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 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00例年龄>60岁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术前、术后测定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肝功能等指标,按Coch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肝毒性和肌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3天观察组Ccr显著高于对照组[(73.12±16.89)ml/min比(63.89±18.42)ml/min,P=0.036]、[(65.32±13.46) ml/min比(55.63±15.47) ml/min,P=0.021];术后第1、2、3d观察组β2-MG显著低于对照组[( 2.44±0.42) ml/min比(2.69±0.63) ml/min,P=0.009]、[(2.52±0.46) ml/min比(2.81±0.63) ml/min,P=0.011]、[(2.37±0.43) ml/min比(2.54±0.65) ml/min,P=0.021];观察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和24%,P=0.012);随访30 d内,共14例(14%)患者发生MACE,其中观察组3例(6%),对照组11例(22%)(x2=5.316,P=0.021);两组均无肌毒性和肝毒性发生.结论 PCI术前服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CIN的发生可能有更好的预防作用,且较为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 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10 mg/d),他汀强化治疗组(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40 mg/d).疗程均为8周.观察、对比治疗前后血清hs-CRP、血脂变化、心电图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情况.结果 两组心绞痛疗效及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因股骨干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41例及无高血糖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 高血糖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为(11.5±1.3)周,无高血糖组为(9.5±1.1)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21,P=0.032).结论 血糖水平与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相关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黏附分子-1( 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47例、缓解期33例)作为观察对象,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ET-1、TNF-α和ICAM-1水平,并分组比较.结果 COPD患者血清ET-1、TNF-α和
目的 比较苏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和用药方式相同,手术结束时均给予芬太尼0.02 mg和氟哌利多1.5 mg静脉注射.然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苏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分别给予苏芬太尼0.1 mg和芬太尼1.0 m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静脉泵入.观察术后48 h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