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某高校流传,学生们被反复交代注意事项。“临时校规”中,甚至连叫餐、在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平时常见且被默许的行为也被紧急叫停(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
“临时校规”横空出世,只因与学校评选文明学校有关。只要检查组人员觉得学校文明了,这块“文明牌”就到手上了,至于学校是否真正文明,就显得不重要了。为了获取这块“文明牌”,学校自然要费尽心机,将“临时校规”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校速成“文明学校”,使师生速成“文明人”。
其实,这种“临时校规”与城市评选文明城市一样,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将所有的小摊小贩都“扫”得一干二净,使检查组看起来赏心悦目,然后欢愉地赠送一块“文明城市”牌,你好我也好,就“圆满”了。
学校参与评选文明学校,当然不错,但文明不是在短短几天之内速成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临时校规”能使文明速成吗?从表面上看是可以的,一旦将违犯“临时校规”和各种评奖之类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挂起钩来,学校立马就变得“文明”了。当然,这种“文明”是有时间限制的,当检查组成员撤掉的时候,也就变成原来的样子了,恐怕比原来的不文明还要厉害——如此明目张胆地“功利”现实,给学生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地热爱学校、热爱校园!
出现这种现象,将板子打在学校领导身上固然没错,但其实,最该将板子打在检查方式上。这种事先通知、装模作样的检查,天然地给了人们弄虚作假的暗示。可以说,形式主义的文明学校评选,走过场的文明学校评选,必然会有临时抱佛脚的“低级演戏”,必然会催生黑色幽默的“临时校规”。
“临时校规”横空出世,只因与学校评选文明学校有关。只要检查组人员觉得学校文明了,这块“文明牌”就到手上了,至于学校是否真正文明,就显得不重要了。为了获取这块“文明牌”,学校自然要费尽心机,将“临时校规”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校速成“文明学校”,使师生速成“文明人”。
其实,这种“临时校规”与城市评选文明城市一样,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将所有的小摊小贩都“扫”得一干二净,使检查组看起来赏心悦目,然后欢愉地赠送一块“文明城市”牌,你好我也好,就“圆满”了。
学校参与评选文明学校,当然不错,但文明不是在短短几天之内速成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临时校规”能使文明速成吗?从表面上看是可以的,一旦将违犯“临时校规”和各种评奖之类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挂起钩来,学校立马就变得“文明”了。当然,这种“文明”是有时间限制的,当检查组成员撤掉的时候,也就变成原来的样子了,恐怕比原来的不文明还要厉害——如此明目张胆地“功利”现实,给学生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地热爱学校、热爱校园!
出现这种现象,将板子打在学校领导身上固然没错,但其实,最该将板子打在检查方式上。这种事先通知、装模作样的检查,天然地给了人们弄虚作假的暗示。可以说,形式主义的文明学校评选,走过场的文明学校评选,必然会有临时抱佛脚的“低级演戏”,必然会催生黑色幽默的“临时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