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参与·合作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带的班是省重点中学的高一实验班,由50位学生组成,汇集了全市各初中学校的尖子生。刚组建这个班时,全班学生就共同讨论,确立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团结、特别负责任、特别有作为”的班级精神。一学期后,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学习上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产生了失落、自卑,在班集体中变得沉默、离群。
  传统的说教方式并不能起到多大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想通过组织一次活动型班会课来解决问题。
  准备
  我事先准备了50张A4白纸,50枚别针,50张扑克牌(红心13张、方块13张、梅花12张、黑桃12张)。并把教室的桌凳全部移到四周,教室中央留出了一块大的空间,作为这堂班会课的舞台。
  我在黑板上作了如下设计:
  


  步骤
  1.散发扑克牌,告诉学生拿到扑克牌的代表自己是“高一(30)温馨之家”的成员。归属心理使得每一位学生争抢扑克。(说明:实际上每个学生最后都能拿到扑克牌,此举主要激发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归属感并增强班会课的趣味性)
  2.学生按所持扑克牌的花色分成四个小家庭,各小家庭以最快速度推选出“家长”一名,协调本小家庭成员的行动。评选出速度最快的家庭。(说明: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3.四个小家庭推出选手进行才艺比拼、知识抢答,得分高的小家庭拥有优先选择班级精神之一为小家庭命名的权利。(说明:调动学生参与班会课的积极性,增强班会的知识内容含量,并有意识地安排部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参加,增强其自信心)
  4.各小家庭依规则为本家庭命名,每位学生在家庭命名的下面,签上自己认为最富有创意的签名。(说明:让每一位学生有集体的归属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各小家庭围成一小圈,召开“家庭会议”,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为本组小家庭和班级大家庭发展提出建议并评选出优秀建议。(说明:树立学生的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各小家庭以最快速度在每位成员后背用别针别上事先准备的A4纸,相互之间在纸上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优点。(说明:只写优点,不写缺点。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同伴的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7.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召开“高一(30)温馨之家”大家庭会议。每位学生就其他同学给自己的评价,发表感想。
其他文献
初中同学中的“数学迷”们,谁不喜欢几何哩.  几何证题,变化万千.看起来似乎难于下手的一道题,只要在图上添上适当的辅助线,往往就云开雾散,妙趣横生.  正因为几何证题变化万千,所以也就不好做.难就难在看不出一般的规律.  例如,在△ABC中,已知AB=AC,∠B、∠C的平分线为BD、CE.求证BD=CE.如图1,这只要证明△DBC≌△ECB(ASA),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可是,把已知和求证交换一下,
摘要:现今,电脑多媒体技术已经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96-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在教学中,通过
【摘要】对于诗歌的欣赏,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都要求学生对诗境有所体会,对诗意有所感受,对诗的作者有所研究。为了使学生们更积极的投入到诗歌的欣赏中,就要使他们感受到诗歌的美。下面,就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欣赏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欣赏  诗歌的欣赏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学瑰宝,因此,它也逐渐发展成了高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