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身份展演——重访社交媒体演进史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户的身份建构贯穿于社交媒体发展过程之中,并随着技术可供性的变化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以BBS、博客、微博、微信和泛社交媒介为代表的五个发展阶段中,社交媒体的技术与功能特性为用户建构网络身份提供了多样性可能.从社交媒体的七个关键特征分析,一方面用户依托技术框架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展演行为,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主体性实践突破既有框架而呈现出身份的创意表达形式.在社交媒体演进过程中,群体身份的自我呈现逐步让位于个人身份的自我呈现,但多维度的群体身份呈现仍将长期存在;单维度的群体身份建构也逐步向个人化的多维身份建构发展;此外,社交媒体的演进也为用户的身份展演活动提供了日益灵活、强大的建构方式.
其他文献
在国际互助抗疫中,一种特别的互动景观——跨文化共情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为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内容获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跨文化共情传播在推动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其动力源于人类的情感本能、理性引导与社交需求.在人类已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当今世界,各国可从理念更新、内容取舍、媒介选择、互惠行动等方面将跨文化共情传播付诸实践,力求"他者"的共情回应与行动反馈,从而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