙成毅更像是
期刊
在内地,刘以鬯名气并不高,文学国外的人知之甚少。但在香港,他是可以和金庸并举的人物,他的《酒徒》《寺内》《对倒》等小说,都是干净利落的作品。  6月8日,香港著钇作家刘以鬯在香港东华东院逝世,享年100岁。刘以鬯,原名刘同绎,1918年生于上海,1948年底定居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著有长篇小说《酒徒》、长短篇小说合集《对倒》、中短篇小说集《寺内》等逾四十种文学著作。其中,《对倒》《酒徒》分别引
期刊
以前为什么不养鱼?因为单身,养自己都费劲,没条件养鱼。  后来为什么又养了?因为我结婚了,买了新房子需要还房贷,听人说养鱼聚财生万福,于是就养了。当然结果就是鱼的的确确养了,财肯定是没发只好顺坡下驴般地安慰自己:养鱼挺好,怡情养性,陶冶情操。  住进了新家,买了个一米二长的柜式鱼缸,置办了加热棒、过滤器、增氧泵等一千养鱼装备,准备大干一场。养什么鱼呢?就热带鱼吧,这个看着高端大气上档次。养大鱼还是
期刊
在朝阳分局,王文广的钇字九人不知。  王文广,男,1963年出生。1983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朝阳分局来广营派出所民警。1985年11月6日,在执行传唤犯罪嫌疑人任务时,被疑犯用匕首刺穿颈动脉,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终年22岁。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王文广为革命烈士。  “当民警我不后悔”  王文广,原籍辽宁省抚顺市。196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上学,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中学
期刊
一诺千金,不计报酬,为烈士守墓,直到今天,已是第25个年头。老徐待在大山深处,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守护着烈士的英灵,渐成信仰。  徐根绪是辽宁省新宾县响水河子乡响汉村的村民。24年前,村里找到徐根绪,问他愿不愿意在乡里的烈士陵园当守陵人。守陵的工作很辛苦,一个季度只有135元的工资。乡里怕他不干,谁知他答应得特别爽快:“干,信着我我就干!不给钱也干。”徐根绪说:“我姥爷是老土改干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