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由于教育体制、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影响,使部分中职生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好走极端等心理问题。本文从探讨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分析成因,提出教师应以人为本,宽容对待和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认同教育和适应性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现状和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从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造成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产生极大心理困惑和问题。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原因,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转化,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各个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状况表现
  通过多年的职校工作,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当今90后中职学生在心理上有其特殊表现,主要现象如下:
  ㈠厌学情绪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位90后学生进行调查,有54位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86位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有38位学生回答不愿意上学,只有12%的学生觉得学习挺有意思,并愿意继续学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厌学情绪在当前中职生中滋长并蔓延,使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成绩严重下滑。
  ㈡情感心理不稳定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并随时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使得他们的人生轨迹产生很大的随意性和从众性。由于缺乏人生目标,普遍感觉生活无聊,遇事往往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精神空虚感,个别学生因此而酿成大错。
  ㈢个性心理问题突出
  中职学生中“落水者”、“失败者”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经常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现象。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机制的分析
  剖析90后中职生心理偏差问题的根源,要掌握其心理特征,了解其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心理问题,纠正行为的偏差。
  ㈠不良的教育学习因素
  在我国的封建传统中,普通劳动者是备受歧视的。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低于普通高中学生,这是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素质的两级分化。中职学校的生源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表现平平,认知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不足,极易导致中职生的不良人格。长期的所谓“失败与不成功”使部分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慢慢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学校在追求成绩的同时,忽视学生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更使学生对社会消极现象缺乏正确的识别力和免疫力。
  ㈡不良的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中职生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也相对较低,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对他们的要求不高,督促不严,甚至溺爱、袒护。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家长默许包庇或忽视不理,导致学生自私自利、随心所欲、霸道横行,纵使学生滋长了唯我独尊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㈢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最长远、最全面的社会因素。社会的影响力往往比学校教育影响力更大。只要社会上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学校和家庭又缺乏及时的引导教育,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和腐蚀。影视作品中太多的暴力和色情渲染,网络游戏中虚拟的暴力和刺激,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等,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生活观,造成一些中职生产生好逸恶劳、互相攀比、追求不劳而获的思想,甚至出现欺骗、敲诈等行为。
  三、中职生心理问题的转化策略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多年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应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框架,依靠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制定一套面向全体中职生、可全面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以整体教育带动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转化。
  ㈠以爱心消除学生的失落感
  由于长时间遭受冷落等不公正待遇,许多中职生缺少师长之爱、同学之爱、家庭及社会之爱,教师要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主动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以沟通者的姿态从事教育工作,敏锐地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面对学生的违规现象,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耐心,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情实意,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㈡以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应成为中职生的一个座右铭。教师要注意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自信和自尊,循循善诱,注重赏识教育,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注意发现他们在生活和学校上的“闪光点”,采取引导方式,让每位学生尝试“我能行”的体验。在教学方面,应大力加强技能训练,当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㈢以释放调节学生的情绪
  教师应教会学生“合理宣泄”,通过向知心朋友倾诉、写日记随笔或唱歌打球等方式使受挫情绪、委屈情绪、激动情绪表达释放出来。要特别注意宣泄重在合理,那就是既能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又不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也可以采取“情绪转移”的办法,即当不良情绪发生时,尽量去想过去美好的往事,去做自己最愉快的事。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㈣以情景锤炼学生的耐挫力
  《孟子》中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教师应教育学生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明白挫折本身就伴随着人生。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及时引导启发、讨论分析,以此来锻炼、提高他们的抗挫力,日积月累,他们就能慢慢培养出荣辱不惊、泰然处之、心理坦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总结
  中职学生应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他们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主力军。职校学习时期是他们从心理幼稚走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他们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中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逐渐显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解我校初中后五年制、初中后三年制两种不同学制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差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课题组,对两种不同学制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赫胥黎  中国农业存在一些奇特现象  从数据看,过去的十几年是中国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我国的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年均增长3004L斤以上,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种快速增长中,农民也获得了很大收益。2003年全国农民纯收入2220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23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十九大前夕,建国60多年来,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这份不同凡响的意见在企业家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为之鼓舞、振奋。国力之较量在企业,企业之较量在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这样一份造福企业家的文件,必会让企业家更安心、更健康、更有力。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苏青是上海沦陷区红极一时的才女,她作品的题材大都是婚姻,家庭,以女性的视角来展现女性的生活,雅俗共赏,受到很多读者的青睐。正是因为她所选取的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题材使得她作
当前中国诗歌批评利于存在明显的误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误区的基本特征,对症下药,结合中国诗歌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到当代诗歌批评突破误区、进行下一步跨越的有效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