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羊上火车,满是人间烟火气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成昆铁路5633/5634次列车上猪羊穿行的画面让很多人点赞。“前面让一让,猪猪羊羊要通过啦,走快点啦!”视频中,在火车座位之间,猪和羊有序通过,旁边有乘客还在帮忙拍一拍猪,让其快点通过。成昆铁路穿越茫茫大凉山,将曾经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连通,而5633/5634次列车是专门的公益性“慢火车”。为适应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需要,铁路各部门将公益性“慢火车”打造成列车“乡村集贸市场”,开办车站“扶贫专柜”,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全国常态化开行公益性“慢火车”81对,覆盖21个省份,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每公里票价不到6分钱,成为沿途百姓外出务工、求医就学、逢会赶集等主要交通工具。(资料来源:澎湃网、中国青年网等)
  观点锐评
  “慢火车”承载民生情怀
  □王惜茹
  “慢火车”路短情长,爱终会到站。从偏远山村到繁华都市,一捆青菜、一筐苹果,包含的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几头猪羊、几只鸡鸭,寄托的也许就是一个学子的求学梦想。“慢火车”承载了人民群众的希望与寄托,为偏远地区开创乡村振兴、脱贫致富之路,帮助沿线群众串起幸福新生活。
  “慢火车”行稳致远。火车串起沿途的风光,连接老乡的情怀。中华儿女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慢火车”服务的不断升级,也是国家公共服务进步的缩影。“十三五”以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是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偏远地区定当与时代共进步。
  “慢火车”日久弥坚,昂首迈向前。在高铁网四通八达、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今天,“慢火车”的保留与发展,是国铁集团的又一暖心之举。通过实施建设扶贫、运输扶贫、产业扶贫的精准扶贫举措,积极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彰显了国家铁路的使命与担当,为乡村振兴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温暖“慢火车”,民生大情怀。铁路的关怀,搭起温暖人心的网,旅客的信赖,编织友好互通的絲。丝网交错,中国铁路与祖国各地的旅客永远亲密无间,交相辉映。(摘自中国青年网)
  (编辑:王冠婷)
其他文献
2019年,90岁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道:“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
1923年,艾尔弗雷德.斯隆成為通用汽车公司第八任总裁,从濒临破产走向蒸蒸日上,最终缔造了自己的“汽车帝国”。斯隆退休后撰写了个人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在通用工作期间,斯隆尊重每一位员工,从不公开批评下属。考虑到书中的评论可能会被当事人理解为批评,斯隆对出版商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只要书中提及的人还健在,这本书就不能出版。”  “特别条款”吓跑了很多出版商,最终,只有百老汇商业出版社同意
为孩子们守住一张安静的书桌——戳破形式主义泡沫,还需更多“李田田”  25岁的李田田是湖南永顺县桃子溪学校的语文老师。10月11日,她在微信公众号“山花诗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其中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上级检查过多过密,“区检、县检、州检、省检、国检接踵而至”,“开学以来,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检查,隔两天就要带学生大扫除。停课扫地是常有的事,我的语文课已停滞不前。”二是
王开岭说:“人不能给自己造一座山。”因为人的潜力许多时候取决于我们自己,而非完全受制于现实的限制。我们为自身所渴望所信仰的事物付出的努力,往往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记得看过一个漫画,画中的人举起了他原先无能为力的石头,并非因为外界条件有所改变,这件事情在物理学意义上仍是同样的困难,或者说是同样的简单。但人对事物的定义有所变化,那不再是对人来说无所谓的一件客观造物,而是有所希冀的一个追求。因而我们自
2021年6月1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早上刚到办公室,看到了门缝里塞着一封信,通篇文言文,约1200字,打印在一张纸上。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医学院学生写的,医学系学生要转中文系。洪院长面对这封信,表示“慨叹”。洪教授表示,按照杭州师范大学规定,每年临近学期末,允许大一同学转专业。其实每年转专业的时候,其他院系来报考人文学院的,都有不少,少则一百多,多则二百多。其中,报考中文师范
捷克斯洛伐克籍作家米兰·昆德拉写过一本书《笑忘录》,书中有个有意思的情节。  有一对母子,儿子名叫卡莱尔,他们家里有一个果园,里面种了很多梨树。有一年八月,果园里的梨子快要成熟了。母亲事先邀请了一个药剂师朋友,让他过一段时间到果园里采摘梨子。可是突然有一天夜里,周边大国的坦克侵入了他们的国家。战争是如此令人震惊和恐慌,以至于很多人都顾不上想其他事情。偏偏这个时候,母亲心生抱怨,说药剂师居然不遵守约
看过他的故事,很多网友“泪目”了。尤其这样一幅画面堪比“催泪弹”——卢永根家中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为科研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走到生命的尾声,所思所想,依然是发挥光和热!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岁的崔昆院士一件衬衫穿30多年,却
或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重回熙熙攘攘的街道,大口呼吸校园香甜的空气,恢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我最深切的愿望不是狂欢,而是一场与悲剧郑重的告别。  学会铭记伤痛,才有可能真正告别悲剧。这是《鼠疫》结尾时,里厄医生在人们狂欢之中的独白教会我们的。就如鼠疫杆菌仍蛰伏在家具中,如果灾难的源头不得到反思与关注,悲剧就会潜伏在人类的未来史册,随时给予我们沉重的一击。  因此,人类与悲剧的告别仪式从来不应止于狂欢抑
前不久,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特展夜场,2000个入场名额在15分钟内被抢光。特展当天,甚至出现了上千人冒雨排队进场的盛况。市民对夜间文化生活的热情,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跟白天相比,人们在夜间似乎“天然地”更加需要文化生活。中国古代便有多彩的夜间生活。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直观地展示了古人设夜宴载歌行乐的风雅场面。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了“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的日常生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代经济”现象:代购、代跑腿、代遛狗、代排队、代相亲……“代经济”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立足生活实际,叙述材料背景,列举了新技术催生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