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根据当前的特殊教育发展要求,在儿童语言康复教学当中需要实现课程教育的生活化和游戏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实效性。在教学生活化当中,设定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展情境教学,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在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学当中的一些经验,就情境教学法在语言康复当中的应用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从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及内容,采用灵活的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情境教学在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当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与内容
(一)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
语言需要在生活当中应用才具有意义,特殊儿童语言康复也需要在特定的生活情境当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运用情境教学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康复教育的过程中,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刻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每一个主题之下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主题应该与教学计划紧密联系起来,主题的选择是为实现教学目标确定的,同时主题的选择还应与儿童的语言恢复阶段结合起来。如果说其正处在语言康复的初级阶段,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以对话为主,在此基础上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要是以模拟具体的生活当中的对话情境为主,这一点是其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比如说可以以周、月为单位,来设计不同阶段的主题。在周主题当中,比如说以吃饭过程中的语言训练作为主题,来设计不同吃饭场景之下的对话内容及其训练方式。而在月主题当中以熟练的进行有关饮食方面的交流对话作为语言训练的目标,当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儿童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的智力发展状况。
(二)设定情境教学的内容
在选择好情境的主题以后,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设定情境教学的内容,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以及未来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以其回归正常生活为主要目标,突出语言康复的基本目的。在情境教学的内容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生活当中的常用语言为主,这一点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尤其是日常生活当中所应用的基本语言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情境练习方式,主要是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等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所运用的语言,要按照具体的对话场景来确定具体的内容。第二,要以培养语言运用的信心、准确的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为内容,在语言康复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刚开始可以先从比较简单的词语开始学起、练起,通过一些简单的词语来确定其表达的主要含义,然后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由簡单的词语逐渐过渡到完整的句子,在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遵守这一规律。第三,选择的情境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具体设计的情境范围之内,超出情境范围,要考虑到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与教学情境有密切的关系,也可以纳入到教学内容之列。
二、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通过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特殊儿童的天性都比较活泼好动,也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游戏他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从理论上来讲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状态,因为在相对比较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当中,他们表达的欲望、参与的欲望都会大大增强。从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讲,在游戏当中强烈和新颖的游戏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语言的学习,并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比如说在《小动物走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个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优势,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动作、叫声进行表演,在游戏中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句子“鸭子走路,摇呀摇。兔子走路跳啊跳”。在游戏中他们心理防御、顾虑都会被放下,会不自觉的在各种动作练习中大胆地说出来,只要走出了第一步,整个学习和练习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在反复的锻炼中特殊儿童学会“鸭子、兔子、乌龟、青蛙”等这些简单的词汇,还能掌握“动物+形容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可以对语言锻炼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展,为孩子的表达欲望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二)以绘本为基础来创建吸引力强的情境
绘本是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一个重要材料,但是绘本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识字、阅读等简单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其作为创设情境的基本材料和依据。而儿童的绘本基本上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主,很多专门为特殊学生设计的绘本更是如此,可以将其作为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绘本在呈现内容上是图文并茂的,可以通过观看图画与文字,结合教师创建的情境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高语言康复的效果,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让特殊儿童大胆的说出来。一方面,要合理的选择绘本来创设情境,适合特殊儿童的绘本有很多,但是这些绘本并非都适合作为创建教学情境的素材,尤其是涉及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只有那些故事性比较强、有一定趣味性、语言难度适中、轻松愉悦的绘本才适合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这样的绘本对特殊儿童的吸引力比较强,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以绘本为基础,但是并非需要严格按照绘本的内容进行,可以根据语言康复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创设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
特殊学生的语言康复是为其将来的正常生活服务的,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生活需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其语言康复也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一方面,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设计语言康复的内容及其形式,比如说模仿成年人待人接客,教师可以将教室装扮成家里的会客厅,摆上沙发、桌椅、茶水,按照日常待人接客的基本流程来设计情境内容,教师自己可以示范一遍,听到门铃或者敲门声以后与门外的人对话,先问:“您找谁?”如果说自己认识可以将其迎进客厅,并说“请坐”,然后给他倒一杯水说:“请喝水”,然后逐渐展开对话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创设情境中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站在特殊学生语言康复的角度来讲,要想让其语言功能康复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标准,大量的生活化的对话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在情境设计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贴近于实际的语言环境。 三、情境教学在特殊儿童语言康复中的运用建议
(一)要考虑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创建情境
在语言康复教育中,关键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吸引特殊学生参与,有的教学情境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要想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这一点要从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上。比如说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互动游戏,在教学情境设计上可以适当增加这一方面内容设计,以互动游戏设计,将语言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游戏内容之中,让特殊儿童在完成游戏的同时,也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处于自己所喜欢的情境中,特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明显增强,这一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当然,了解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积累,教师要主动走进每一个特殊学生,积极主动的与特殊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了解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特殊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另外,在情境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征询特殊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再确定情境的内容和过程,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将情境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运用
站在特殊学生语言教育、康复的角度来讲,可以运用到语言康复训练之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说信息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也都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一味采用单一化的运用方法,很难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够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特殊儿童语言能力康复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運用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将其综合运用到语言康复实践中。比如说将情境教学法与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情境教学背景,再根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康复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当然,从特殊学生语言康复的角度来讲,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特殊学生语言能力现状,明确不同的学生在情境中的锻炼内容、方式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语言康复的效果。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特殊学生语言康复中的作用,这样能熟练的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总之,利用情境教学进行特殊儿童的语言功能康复,关键是要贴近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需要,帮助其逐渐树立出表达的自信与习惯,逐步实现语言康复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每一个特殊学生制定详细科学的康复方案,并将方案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与内容
(一)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
语言需要在生活当中应用才具有意义,特殊儿童语言康复也需要在特定的生活情境当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运用情境教学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康复教育的过程中,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刻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每一个主题之下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主题应该与教学计划紧密联系起来,主题的选择是为实现教学目标确定的,同时主题的选择还应与儿童的语言恢复阶段结合起来。如果说其正处在语言康复的初级阶段,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以对话为主,在此基础上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要是以模拟具体的生活当中的对话情境为主,这一点是其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比如说可以以周、月为单位,来设计不同阶段的主题。在周主题当中,比如说以吃饭过程中的语言训练作为主题,来设计不同吃饭场景之下的对话内容及其训练方式。而在月主题当中以熟练的进行有关饮食方面的交流对话作为语言训练的目标,当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儿童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的智力发展状况。
(二)设定情境教学的内容
在选择好情境的主题以后,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设定情境教学的内容,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以及未来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以其回归正常生活为主要目标,突出语言康复的基本目的。在情境教学的内容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生活当中的常用语言为主,这一点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尤其是日常生活当中所应用的基本语言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情境练习方式,主要是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等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所运用的语言,要按照具体的对话场景来确定具体的内容。第二,要以培养语言运用的信心、准确的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为内容,在语言康复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刚开始可以先从比较简单的词语开始学起、练起,通过一些简单的词语来确定其表达的主要含义,然后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由簡单的词语逐渐过渡到完整的句子,在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遵守这一规律。第三,选择的情境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具体设计的情境范围之内,超出情境范围,要考虑到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与教学情境有密切的关系,也可以纳入到教学内容之列。
二、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通过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特殊儿童的天性都比较活泼好动,也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游戏他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从理论上来讲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状态,因为在相对比较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当中,他们表达的欲望、参与的欲望都会大大增强。从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讲,在游戏当中强烈和新颖的游戏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语言的学习,并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比如说在《小动物走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个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优势,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动作、叫声进行表演,在游戏中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句子“鸭子走路,摇呀摇。兔子走路跳啊跳”。在游戏中他们心理防御、顾虑都会被放下,会不自觉的在各种动作练习中大胆地说出来,只要走出了第一步,整个学习和练习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在反复的锻炼中特殊儿童学会“鸭子、兔子、乌龟、青蛙”等这些简单的词汇,还能掌握“动物+形容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可以对语言锻炼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展,为孩子的表达欲望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二)以绘本为基础来创建吸引力强的情境
绘本是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一个重要材料,但是绘本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识字、阅读等简单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其作为创设情境的基本材料和依据。而儿童的绘本基本上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主,很多专门为特殊学生设计的绘本更是如此,可以将其作为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绘本在呈现内容上是图文并茂的,可以通过观看图画与文字,结合教师创建的情境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高语言康复的效果,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让特殊儿童大胆的说出来。一方面,要合理的选择绘本来创设情境,适合特殊儿童的绘本有很多,但是这些绘本并非都适合作为创建教学情境的素材,尤其是涉及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只有那些故事性比较强、有一定趣味性、语言难度适中、轻松愉悦的绘本才适合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这样的绘本对特殊儿童的吸引力比较强,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以绘本为基础,但是并非需要严格按照绘本的内容进行,可以根据语言康复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创设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
特殊学生的语言康复是为其将来的正常生活服务的,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生活需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其语言康复也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一方面,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设计语言康复的内容及其形式,比如说模仿成年人待人接客,教师可以将教室装扮成家里的会客厅,摆上沙发、桌椅、茶水,按照日常待人接客的基本流程来设计情境内容,教师自己可以示范一遍,听到门铃或者敲门声以后与门外的人对话,先问:“您找谁?”如果说自己认识可以将其迎进客厅,并说“请坐”,然后给他倒一杯水说:“请喝水”,然后逐渐展开对话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创设情境中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站在特殊学生语言康复的角度来讲,要想让其语言功能康复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标准,大量的生活化的对话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在情境设计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贴近于实际的语言环境。 三、情境教学在特殊儿童语言康复中的运用建议
(一)要考虑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创建情境
在语言康复教育中,关键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吸引特殊学生参与,有的教学情境可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要想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这一点要从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上。比如说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互动游戏,在教学情境设计上可以适当增加这一方面内容设计,以互动游戏设计,将语言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游戏内容之中,让特殊儿童在完成游戏的同时,也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处于自己所喜欢的情境中,特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明显增强,这一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当然,了解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积累,教师要主动走进每一个特殊学生,积极主动的与特殊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了解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特殊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另外,在情境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征询特殊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再确定情境的内容和过程,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将情境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运用
站在特殊学生语言教育、康复的角度来讲,可以运用到语言康复训练之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说信息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也都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一味采用单一化的运用方法,很难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够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特殊儿童语言能力康复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運用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将其综合运用到语言康复实践中。比如说将情境教学法与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情境教学背景,再根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康复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当然,从特殊学生语言康复的角度来讲,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特殊学生语言能力现状,明确不同的学生在情境中的锻炼内容、方式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语言康复的效果。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特殊学生语言康复中的作用,这样能熟练的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总之,利用情境教学进行特殊儿童的语言功能康复,关键是要贴近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需要,帮助其逐渐树立出表达的自信与习惯,逐步实现语言康复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每一个特殊学生制定详细科学的康复方案,并将方案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