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临床护理师资测评量表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编制适合ICU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师资测评量表,对所编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以了解临床护理师资水平,为评选适合临床带教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面对面访谈临床护生及临床带教护理人员,了解其对ICU带教教师的必备素养与需求,在广泛查阅文献及参考国内外相关问卷或量表的基础上形成量表初稿。邀请8名专家对量表内容及结构等进行2次函询,于2017年9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个在ICU工作符合测评标准的130名具有临床带教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并采用t检验、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内容效度、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的CVI系数均≥0.88;除临床护理水平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外,其余各维度及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均>0.81;各维度及总量表的分半信度相关系数均>0.76;对各维度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检验,结果显示,2次测评的结果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9~0.836,P<0.01)。

结论

本研究完成了对ICU护理师资测评量表的初步编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好,达到测量学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团体情境下,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对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40例因车祸、工伤等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2次/周,共6次;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42例因车祸、工伤等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测评。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心脏疾病行胸骨切开术,术后并发纵隔炎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脏术后纵隔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类试验、病例对照及队列研究,同时筛选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队列研究,4项研究显
目的描述并比较乳腺癌住院患者护理决策参与的态度与参与的实际程度,并识别各自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肿瘤患者护理决策参与问卷与自制一般情况资料调查表,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80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决策实际程度与参与态度明显不符(χ2=28.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B=1.574,P=0.002)、子女数越少(B=-2.716,P<0.01
目的探讨体验式学习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个班学生,以班为单位抽签分组确定1班为对照组38人,2班为试验组35人,试验组采用体验式学习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2组在培训后护理软技能的差异,评价体验式学习对提升护理软技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护理软技能总分为(156.94 ± 13.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对烧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分为实施前(2015年1-12月)、实施后(2016年1-12月)各45例。实施前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实施后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质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重点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时间分为实施前(2016年1-12月)、实施后(2017年1-12月)各80例。实施前采用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后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优先改进指标、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后,风险评估正确率、
目的探讨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以及社会比较倾向和家庭功能对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68名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使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爱荷华-荷兰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中文版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和社会比较倾向的得分分别为(58.47 ± 7.66)
目的研究跨学科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情绪、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共29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将上述患者按照是否愿意接受跨学科护理模式分为干预组184例与对照组112例。干预组接受跨学科护理模式,对照组选择普通护理模式。术后1个月评估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评分和满意度评分
目的总结1例急性疾病合并衰弱患者的照护经验。方法通过老年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照护模式,运用入院老年综合评估、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照护、合理及时的出院计划及适宜的病房环境改造等关键技术对患者进行照护。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功能下降及住院相关并发症,疾病症状有所改善,10 d后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在诊疗衰弱老年患者急性疾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整体照护,维持其住院期间的功能,是衰弱老年
目的观察简易呼吸器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康复科住院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93例,按入院顺序及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简易呼吸器结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者留置气管套管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气管套管总留置时间;拔管24~48 h患者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