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臭氧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的疼痛较快缓解,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肩周炎 臭氧 小针刀 临床疗效
  肩周炎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漫长,疼痛剧烈,患者常常无法坚持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据调查显示: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2]。为此,我院随机抽取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女性15例,男性10例,年龄在40-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2.8)岁,病程在3-15个月,平均病程为(9±5.7)个月。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在4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12.4)岁,病程在3-14个月,平均病程为(8.5±5.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手置于大腿旁,在患者的肩缝下、喙突、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结节间沟以及大小圆肌的起点处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汉章4号针刀进针,切口线与该附着点的肌腱平行,针刀垂直于皮肤刺入,直至骨面,做横行剥离与纵行疏通2-3刀,待手下有送动感时出针。如果患者的肌束过于紧张、硬韧时,可将刀口线调至900进行剥离数刀,术后刀口用无菌敷料覆盖。
  实验组采取臭氧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小针刀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臭氧治疗具体如下:将浓度为40?g/mg的臭氧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注射至关节腔内,注射后轻柔关节周围2分钟,每次2一3mL,每周1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疼痛评分。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有效: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减轻,活动范围改善,可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肩关节疼痛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数字测量法,0-10分代表不同的疼痛等级,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据调查显示:此病的发病率,男女比率可达3:1,肩周炎多以单侧发生,很少有双侧同时发生的[3]。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部的急慢性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进而出现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等症候,肩关节的临床特征主要是以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缩为主。肩周炎属于中医学领域中的“漏肩风”“冻结肩”,中医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气血虚损、血不荣筋、风寒侵入、经脉拘急,治疗上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为主。
  小针刀是将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西医解剖理论相结合而发展来的一种新医学,起到了剥离粘连组织、解除压迫、疏通阻塞的作用,改善了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了致痛物质的剂量,小针刀温通经络、调气血、利关节、止痛的功效。臭氧是一种不稳定气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在人体内接触体液后,会迅速转化为氧气,然后氧气对粘连组织进行机械分离。有研究表明:臭氧在治疗肩周炎疾病上具有很大的优点,如:臭氧制备简单、没有耐药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注射时不易引发局部感染,容易让患者接受,且继续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取得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安全可靠,应当作为肩周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宏明,石天山.臭氧配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7):980-981+985.
  [2]阳初夏,徐裕海. 针刀结合臭氧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2):87-89.
  [3]徐贞官,黄国勤,陈海棠. 小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04):57-59.
其他文献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积 极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资源;要创设学习氛围;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游离 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20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 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实验组)和传统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例(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功能、感觉恢复及外观影响,并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指移植皮瓣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
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A+H股交叉上市对境内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叉上市公司相比于非交叉上市公司的境内审计
设X是一Banach空间,C0(X)表示X中所有按范数拓扑收敛于零的序列构成的空间(赋上确界范数).证明了C0(X)中的每个紧子集均有中心充要条件是X中每个紧子集均有中心,而且,若X满足
经过几年工作的实践,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更加深了一些认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师大都有这样的顾虑:现在的历史课不知怎么上.讲多了不行,怕被认为不让学生自主,掉进过去
成功的导语设计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巧妙地利用导语,使其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一、增强导语设计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有利于发挥的防御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因此采取积极有效地降温措施,对于缓解
构造了两种Sikkema-Bézier型算子Sn,a(f,x),S*n,a(f,x)(它们是Sikkema算子的两种推广),并研究了它们对有界变差函数的点态逼近,得到它们对这类函数点态逼近的最优估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