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P波离散度(P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小时限(Pmin)的差值,有研究提示:P波离散度是体表心电图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新指标,预测心房颤动具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1].近年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的应用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探讨洛丁新防治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进程加快,老年往往多种疾病集一身,在临床诊断中做到全面正确诊断往往遇到一定困难,笔者2000年8月至2004年8月收治肺心病204例,其中合并冠心病51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目的探讨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对HCT116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利用CD133抗体从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分离结肠癌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前后CD133+细胞的比例,通过成球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等方法鉴定结肠癌干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