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壶水和满壶水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人误入了茫茫无边的沙漠,骄阳似火,酷热难熬,没有饮水,他饥渴难忍,死亡在时刻向他逼近。
  他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水,水……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找到水源。
  凭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本能,他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着。找啊,找啊,他终于发现了一块小石板。在小石板旁边,他又发现了一个吸水机。他迫不及待地使劲地抽水,却滴水全无。正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水壶,壶上盖着塞,正当他拿起水壶要一饮而尽的时候,看到了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由于天长日久,水壶里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必须先要舍得把这半壶水灌进吸水机才能打出满壶水来。记住,走之前一定要把水灌满。
  他小心地拔开塞子,果然看到了半壶清水。望着水,他犹豫起来,是马上倒进干渴的喉咙?还是照纸条上写的倒进吸水机?如果倒进吸水机水打不上来,自己岂不渴死?
  最终他拿起水壶,照字条上所讲的,倒进了吸水机,果然打出了清冽的泉水,他痛快地喝了个够,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从喉咙间流入肚腹又从心里洋溢出来……
  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盖上塞子。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
  一位高人曾说过:“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舍”与“得”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没有悟性的人舍不得。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一起见证着阅读教学的改革与成长。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知识传授而不重视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感悟;重视教师搬抄教案的灌输而不重视学生个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重统一理解而不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阅读。阅读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相同的阅读过程,一致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采用唯一的标准。学生的阅读被套上了重重的枷锁,阅读的个性也被封闭。这几年,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在转换自身角色的同时,
我家前后左右都是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一棵连一棵的山楂树,长满了山头。  山楂树躯干矮小,树枝稠密,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树枝上长着很多小刺。  春天,山楂树像一位贪睡的孩子,要三四月间才开始发芽,长出小小的叶子。五月间它才开花。花朵碎小,有黄的,有白的,一朵朵,一团团,好像一个个素雅的绣球。不久,花落了,小小的果子便藏在叶子下面,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孩子。  秋天来了,山楂果熟了。一颗颗,一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