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

来源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5年级孩子的家长,我的孩子有什么话也不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入耳。而孩子也在抱怨:“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父母根本就不想听。”
  
  编辑发现:
  这位家长:
  您好!现今,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能耐心听孩子讲话的家长逐渐减少,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的家长更是越来越少。其实,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间的一种和谐的交流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大门就会打开。这个交流的前提就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使是在孩子与家长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专家分析: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呢?
  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父母要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孩子选择自己行为和做决定的机会,父母如有不同意见,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讨论。要允许孩子有新的想法、新思维、新做法,家长不能接受的,不一定是错误的。
  2.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却很少认真聆听孩子说话。家长总认为孩子天真幼稚,他的话怎能信以为真。但是,不听孩子说话,父母就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说话。如今的孩子“不听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说的话不能符合孩子的所思所想。明智的父母,一定会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与孩子真心地对话,能够和孩子顺利对话,才能实行亲子之间的良性沟通。
  3.满足孩子“被肯定”的心理需要
  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总被否定,会导致孩子想不通,孩子就会用家长不赞成的方式来发泄他的不满,也会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4.家长要理解和信任孩子
  家长多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孩子,从不鼓励孩子,也不给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家长越是看不上的“不安分”的孩子,对他们限制越多、强迫越多,这样孩子就越容易与父母发生对立和冲突。因此,家长应当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利于亲子之间的合理释放和疏通。
其他文献
一种新的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病菌正呈席卷全球之势。那些专程为了去别国看病而进行的“医疗旅行”和其他各种国际人员流动,促成了这种对抗生素具有超强抗药性的细菌的扩散。正如对其快速传播进行追踪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所说,它几乎已经变得无药可治。  事情并非发生于一夜之间。  在过去数月中,一种新型耐药病菌的出现已经通过一些小型的医疗报告而被透露出来,其中包括6月份美国疾控中心(CDC)的一份资料。但是,8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