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历史复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f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漳县狄邱中学 河北 临漳 056600)
  【摘 要】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的课程,记忆量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位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利用教具,培养兴趣;依据课本,夯实基础;融会贯通,提高能力;模拟测试,规范答题四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复习;兴趣;融会贯通
  1. 引言 每年中考一完,总有学生抱怨:为什么我的历史成绩比别的同学差了那么多呢?其关键就是学生在初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复习,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初中历史内容比较多,知识点覆盖面广,需要学生认真去疏理各专题的内容,找出它们的联系。而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这就对历史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去复习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历史成绩,抓好初三历史的复习,就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 教学复习体会 (1)运用“知识树”的形式进行详细复习。在九年级的总复习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总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知识树的复习方式,是学生对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手段。学生用本节课或者本单元的关键词作为知识树的总树干,根据这一关键词语不断地进行添枝加叶,由一个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扩散,让本单元的知识点都跃然“树”上。学生以关键词作为一个中心,不断回忆所学到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复习的兴趣,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的历史归纳能力得到了提高。
  (2)联想法。如果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式扩充复习,将许多相似的知识点进行链接复习,这样学生将会在一次复习过程中掌握多个知识点的知识,而且还会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南京条约》的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似的条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联想到《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教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这三个条约的相似性以及这三个条约签订的内容与意义等。学生在这个复习过程中,发现这三个条约都是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公正的条约,正是这三个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问答法、讨论法。学生对知识的复习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的再一次学习,但是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常常不喜欢复习,或者经过一轮复习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一方面是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复习是学生对已有的旧知识的复习,学生常常误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或者是填鸭式的总结讲授,或者就是大量的题海战术,学生常常对复习缺乏兴趣。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增加历史复习的生动性,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师生对答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学生自己复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和自身抓不住复习的重点而设置的,教师通过有代表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4)比较列表法。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复习是历史复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如果在对比的基础上,还可以绘制出对比的图表,学生一定能将这两个问题熟记于心并灵活运用。例如“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复习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复习其原因、领导阶级、革命动力、影响等方面,学生通过对比,将这两次相似的革命牢固地记了下来。
  (5)成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总要在班里成立学习互助组:每四人为一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每四个小组为一大组,设一名大组长;大组长由课代表负责。教师的任务是布置复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维持课堂秩序;小组长的任务是检查本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大组长的任务是检查小组长的学习效果;课代表的任务是检查大组长的学习效果。由每个检查者制作检查情况一览表,记录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由课代表将检查情况汇总后提供给教师,以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种方式分工明确、任务清楚、环环相扣。检查者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检查时劲头十足、非常认真。被检查者不再因面对教师而感到紧张、害怕,也显得从容自信。再加上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与其综合素质评定挂钩等措施,学生的劲头就更高了,课堂学习氛围明显提高。
  (6)将重大事件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历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每一个重大事件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梳理历史知识脉络。一般要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作用、影响等。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红军长征、解放战争以及世界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都可以用此复习方法。如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整理如下:根本原因:19世纪末2O世纪初,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一协约国。转折: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结束: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性质: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掠夺战争。影响:略。
  参考文献
  [1] 祁相明,“友善用脑”让初中历史复习课更有效,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 曾美莲;瞿晓梅,初中历史复习与能力培养,石油教育,2001/04
  [3] 段秀来,建构历史知识化为学习能力——浅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华夏教师,2012/11
其他文献
(宁晋县耿庄桥小学 河北 宁晋 055550)  【摘 要】教学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并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发展,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而讲究
期刊
(祁连县二完小 青海 祁连 810400)  【摘 要】为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都能够背会百首古诗,背写百句名言警句,背写百个成语,背写百个歇后语,自办百份手抄报,背诵百篇精美文章,练习百篇习作,阅读百本好书。  【关键词】语文素养;构建;实施;语文教学;“八个百”工程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内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47中学语文组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因为人类不断的创新和想象,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尝试,人类才一步步将想象变成了现实。当前,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语文应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渗透在各科知识的学习中,在语文学习与应用中
期刊
(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 青海 海晏 812200)  【摘 要】针对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如何找回远端师生课堂的阵地。 笔者从课堂教学、课前预习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在网络教学模式下采用的远端班教学策略,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据可循的案例。  【关键词】网络教学;高中;语文  初带网班,我有一个最直接的感受:远端班的老师太孤独,远端班的学生更孤独——课堂是一个师生不断互动的过程
期刊
健美操是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育,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产业化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学生们追求健康秀美的体态和高贵典雅大方的气质,社会方面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和社交场合上。学生们需要塑造优美的体形,展示个性。健美操运动则能使女中学生跳起来,消耗脂肪,增加活力,达到她们的理
期刊
(横山县塔湾中学 陕西 横山 719100)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本身也是比较枯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我认为组织教学能力的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
期刊
(临漳县狄邱中学 河北 临漳 056600)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被称为“最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形成清晰而准确的物理概念,能否真正理解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的
期刊
(大名县龙王庙镇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小学习作教学是很多语文教师特别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一大难题,现就结合我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七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如何合理地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伴随高效课堂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把“导学案”当成测试卷或练习题来讲评,这使得语文课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教学过程显得过于呆板,以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导学案是引
期刊
(沙湾县第三中学 新疆 沙湾 832100)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认识:运用新颖的导课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