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腰痛让医生少点头痛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痛包括下腰、腰骶、骶骼等处的疼痛,有的人仅仅只感到腰痛,有的人还伴有双侧或单侧的臀部或下肢疼痛。由于腰痛的原因复杂,加之患者反复发作,以致民间有“病人腰疼,医生头痛”之说。其实,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准确诊断又能得到恰当治疗。腰痛并不可怕。大多数腰痛患者通过牵引、针灸、推拿、理疗、体疗、封闭、介入治疗等,结合内服中西药物。症状可以减轻或痊愈;少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作手术治疗。因肿瘤、内科、妇科等疾病引起的腰痛,应尽早到专科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锻炼腰肌治腰痛
  
  腰突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除正规治疗外,还可采用体疗方法。如做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腰背肌肌力,形成强有力的“腰围”,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飞燕点水式”和“拱桥式”。
  “飞燕点水式”:病人俯卧于床上,手和上臂和下肢后伸,头后仰,膝不能屈曲,只让腹部着床,让身体成反弓状。保持此姿势5-10秒钟,然后平卧休息5-10秒钟,再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做10次。每天可锻炼两遍,从第2天起每遍增加2次,逐日递增,一直增加到30-60次。
  “拱桥式”:病人仰卧于床上。两上臂自然放于体侧;双膝尽量屈曲,让臂部高高抬起,悬空保持5-10秒钟。然后轻轻放下,休息5-10秒钟,再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做10次。每天锻炼两遍,从第2天起每遍增加2次,逐日递增,一直增加到30—60次。
  锻炼宜在硬板床上进行,运动量以锻炼后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不加重为度。一旦运动后出现疲劳或疼痛加重,应停止1~2天后再增加运动量。持续时间为3~6个月,要持之以恒。
  
  正确姿势防腰痛
  
  坐姿:坐姿不良,容易使脊柱生理曲线受到破坏。造成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而发生腰痛。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脊柱尽可能符合生理弧度,头颈不觉吃力,双腿适当放松;上身挺直,小腹内收,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所提倡的“坐如钟”的保健坐姿。
  站姿:站姿不良易使脊柱不正,是造成腰痛的隐伏根源。正确的站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略内收,挺胸,腰背平直,收腿,双下肢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同宽。这样可以使全身重力均匀的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长时间站立可采用稍休息一下的方法,即一侧下肢向前跨小半步,重心前移,两下肢交替承重。
  行姿:行走时,腰椎应保持相对的中立位,否则容易导致腰部负担过重,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正确的行走姿势应是头处于正位,双目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臀部肌肉用力,产生一种类似收缩肛门的感觉,全身重量落在双脚的拇指上;迈步时双臂有稍大一点的摆幅,一前一后自然摆动;步速要适中,每一步的行走间距要保持基本一致。
  卧姿:睡觉姿势正确不仅关系到睡眠的质量,而且关系到腰部的保健和全身的健康。科学合理的卧姿应尽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卧时在双下肢下垫一软枕,使全身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降低髂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经的张力,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最为适合。侧卧位时应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即古人所说“卧如弓”,可以消除腰部后伸,减少腰痛。
其他文献
邻居陈大妈入秋以来一直服用补钙药品,逢老朋友便说,秋冬季要注意补钙呀,尤其像我们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但前几天,陈大妈晨练时脚“嘎”的一响骨折了!到医院检查,X光片显示骨密度并不低。这下陈大妈想不通了,补了钙,骨密度也不低,怎么还是骨折了呢7医生解释说,补钙只能增加骨骼钙盐的沉着,使骨骼硬度增加,但骨骼的韧性并没有增加,特别是冬天天冷路滑,依然容易发生骨折。  人体骨骼中除了钙、磷等矿物质外,尚含有有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消融治疗仪对患者行射频消融单次治疗,对其中有完整记录的900例患者(轻度159例,中度378例,重度363例)的治疗效果及影
本文在介绍“假说-演绎法”的基础上,以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为例,谈“假说-演绎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美国衰老研究所的吉尼·科恩宣称:不要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能力将会衰退。许多过去被认为是与老化有关的改变,目前认为是由于疾病和药物所致。研究人员发现。那些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血脂及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参加校体检所有人员均进行病史询问并检查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臂围、心电图、胸透、眼底检查
一般来说,生育期妇女婚后有正常性生活,90%以上在一年左右都可怀孕。若婚后一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受孕,即为不孕症。不孕不育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
“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敏感、害羞的内容。本文基于学生的困惑,对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