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室安全管理无事故,可以通过硬件设施的改善,软件设施的跟上,人员意识的提高,奖惩考核制度的到位来实现。
  关键词:实验室 安全 探讨
  
  Abstract: The goal of no accidents in laboratorie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hardware facilities, the updating of software facilities, the increase of staff’s safety awareness and the enforcement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Key words: laboratorysafetystudy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验室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毒有害试剂、强酸、强碱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在实验室分析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产生的废液也越来越多,不仅含有酸、碱、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一般污染物,还含有汞、铅、镉、铬、酚、氰等有毒物质,以及一定数量的有机溶剂,如果不加强管理,将直接危及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安全硬件设施不到位
  大部分监测站虽然都通过了国家认可委员会ISO17025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近年来,各级监测站的硬件条件正逐步得到改善,但离现实及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实验室没有安装洗眼器、喷淋装置及烟雾报警器等,部分在用设备过于成旧。实验室通风系统不畅,由于受办公条件限制,该分离放置的物品,混放一室,废水、固体废物及土壤样品未作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等。
  2、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实验人员基本技能和业务技术不熟练,尤其是新分配的或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工作流程不熟练,技术不全面,对一些仪器的性能作用一知半解,一旦出现问题,不会采取应急措施,在化验室受到轻微伤害的事,屡见不鲜。二是一些实验人员不學习新知识,一切凭直觉和经验办事,墨守成规,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定操作,其结果一方面伤切自身,另一方面将实验室废液直接排放,造成新的污染源。三是部分仪器操作间钢瓶乱放不固定。
  3、实验室软件实施缺泛
  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一走入实验室大楼,无论在走廊还是办公室、化验室,都贴有各种各样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毒性强弱,以及发生危险事故时急救方法等方面的宣传画报,每个进入实验区域的人,都被告知各种安全须知,一旦不慎发生伤害,便知如何处置。而在我们的实验区,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画报、告知和禁示语,而常见的是时势政治宣传用语;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区,也畅通无阻,就是一些实验室人员也没有经过急救培训,单位也缺少这方面的《应急预案》,造成人员的思想松懈,缺乏防范和安全意识。
  4、监督考核奖惩不严格
  实验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我们很多管理层领导对这项工作业务不熟悉,工作流程不清楚,造成了管理的缺位、不到位,未能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奖惩办法。加之对基层监测站来说,对各类废液都要处理达标,无论在设备、人力、时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处理成本也较高,造成管理层对操作人员的随意性视而不见,安全隐患也见怪不怪了。
  二、思考与建议
  环境监测系统实验室大都是在办公用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要进行大规模安全改造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加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还是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和污染排放的。
  1、增加财政支出,添置必备设施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愿望,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部门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应高度关注监测站实验室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添置一些必备的安全设施,更换一些超期服役的旧设备,改善一些办公场所的条件,为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降低污染排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应重视对新上岗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提醒他们在实验室内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及口罩等;对易发生的一些小事故如何进行简单易行的自救;产生的各种废液直接排放给环境造成危害及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尤其是剧毒废液的初步处理等。使从业人员上岗前就受到了教育,为安全管理打好思想基础。
  3、加强安全宣传,营造安全氛围
  要在实验区张贴一些如实验室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安全规定、禁示语,以及一旦发生各种事故急救方法示意图、废液处理须知等,确保进入实验室人员一进实验室就被环境吸引要注意安全。另外还应组织有关人员在现场按图中示范进行紧急救护的演练,提高他们对安全流程操练的熟练程度。为安全管理筑牢行为基础。
  4、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措施落实
  为使安全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应根据《实验室认可准则》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废液的种类和特点编写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技术规范文件,同时尽量利用现有的,环保治理资源,将废液送至附近废水性质相近,处理设施完善的工厂集中处理,实验室无法处理的部分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送金阳光固废中心进行焚烧处理[1],并办好相关手续。将实验室安全操作和废液无害化处理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考核细则,根据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即将人员工资的三分之一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主要条件之一。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奠定必要的组织制度基础。
  结论: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在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制度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妥善处理好各类污染物,重视实验室安全,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涂俊,吴晓晨,孙立森,实验室管理与安全的理念更新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10-113
  
  作者简介
  
  姜晓波(1972-),女,江苏通州人 ,工程师,大专, 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室管膜瘤的年龄分布及其MRI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并在MRI图像上
摘要:随着电气自动化进度的不断加快,电气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电气工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质量的把控,避免由于电气工程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电气
摘要:墙体裂缝是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之一,其原因有许多种,既有工程结构设计上的不严谨及施工经验缺乏,还有温差、基础沉降不均匀等因素。 墙体裂缝的产生,会轻微的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影响建筑物的适用性,造成建筑物渗水漏水,严重的则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尤其是以墙体承重为主的砖混结构房屋),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的话,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等严重后果。对于墙体裂缝的处理,除了考虑因地基基础沉降
摘要:文中基于笔者工作对混凝土通病防治措施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以下内容:收缩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起灰起沙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通病防治;措施;温度裂缝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
摘要:软件的质量、成本和服务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几个关键要素,而质量更是居首位的要素,是软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而软件的质量因为难以量化,更成为当前软件业的一个瓶颈。本文对软件的质量管理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软件质量管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软件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软件开发技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重点讨论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及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建筑行业随之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进一步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前行。  二智能建
【摘 要】人因宅而立,住宅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一个国家只有解决好广大人民的住房问题,才能谈其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套型是城市住宅的基本单元,是住宅套型的格局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住宅建设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阶段.套型设计也必须从“粗放型”转变为注重细节的精细化设计.本文从我国城市居民居住现状的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套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住宅套
由于招标阶段是业主确定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今后的施工以至于工程竣工结算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非常必要,业主应从招标图纸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呈现着快速发展的态势,IT技术作为众多技术的核心支撑点,其发展也成几何时增长。本文依托于运营商的IT系统,简要分析了现在其所具有的运维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并由此而提出了一系列虚拟化技术解决策略。最后,文章结合VMWARE,简要探讨了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所需者借鉴。  关键词:虚拟技术;IT运维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1
随着城市建筑日趋向地下空间纵深发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渗漏主要表现为:地下室底板和侧壁的渗漏,施工缝,后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