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是“健康第一”的前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看到这样的教学案例,都让人十分揪心。李厚余老师撰写的《一次刻骨铭心的伤害事故》案例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
  李老师紧紧抓住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具有问题性、典型性的案例进行了描述、分析和反思。该案例选取了体育课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从双杠坠落的片段。从事故的突然发生,到及时的救助,再到学生苏醒、伤口缝合、恢复健康,整个过程故事性强、主题鲜明、文字流畅、步步深入,让人读来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后事如何”的欲望。所幸本案例的伤害事故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经过及时的救护与处理,当事学生很快恢复了健康。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从事身体认知活动的课程,实践性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都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体育课中的一些运动项目,有的对抗性强、强度大,有的要借助一些器材、器械进行,其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大脑及心智的发育尚未成熟,又正是特别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体育运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學科。切实有效地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
  这个案例留给李老师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多的启发与思考。笔者愿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谈三点体会,与李老师共享。
  体会1:“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要努力提高和强化学校全员的安全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科的,不能只理解为体育学科的指导思想,时刻牢记健康第一是我们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体会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中的第一责任人,安全防范意识尤为重要,要学会和掌握一些安全护理救助的基本常识,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护措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案例中,当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令人欣慰,师生的快速反应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这与教师平常的安全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安全面前,不仅要亡羊补牢,更要授之以渔。
  体会3:强化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安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做到课前有预案、课中有方案。多年来,六合区一直把课堂教学中有无安全防范措施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极大地减少和避免了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基石。
  体育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出现不同程度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既不能因为体育教学存在安全隐患而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伤害事故不严重而心存侥幸,忽视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
  最后,借用李老师的话:“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安全第一是健康第一的前提,有了人身安全,健康第一才有可能。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刘弘(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2115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影响福建省高校体育院系技巧啦啦操队竞技水平的因素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体育院系组共5支技巧啦啦操参赛队伍为实例研究内容;以部分专家、裁判员、5支队伍的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采用SPSS 19.0对影响技巧啦啦队竞技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结论显示:影响福建省高校体育院系技巧啦啦操竞
通过对本校学生近几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对比,笔者发现九年级学生成绩相比七、八年级明显更优。笔者分析认为,体育中考作为考试“指挥棒”,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因此,九年级学生会积极储备和提升体能去迎接中考,而七、八年级则不同。所以笔者和德育处一起尝试适当对本校原有体育成绩考核进行改革并大胆实践,希望能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改变师、生、家长“重分轻体”的观念。经过一年的尝试和实践,七
前段时间笔者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说的是让教师用正面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学生时少说“你不要……”句式,多说“你要……”教师应多启发学生思考,而非灌输式的填鸭。这本书最初是笔者在上下班的途中通过音频听到的,听了以后发现书中有许多较实用的教育学生的办法,于是买回这本书,然后利用闲暇时间精读,并做好笔记,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笔者首先获取了鼓励和表扬的区别,书中认为,
以“优生”帮带“后进生”,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友好的课堂学练氛围,促进“后进生”共同进步,打造高效课堂。笔者从技能、体能、体育品德3个方面,谈谈“以优带差”在小学排球自垫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技能  现象:排球自垫球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技术动作掌握快的“优生”很快能够连续垫球,练习一段时间后产生枯燥感,练练停停;动作掌握慢的“后进生”或左顾右盼,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或闷头练习,排球满
主持团队: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共生体  主持人:杨 峰 翁伟炯  成 员:胡传庆 苑景蕊 李燕娜 韩庆敏  嘉宾主持:李志勇 尹恩德  研讨话题:体育教学中“数据”的运用  研讨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
一、发挥“以优带差”作用,准确把握帮带时机  1.明确帮带的作用。体育教学中,通过“优生”帮带“后进生”,可以让“优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技能,在教会同伴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后进生”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和精神激励,进而朝着目标努力。  如山东杜永刚提出,学习体操《肩肘倒立》,教师可以让会做的学生充当保护帮助的角色,“优生”帮助“后进生”,协助教师做好必要的帮助,充当
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的提升练习十分重要,但传统的体能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笔者以传统游戏“抬轿子”为基础进行改编,将趣味性融入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对器材、人数、队形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新游戏“人力轿子”,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切实提升体能课堂学练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  一、游戏目的  游戏“人力轿子”主要发展学生的上肢、下肢、背部和腹部等肌肉
经典的体育游戏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美好的校园记忆。说到经典就不得不提“黄河、长江”这一游戏,响亮的名字、易懂的规则、紧张刺激的过程,使笔者学生时代的体育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传承,也欣喜于学生们能钟爱笔者以“黄河、长江”原版游戏(以下简称:原版)为基础创新的多种玩法。  一、规定时间与区域  变化目的:以时间为限定条件代替原版中以距离为限定条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日臻成熟的教研体系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研员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故有“教育大计,质量为重;质量大计,教研为先”之说。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次对中小学教研工作做出具体部署,不仅标志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意味着改革重心进一步下移,也
一、案例背景  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经过认真思考,设计了一堂课,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情景导入(提问,激发兴趣);2.学生(校篮球队队员)示范;3.教师示范;4.走三步练习,第三步双脚腾空后同时落地;5.在第一步落点旁边摆放一张小垫子,加大第一步的练习;6.拿固定球练习,小组长拿球站在一边,学生跨出第一步的同时拿球;7.助跑一步拿固定球练习;8.运一次球模仿上篮练习;9.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