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立面设计构成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筑立面的概述
  (一)建筑立面的定义
  建筑的立面是指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它其中包括建筑的外立面和建筑的内立面。而我们经常所理解的是建筑建筑的立面是建筑的外立面(除屋顶外,所有的外围部分),我们可有称之为狭义的建筑的立面。
  (二)建筑立面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的外立面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一栋成功的建筑往往都会有着成功的立面处理,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感。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大师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可以看出,这座备受争议的教堂,有人喜欢它,有人讨厌它,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就是它的形象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它在我们脑海里难忘。就朗香教堂的经济性,技术问题,规模大小不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它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朗香教堂为什么它可以“抓人”呢,首先得益于它的陌生感。平常在我们的印象里有了房屋时什么样子的概念,如果直接或是间接的看到一些有关基督教的文化,我们又会想象基督教堂会是什么样,我们观看一幢建筑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将眼前的建筑和我们印象中的概念进行对比,如果一致,我们会对这栋建筑一带而过,不去留意;如果不同,我们会检验,鉴别,这样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调动起来,这就是所说的陌生感带来的视觉冲击。朗香教堂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很复杂的形象结构。试看朗香教堂的立面处理,那么一个小小的教堂,四个立面竟然都不相同,你初次看它的一个立面,你绝对不会想到其他几面是什么样子,就算看了其它三面,你也绝对不会想象出第四面是什么样子,四个立面各尽千秋,再看看它的窗洞形式,不怕变化,就怕单一。
  其次,一个美观合理的建筑立面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消费者而言,一个美观的建筑立面都会让他们产生优越感。当下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品质的生活成为当代更多人的追求,在这个里先不谈一个小区住宅的人文水平、景观环境、地理交通等等因素,一个美观合理的建筑立面,就必然成为吸引广大消费者入住的一个重要因素,住在一个美观、漂亮的建筑里面,可以给他们带来优越感。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建筑大师赖特在20世纪初设计的草原住宅,这类建筑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外部环境,更加注重建筑的自身的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建筑利用垂直方向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的阳台与花台及水平方向大大的挑檐统一起来。这样使得这类住宅,既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美国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又富有时代感。这列住宅的出现适应美国中小城镇小康之家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二、建筑立面构成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的形式美的原则包括建筑的比例、韵律、虚实关系、层次感等。建筑的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建筑的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合理的比例关系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观,建筑自身的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建筑的韵律感与建筑本身的比例分不开。音乐的韵律是通过听觉来表达,音乐的优美;而对于我们建筑本身的韵律感,则是通过视觉来表达,对此我们可以在建筑立面上通过线的重复、方向的重复、大小的重复、形状饿重复、质感的重复,材质的重复等。建筑立面的复杂与单一,可以通过有韵律的排列一些建构建,悉尼歌剧院就是通过起伏韵律,来实现它的美感。建筑的虚实关系与建筑的层次感密切相关,如果以栋建筑没有虚境部分,不仅作品浅显直漏,缺乏意蕴,削弱实景的审美价值,而且还会因一览无余而使欣赏者积极的自由联想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美感的严重贫乏。
  (二)地域性原则
  建筑的地域性原则是指建筑的本身需要符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能够很好地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地理资源包括,地形、光线、风和气候等;人文资源包括,当地风俗,历史文化等。所以只有整合了当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建筑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才能使人们在情感上有一种归属感。比如我国的,江西宏村的徽派建筑,标志性的马头墙、青砖瓦等;岭南的土楼,“云南一颗印”等,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就是很好的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代表建筑流派。
  (三)经济性原则
  建筑的经济性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尤为重要,一座异常绚丽的建筑,本身造价异常昂贵,这样不免会给建筑蒙上一层”俗气”的影子。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如若盲目的追求建筑的豪华气派,用奢侈材料堆砌而成,这样的建筑就会成为“面子工程”。建筑的立面装饰应本着节约和控制的原则,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周边的环境、技术手段等综合因素来定位。
  (四)构成的形式
  建筑的构成形式包括点、线、面和几何形状组合。点式造型生动活泼,点在建筑的立面造型上能够产生一定的跳跃感、活泼感,在建筑整体中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点在建筑立面上的分布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秩序式的。在立面的造型上我们可以再自由中追求秩序,也可以在秩序中追求自由。线是一种细长的形,与面相比,它更加的精致和轻巧。如上海经贸大厦和美国的世贸中心就是合理运用线性的成功案例。面式是由较大快面组成的图式,在建筑的立面表达中,面的运用常与体面的转折、单元划分、功能区分结合起来。几何形状以及点线面在建筑立面上的综合运用,可以增强装饰感。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和芝加哥汉考克大厦等都是运用点线面几何构成手法的代表。
  三、改善立面造型的措施
  (一)协调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
  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是不可分割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满足室内空间的使用要求,达到建筑的形象与内部空间额辩证统一。也可以运用建筑的象征手法来表现艺术构思,并以此来彰显建筑特点。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建造在迪拜的一个人工岛屿上,像是一面迎风招展的船帆。
  (二)注意外外立面的细部设计
  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品,需要我们对此进行精细设计,对于建筑物而言,一般会借助于线脚、雕饰、隔板、悬挑等手段,在建筑的立面上进行优化处理设计,在保持建筑物整体风格不变的情景下,我们进行适当的细部设计,可以提高设计内涵,丰富设计层次。通常而言,装饰性的构件,既有文化内涵,还有美学意义。例如,西方的浮雕、中式的窗花等。建筑的细部设计中,也需注重建筑的细部结构设计,细部的结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而展现出来。
  (三)协调建筑物的色彩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考金装”,建筑的色彩,好比建筑物的外衣,和谐统一的色度,才能彰显建筑物的形态。不同的建筑色度,反映出建筑的不同风格类型,如:中式红、灰白色条的现代风格、浅黄色的欧式风格等。对于建筑而言,色彩的把握至关重要。当然这些建筑色度的把握需要我们设计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座好的建筑,是在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可以给人带来视觉美感,才可以给人留下印象,那么就需要一个美观、和谐的建筑立面,可见建筑立面构成设计是如此的重要。
  参考文献:
  [1][法]丹尼尔.保利.张宇 译.朗香教堂[M].中国建筑工艺出版社,2006.
  [2]边颖.建筑外立面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使振作”的意思.所以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便是用一定的奖励来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或者以公平、公开的手段对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进行奖励,通
本文通过多个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分别从考古现场信息调查和采集、脆弱质文物现场保护、大型文物遗迹现场保护、实验室考古发掘、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急救车研制、金属文物保护修复
人力资源又被叫做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于20世纪被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
旅游业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劳动服务,其向社会提供的效用是无形的,作为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旅游业可以满足旅客外出游览、休闲以及探亲访友等诸多诉求,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由于新
海口市近日给自己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力争2017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双创”)目标.rn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曾经做过拼搏,但几起几
【中图分类号】G536.8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4-01       多媒体教学能够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教学内容图、文、音、像并茂,为学生创造了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源整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教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委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坚持把党
期刊
尽管目前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我国财务管理发展较晚,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合理运用,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听说读能力,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使课堂教育真正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调动其英语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教法单一。部分教师还将英语课上成知
期刊
如今的年轻人,比任何时代的同龄人都想出名。他们通过网络直播、真人秀节目、自媒体等形式,绞尽脑汁想把自己打造成“明星”。其中不乏走歪路的人,以自虐、扮丑、造谣等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吸引公众注意。这些人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态?  据美国彭博社网站日前报道,数百万中国人在网上直播自己的真人秀。“直播的井喷”为渴望成为明星的少男少女提供了一条“捷径”,其中伴随着许多乱象。除了直播,传统的真人秀、自媒体也发挥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