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好问题”的设计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育方式被逐渐运用于各科教学中,逐渐丰富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具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然后探究了高中生物学课堂“好问题”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好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9
  高中生物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改革推行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运用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更应该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现状
  1. 问题零散,系统性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综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需求的主要人才类型,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受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很容易出现思维误区,导致问题零散,不具备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问题也难以起到满意的效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很多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问题的设计也更倾向于考试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
  2. 核心问题少,层次性不突出
  高中学生本身就有比较大的考试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该更具层次性,突出核心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存在核心问题比较少、层次不突出的问题。由于对教学内容与问题设计把握不准,教师设计问题时,空泛没有层次,问题也严重缺乏弹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 随意性大,问题情景化不足
  生物属于典型的理科性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高中生普遍面临着比较大的高考压力,在高考压力下,很多学生很难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去钻研。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该更具针对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随意性比较大,很多教师也不注重问题的情景化,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高中生物课堂“好问题”的设计策略
  1. 从新课引入中设计问题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新课的引入都属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做好教学问题设计时,还需要充分注重新课引入环节,通过问题设计,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闻热点的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假奶粉、劣质奶粉等相关新闻,这类新闻传播度比较广,学生也比较熟悉。引入新闻热点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提出蛋白质的相关问题,并且引入蛋白质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问题的设计中,教师不需要苛求学生回答完整正确,只要能够抓住学生兴趣即可;其次,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设计问题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生物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可以将生活经验充分融入到问题设计中,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例如,在“氨基酸”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入“氨基酸口服液”相关内容,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食品包装上的食品成分吗?氨基酸口服液中,添加了哪些氨基酸?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氨基酸?”等,通过这些问题,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2. 从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设计问题
  高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生面临着非常大的高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效率性。从教学重点和难点出发,更具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核心问题。同时,引入更多新型方法,有效提升问题教学的趣味性。在问题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难度控制,遵循难度逐渐递增原则,确保问题设计更具梯度。
  例如,在氨基酸结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列出几个氨基酸的结构式,然后设计出几个梯度性的问题,类似“这些氨基酸由什么化学元素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又是什么?”“同学们能不能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出来?”“如何判断某个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等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
  3. 从与生活的联系中设计问题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相对比较紧密的学科,在生物教學中,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时,应该注重与生活联系,从生活中寻找实例,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的魅力,爱上生物学习。例如,在氨基酸相关内容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偏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一些食物中需要添加氨基酸?”“偏食习惯好不好?”“为什么吃熟鸡蛋比生鸡蛋更容易消化?”通过一些实用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计效果也就更加明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从新课引入、教学重点和难点、与生活的联系等各方面有效设计课堂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英水,陈 欣.高中生物学教学应用小资料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5).
  [2] 杨爱花.管窥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6(11).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第六中学 325208)
其他文献
《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者认为,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将数学教育定位于不仅仅传授数学知识,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问题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数学精神、真理的追求等。  一、动手操作,学“看得见”的数学 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等知识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前对教材的深挖,教学前对教学的精心设计,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机智的成熟应用,教学后理性反思都会使我们的教学异彩纷呈。因此,我们无论在单篇教学还是复习教学中整合教学,采用平向勾连,深向纵横之法,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平向勾连;深向纵横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4  多年以来,分
赵月斌是一位身兼二职的“文学守护者”.作为作家,他营构了一个颇具先锋意味的“神性”世界,写出了带有寓言、传奇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在长篇小说《沉疴》中,他从乡村丧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是卢冀野先生填词的童谣《本事》(又名《记得当时年纪小》),是一首满载着
期刊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物理概念不好教,学生普遍感觉不好学.在教师方面,往往不能让学生领会概念的内涵,不能教给学生物理概念的产生背景;在学生层面,往往只满足于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对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因此,让学生掌握并理解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向学生阐述概念,引导学生领会概念的本质呢?本
摘要: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渗透在初中化学的新教材中,成为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教材中规定的探究性活动做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的舞台。  关键词:新教材;科学探究;实验;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启动,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
摘要: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转化后进生是每位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本文就这一现状阐述笔者的相关见解。  关键词:指导;疏导;引导;诱导;开导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8  “后进生”就是在素质发展过程中某一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它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
高中物理对学生有多方面的作用:1.物理是有用的.看着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为什么”.为什么电视机的屏幕能够显现各种颜色?为什么滚烫的开水和凉凉的冰棍都能冒出“白气”来?为什么听声音我们就能知道是谁在说话……许多新鲜的现象能够激起我们的好奇心.也有许多现象,好像司空见惯了,但是仔细一想,还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2.物理是讲道理的课程.学过物理以后你就会明白:电视机的荧光屏其实只能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