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多元的学习方式。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1、主题探讨法。
  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作文章就不会跑题、跑调,类似于基础教育的“主题班会”。其策略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生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最后教师作主题发言,也可请学生代表做主题发言。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缺点是组织力度大,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如,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传统观念一般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很彻底,而法国大革命进行得较为彻底”。学生看到这种观点时产生了疑问:既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什么不彻底?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样问题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紧抓新课标要求,恰当引导,做到收放自如,较好完成教学。
  2、问题归纳法。
  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生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目的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快,缺点是问题较单一,知识面较窄,解决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又如学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必修3第14课)这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讨论题:(1)你认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2)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了解需要精讲的学习难点。学生也可以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建构知识网络,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3、典型案例法。
  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系统不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很明显,历史课中材料纷繁复杂,需要让学生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这种方法恰到好处。
  4、情景创设法。
  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场景。其策略程序为设置问题——创设愿景——搭建平台——激活课堂。这种方法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较强,学生思维活跃,趣味性浓,缺点是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要求高、调控能力强,学生配合程度要求高。又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第9课)时,我组织学生就“如何评价李鸿章?”展开讨论。近代史上的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签订卖国条约,兴办洋务运动,探索中国近代化。我告诉学生,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异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还介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一段论及李鸿章的话:“不才读中国近代史数十年,深感近代中国堪称为‘外交家’者,只李鸿章、周恩来两人。李鸿章在一个腐烂而瘫痪了的帝国体制之内,‘与妇人孺子共事’,受制太多而难展所长,终以悲剧人物收场。李鸿章办‘外交’而受制于‘内交’,夫复何言!”同时,我还把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拿来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有了张扬的空间,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和学生平等交流过程中,师生达成共识:要坚持实事求是,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不苛求前人,也不溢美前人。
  5、多维思辨法。
  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掀起激情风暴,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寻找最优答案。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答案往往没有定论,缺点是要求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收放把握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如我在教《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必修3第13课)就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由学生进行辩论,对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提高一个层次,锻炼了能力,又使课堂得到升华。
  6、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只有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方能激活机体。“双向互动”关键要有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机制、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和师生的搭配机制。这种机制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互动式教学既不是课堂简单设问、提问、答辩,更不是课堂教学之余留下十分钟等待学生提问题、教师释疑解难,而是从根本上确立改革开放、教学相长、激活思路、讲究艺术、提高效果的教学新观念。
其他文献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赫鲁晓夫所推出的外交政策改革成果——“三和路线”在反应人道原则方面是很突出的,是冷静的,理性的.他看到了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只有最终反应人性
在现代的机械化生产中,传统工艺美学应该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并且与现代化创新理论结合,组成完美的工艺美学.现如今,人们在产品、市场、政策等很多领域对传统工艺美学进行开
期刊
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特技手法逐渐增多的今天,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更好的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
针对高一学生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老师要适当补充;针对学生进高一后感觉语文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老师要讲明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激发兴趣、调动激情;授之方法,
本文以古蔺黄泥磅安置房项目为例,浅析了如何把雨水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进行规划,将小区雨水节能储存,实现小区把雨水留在身边,以经济的造价寻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把局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莫过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乐学之下无负担”,倘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寻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围聚在自己周围,这样学生自然会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且这种兴趣多半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这是语文教师所要达到的目的,但如何才能做到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企改革也再不断地深入。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身份置换问题出发,阐述员工身份置换的含义,着重分析了国企改革中员工身份置换的几点
一、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rn共享办公,又叫做柔性办公、短租办公、联合办公空间,也被称为创客空间或众创空间,脱胎于美国“WeWork”的共享式办公室.共享办公的定义从来不是简单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多元的学习方式,但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问题”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进行了探讨。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其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