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珠海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培养阳性的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菌种鉴定后采用比例法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MK),丙硫异烟胺(PTO)、莫西沙星(MOX)、卡那霉素(KAM)、卷曲霉素(CPM)、对氨基水杨酸(PAS)、左氧氟沙星(LVFX)、克拉霉素(CLA)等12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对耐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1 259例,初治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8.3%和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268例,初治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97.5%和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核分枝杆菌初复治患者中耐药率最高均为MR-TB(12.4%,19.5%),初复治患者除PR-T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MR-TB、MDR-TB以及XDR-TB的耐药率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结核分枝杆菌初治患者耐药率最高的五位分别为SM、INH、RFP、EMB、CLA,复治患者中耐药率最高的5种药物依次为INH、SM、RFP、EMB、LVFX(INH、SM、RFP三者耐药率相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初治患者耐药率最高的6种药物依次为SM、PAS、EMB、CPM、RFP、INH(RFP与INH耐药率相同),复治患者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INH、PAS、SM、RFP、EMB.结论 珠海地区结核和非结核复治患者的耐药形势严峻,需要加强抗结核一线药物的规范使用,依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降低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