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培训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成果规范较多,相关技术支持很少,教育科研亟待有效的技术支持。如教师在设计问卷方式时,只会利用纸质问卷,而不会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提高效率,以致于教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效率不高。若能发挥现有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可有效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效率。
网络问卷应用优势
1.省时省力
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发问卷,整个操作过程无纸化,问答方便,回收过程快速,可及时反馈,节省人力、财力。
2.问卷填写时间自由
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自由回答问卷,不限人数;网络环境可以多人同时填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保证数据录入有效性
在网页和Excel中均可设置填写有效性检查,通过命令限制,防止漏填或不符合规范的数据录入。如输入身份证号时,若位数不够,将提示重新输入,否则不允许继续录入,保证数据录入准确。
4.数据统计快速、准确
由于网络问卷采集的是数字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快速高效。如在Excel中进行运算和统计,一条命令几秒钟可抵上手工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工作量。
5.题型多样,统计方便
网络问卷可采用单选、多选、判断题、简答题等形式调查。前三种可用字符统计命令快速统计结果,而简答题汇总时,由于是电子形式,可大大节省后期录入的时间和精力。
6.安全性强
纸质问卷回收过程中,涉及回收环节较多,而且不少被调查者不愿意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回答内容。若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只有网络后台管理人员和问卷组织者才有权限接触到数据结果,减少了中间环节。
数据采集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收集和统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小学校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在学校局域网或互联网上通过Excel表格方式调查,利用学校网站进行互联网调查,或通过专门的在线调查网站进行问卷调查。
1.利用Excel在机房内收集数据(局域网环境)
传统汇总学生信息,通常是教师将学生的数据收集起来,然后一条一条输入汇总为一个表格。由于一些统计数据过细过多,输入的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而在网络机房进行调查反馈,可多人同时填写一张Excel表格,既减轻了人工输入的压力,还节省时间。采集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张表上,可快速高效地完成相关调查反馈。要完成此操作,只需正常网络设置的学校机房,安装Excel软件,通过对Excel文件及所在文件夹进行一些设置,就能完成数据采集。方法如下:
设置文件夹共享:首先在网络教室中教师机(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系统)上建立一个共享文件夹,然后在文件夹上右击,执行快捷菜单命令【共享和安全】,打开文件夹【属性】对话框,在【共享】标签上选择【共享此文件夹】选项,点【权限】按钮,打开权限设置对话框,选中“允许”列的所有选项,点【确定】按钮,这样就将文件夹设为“完全共享”,局域网内其他人就能访问了。
设置工作簿共享:将Excel文件(成绩单.xls)复制到此完全共享文件夹,打开Excel文件,点击菜单【工具】|【共享工作簿】命令,打开【共享工作簿】对话框,选取【允许多用户同时编辑,同时允许工作簿合并】选项(有对勾),点【确定】按钮,这就完成了工作共享。
编辑应用工作簿:在学生机上,双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在打开的窗口左侧单击【网络任务】列表中【查看工作组计算机】,在右侧窗口找到教师机,双击打开,能看到共享文件夹,双击打开Excel文件,按自己序号输入相应内容后保存。所有学生输入数据后,保存Excel文件。教师在教师机上点击【保存】按钮,这就得到全班的数据(成绩)汇总表,然后就可以通过Excel命令对收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提示:在学生机打开Excel文件后,此时可以看见标题栏的文件名右边有“共享”提示,若标题栏文件名右侧提示为“只读”,则需要重新打开)。
说明:局域网内共享Excel方式简单易行,但受到机房环境的限制,若调查人数较多还是不方便。解决办法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Excel文件方式进行,如利用EditGrid网站(http://www.editgrid.com),新建或上传已有Excel表格文件,为不同用户设置相应的浏览权限,其他操作都如在Excel软件中操作一样。利用EditGrid网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限制地进行数据调查。
2.利用ASP程序在互联网上采集数据
由于同区域学校间网络可以互访,因此,可在学校任意一台计算机(无论是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3系统均可)中安装IIS(互联网信息服务),正确配置一个ASP程序运行的环境,再到网上下载一个问卷调查程序,修改成自己问卷内容即可,操作过程如下。
下载:上网搜索ASP问卷调查源程序,选择题型与自己问卷要求一致的,如凌云有奖问卷调查ASP问卷,将其下载、解压、复制到IIS网站目录下,通过网页浏览器,运行无误后,就可进行修改操作了。
修改:一个问卷调查系统一般包括问卷输入、问卷保存、答案查看等多个网页文件,只需修改两个网页和一个数据库文件。
步骤 1,通过FrontPage或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软件,打开问卷录入网页(dati.asp),将原网页问卷内容修改成新问卷调查内容。再切换到“拆分”视图,如右上图所示,将按钮名称和选项对应。主要是修改每个答案的代码,如在语句中,type说明题目类型为单项选择题,每一题各答案中name后的名称要相同,它对应数据库中的字段名称,value后是输入数据库中需要统计的内容。
步骤 2,打开数据写入程序(submit_dt.asp):根据问卷题数进行相应修改,适当增加或删减题目个数。
步骤 3,修改数据库操作,打开数据库文件(diaocha.mdb),根据问卷题目数,设置每题对应字段,并设置完成字段的属性。 应用:调试完成后,将自己的问卷网址或IP地址,通过公告、邮件或飞信通知给被调查对象,给定答题时间段,就可以等待收取数据了。当数据采集完毕后,将Access数据库另存为Excel 文件,就能利用Excel命令进行统计了。
3.利用问卷调查网站在互联网上采集信息
问卷调查网站是指一些专门从事问卷调查的专业调查网站,用户可以开展调查、报名、投票、测评等工作。如“问卷星”网站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它提供强大的自助式在线设计问卷、回收答卷、数据统计分析等系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建在线填写的网络问卷,操作简单,题型丰富,其方便的在线统计和数据下载功能,适合不同人群。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发送问卷链接、邀请邮件等方式将问卷发给受访者。调查完毕后,还可以通过网站功能对答卷进行分类统计、交叉分析、自定义查询并可将分析报告下载到Word;还可以将原始数据下载到Excel或可导入SPSS的CSV格式。
注册和登录:访问“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通过首页完成注册,并登录进入网站。
设计问卷:点击网站右上角“设计新问卷”,进入问卷设计界面,网站提供“模板创建问卷”、“文本创建问卷”、“创建空白问卷”三种编辑方式,设计者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爱好来选择问卷编辑方式。如点击“创建空白问卷”,则会进入“创建空白问卷”界面。这时,用户根据试卷问题题型,通过点击选择题型、编辑修改问题,一题一题地加入,完成所有问题后,点击“完成”提交问卷,并记下问卷链接发布的地址。
发送问卷:将问卷地址通过飞信、QQ、E-mail、博客、论坛、学校网站等多种方式发送给填写者。或在网站导入填写者邮件地址,系统会自动发送邀请邮件,并可以跟踪每位收件人的填写状态并批量催答。
在线统计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分类统计、交叉分析、自定义查询等功能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能以数据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形式来呈现,所有图表能够以Word或PDF文档格式下载到本机。
原始数据下载:若都需要详细分析,还可以将原始数据下载到Excel、CSV并导入SPSS。通过原始数据可以查看每一份答卷的详细内容以及答卷来源IP及地理位置、填写所用时间等附加信息,可以排除掉不符合要求的无效答卷。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硬件条件、技术水平和能力来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查。
数据统计
网络问卷的最大优势就是采集的数据为电子数据,方便统计分析。当前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包括SPSS和Excel,其中Excel软件较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用。另外,利用ASP程序采集到的数据,用Access可直接将数据表文件保存为Excel文件,可以用Excel程序进行各种统计、分析运算。下面介绍Excel三种常用统计方式。
1.数据统计(字符)
单选统计:对于问卷调查的单选题,既可以通过重新排序后再进行汇总,也可以通过函数直接得到数据结果。如countif()函数,用于计算某个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使用格式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单元格范围,criteria为判定标准,可以是数值或字符(须用英文双引号括起,如"YES","A","男")等。如countif(B2:B30,"A"),公式将计算出B2到B30区域符合内容为“A”的单元格数目。
多选统计:多选题的答案种类繁多,如ABC、BCD、CAD等,需要在指定区域统计单元格中同一字符的个数。如统计C列中“A”的个数,假定数据在C2:C30区域内,每个单元格中不多于10个字符,用下面的公式即可求得统计结果:=SUMPRODUCT(SUMPRODUCT(--(MID(C2:C30,{1,2,3,4,5,6,7,8,9,10},1)="A")))。
多段统计:数据统计中经常要统计某一分数段内的人数,如学生成绩表中90分以上或70分到80分之间的人数,可以用countif()函数来完成,如“=COUNTIF(D2:D31,">=90")”或“=COUNTIF(D2:D31,">=70")-COUNTIF(D2:D31,">=80")”。另外, Excel还提供了一个进行频度分析的FreQuency数组函数,可以轻松地统计出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
2.数据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调查者可能需要在调查数据中筛选一部分数据再进行分析,或将数据结果按某一条件进行排序(或排名),这就需要掌握Excel中的“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命令,从而将所需数据按研究目的呈现出来。
3.数值计算
进行数值运算包括求和(sum)、平均数(average)、标准差(stdevp )等运算函数,通过函数命令可以很快得到所需要的数据结果。Excel还有很多强大的命令和公式,可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数据结果,在此不一一介绍。
信息技术在教科研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能为教育研究提供活力,如利用数据图表来形象直观地显示数据结果;利用命令进行数据有效性检查和判断,提高数据准确性,从而提高教科研实效。还有其他很多技术技能,可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调查统计效率,信息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课题研究主要在于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等,教师应致力于内容的研究和思路的创新,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大大节省教科研过程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到教科研的内容研究中。
(作者单位:北京昌平区教委教科室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昌平区教委教科室)
网络问卷应用优势
1.省时省力
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发问卷,整个操作过程无纸化,问答方便,回收过程快速,可及时反馈,节省人力、财力。
2.问卷填写时间自由
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自由回答问卷,不限人数;网络环境可以多人同时填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保证数据录入有效性
在网页和Excel中均可设置填写有效性检查,通过命令限制,防止漏填或不符合规范的数据录入。如输入身份证号时,若位数不够,将提示重新输入,否则不允许继续录入,保证数据录入准确。
4.数据统计快速、准确
由于网络问卷采集的是数字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快速高效。如在Excel中进行运算和统计,一条命令几秒钟可抵上手工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工作量。
5.题型多样,统计方便
网络问卷可采用单选、多选、判断题、简答题等形式调查。前三种可用字符统计命令快速统计结果,而简答题汇总时,由于是电子形式,可大大节省后期录入的时间和精力。
6.安全性强
纸质问卷回收过程中,涉及回收环节较多,而且不少被调查者不愿意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回答内容。若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只有网络后台管理人员和问卷组织者才有权限接触到数据结果,减少了中间环节。
数据采集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收集和统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小学校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在学校局域网或互联网上通过Excel表格方式调查,利用学校网站进行互联网调查,或通过专门的在线调查网站进行问卷调查。
1.利用Excel在机房内收集数据(局域网环境)
传统汇总学生信息,通常是教师将学生的数据收集起来,然后一条一条输入汇总为一个表格。由于一些统计数据过细过多,输入的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而在网络机房进行调查反馈,可多人同时填写一张Excel表格,既减轻了人工输入的压力,还节省时间。采集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张表上,可快速高效地完成相关调查反馈。要完成此操作,只需正常网络设置的学校机房,安装Excel软件,通过对Excel文件及所在文件夹进行一些设置,就能完成数据采集。方法如下:
设置文件夹共享:首先在网络教室中教师机(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系统)上建立一个共享文件夹,然后在文件夹上右击,执行快捷菜单命令【共享和安全】,打开文件夹【属性】对话框,在【共享】标签上选择【共享此文件夹】选项,点【权限】按钮,打开权限设置对话框,选中“允许”列的所有选项,点【确定】按钮,这样就将文件夹设为“完全共享”,局域网内其他人就能访问了。
设置工作簿共享:将Excel文件(成绩单.xls)复制到此完全共享文件夹,打开Excel文件,点击菜单【工具】|【共享工作簿】命令,打开【共享工作簿】对话框,选取【允许多用户同时编辑,同时允许工作簿合并】选项(有对勾),点【确定】按钮,这就完成了工作共享。
编辑应用工作簿:在学生机上,双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在打开的窗口左侧单击【网络任务】列表中【查看工作组计算机】,在右侧窗口找到教师机,双击打开,能看到共享文件夹,双击打开Excel文件,按自己序号输入相应内容后保存。所有学生输入数据后,保存Excel文件。教师在教师机上点击【保存】按钮,这就得到全班的数据(成绩)汇总表,然后就可以通过Excel命令对收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提示:在学生机打开Excel文件后,此时可以看见标题栏的文件名右边有“共享”提示,若标题栏文件名右侧提示为“只读”,则需要重新打开)。
说明:局域网内共享Excel方式简单易行,但受到机房环境的限制,若调查人数较多还是不方便。解决办法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Excel文件方式进行,如利用EditGrid网站(http://www.editgrid.com),新建或上传已有Excel表格文件,为不同用户设置相应的浏览权限,其他操作都如在Excel软件中操作一样。利用EditGrid网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限制地进行数据调查。
2.利用ASP程序在互联网上采集数据
由于同区域学校间网络可以互访,因此,可在学校任意一台计算机(无论是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3系统均可)中安装IIS(互联网信息服务),正确配置一个ASP程序运行的环境,再到网上下载一个问卷调查程序,修改成自己问卷内容即可,操作过程如下。
下载:上网搜索ASP问卷调查源程序,选择题型与自己问卷要求一致的,如凌云有奖问卷调查ASP问卷,将其下载、解压、复制到IIS网站目录下,通过网页浏览器,运行无误后,就可进行修改操作了。
修改:一个问卷调查系统一般包括问卷输入、问卷保存、答案查看等多个网页文件,只需修改两个网页和一个数据库文件。
步骤 1,通过FrontPage或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软件,打开问卷录入网页(dati.asp),将原网页问卷内容修改成新问卷调查内容。再切换到“拆分”视图,如右上图所示,将按钮名称和选项对应。主要是修改每个答案的代码,如在语句中,type说明题目类型为单项选择题,每一题各答案中name后的名称要相同,它对应数据库中的字段名称,value后是输入数据库中需要统计的内容。
步骤 2,打开数据写入程序(submit_dt.asp):根据问卷题数进行相应修改,适当增加或删减题目个数。
步骤 3,修改数据库操作,打开数据库文件(diaocha.mdb),根据问卷题目数,设置每题对应字段,并设置完成字段的属性。 应用:调试完成后,将自己的问卷网址或IP地址,通过公告、邮件或飞信通知给被调查对象,给定答题时间段,就可以等待收取数据了。当数据采集完毕后,将Access数据库另存为Excel 文件,就能利用Excel命令进行统计了。
3.利用问卷调查网站在互联网上采集信息
问卷调查网站是指一些专门从事问卷调查的专业调查网站,用户可以开展调查、报名、投票、测评等工作。如“问卷星”网站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它提供强大的自助式在线设计问卷、回收答卷、数据统计分析等系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建在线填写的网络问卷,操作简单,题型丰富,其方便的在线统计和数据下载功能,适合不同人群。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发送问卷链接、邀请邮件等方式将问卷发给受访者。调查完毕后,还可以通过网站功能对答卷进行分类统计、交叉分析、自定义查询并可将分析报告下载到Word;还可以将原始数据下载到Excel或可导入SPSS的CSV格式。
注册和登录:访问“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通过首页完成注册,并登录进入网站。
设计问卷:点击网站右上角“设计新问卷”,进入问卷设计界面,网站提供“模板创建问卷”、“文本创建问卷”、“创建空白问卷”三种编辑方式,设计者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爱好来选择问卷编辑方式。如点击“创建空白问卷”,则会进入“创建空白问卷”界面。这时,用户根据试卷问题题型,通过点击选择题型、编辑修改问题,一题一题地加入,完成所有问题后,点击“完成”提交问卷,并记下问卷链接发布的地址。
发送问卷:将问卷地址通过飞信、QQ、E-mail、博客、论坛、学校网站等多种方式发送给填写者。或在网站导入填写者邮件地址,系统会自动发送邀请邮件,并可以跟踪每位收件人的填写状态并批量催答。
在线统计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分类统计、交叉分析、自定义查询等功能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能以数据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形式来呈现,所有图表能够以Word或PDF文档格式下载到本机。
原始数据下载:若都需要详细分析,还可以将原始数据下载到Excel、CSV并导入SPSS。通过原始数据可以查看每一份答卷的详细内容以及答卷来源IP及地理位置、填写所用时间等附加信息,可以排除掉不符合要求的无效答卷。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硬件条件、技术水平和能力来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查。
数据统计
网络问卷的最大优势就是采集的数据为电子数据,方便统计分析。当前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包括SPSS和Excel,其中Excel软件较适合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用。另外,利用ASP程序采集到的数据,用Access可直接将数据表文件保存为Excel文件,可以用Excel程序进行各种统计、分析运算。下面介绍Excel三种常用统计方式。
1.数据统计(字符)
单选统计:对于问卷调查的单选题,既可以通过重新排序后再进行汇总,也可以通过函数直接得到数据结果。如countif()函数,用于计算某个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使用格式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单元格范围,criteria为判定标准,可以是数值或字符(须用英文双引号括起,如"YES","A","男")等。如countif(B2:B30,"A"),公式将计算出B2到B30区域符合内容为“A”的单元格数目。
多选统计:多选题的答案种类繁多,如ABC、BCD、CAD等,需要在指定区域统计单元格中同一字符的个数。如统计C列中“A”的个数,假定数据在C2:C30区域内,每个单元格中不多于10个字符,用下面的公式即可求得统计结果:=SUMPRODUCT(SUMPRODUCT(--(MID(C2:C30,{1,2,3,4,5,6,7,8,9,10},1)="A")))。
多段统计:数据统计中经常要统计某一分数段内的人数,如学生成绩表中90分以上或70分到80分之间的人数,可以用countif()函数来完成,如“=COUNTIF(D2:D31,">=90")”或“=COUNTIF(D2:D31,">=70")-COUNTIF(D2:D31,">=80")”。另外, Excel还提供了一个进行频度分析的FreQuency数组函数,可以轻松地统计出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
2.数据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调查者可能需要在调查数据中筛选一部分数据再进行分析,或将数据结果按某一条件进行排序(或排名),这就需要掌握Excel中的“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命令,从而将所需数据按研究目的呈现出来。
3.数值计算
进行数值运算包括求和(sum)、平均数(average)、标准差(stdevp )等运算函数,通过函数命令可以很快得到所需要的数据结果。Excel还有很多强大的命令和公式,可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数据结果,在此不一一介绍。
信息技术在教科研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能为教育研究提供活力,如利用数据图表来形象直观地显示数据结果;利用命令进行数据有效性检查和判断,提高数据准确性,从而提高教科研实效。还有其他很多技术技能,可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调查统计效率,信息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课题研究主要在于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等,教师应致力于内容的研究和思路的创新,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大大节省教科研过程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到教科研的内容研究中。
(作者单位:北京昌平区教委教科室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昌平区教委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