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的魅力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e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人为何能够“诗意地栖居”?那是因为人有思想和独一无二的精神力,使得人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享受精神生活。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精神生活以其无穷的魅力还原我们一个本真的自我,点燃生命的光辉,使我们最细腻地接近美好。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自有人类以来,不知有过多过落日时光。忽然有一天,有人看着西天的落霞,“呀”了一声,人类文明自此开始。正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早期人类开始用精神、思维重新审视自然,于是在这深深的感怀与崇仰的咏叹中,由蒙昧逐渐走向文明。精神生活之美就此拉开序幕。
  如果说物质生活是载你乘风破浪的大船,那么精神生活就是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灯塔。我们从中获得希望与力量,激发自身潜能。正如晚年双耳失聪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心底的音乐支撑着他向命运发起挑战,用一部部交响乐向世界宣告其精神生活的伟大。又如汶川地震中以柔弱身躯抵抗碎石砖块的母亲,在大地震颤之时仍保护了怀中酣眠的婴儿,以母爱的精神力量之强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伟大的人的精神生活能铸起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平凡的人的精神生活能彰显人性之光的高远。
  随着文明的发展,当我们逐渐失去对自然的感悟力时,精神生活能赋予我们一双慧眼,从平凡中再次发现非凡之美,提升我们对美的感受。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中“山窗听雪敲竹”一段中写道:“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联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雪落本无声,更是那内心枯涩粗砺之人无法领略到的;而作者定是位内心恬静丰富的达者,能在严冬寒夜之时,独立窗前,或捧一杯热茗,或点一盏青灯,凝望漫天萧萧白雪,聆听雪落敲竹的的清音,好不自在动人。以无声中显有声,在精神生活中平凡的自然风物也能有别样的美,作者用精神生活包罗着整个自然。飞雪无声,而心底有声。
  精神生活应是一个自由的伊甸园,安放那个最真实的自我,栖息着我们的灵魂。点缀其中的,应是能与灵魂相融的事物。我最爱义山诗,他那朦胧深情的诗句中,让我得以窥得晚唐那夕阳下的诗意和义山敏感内敛的精神世界。命运从李商隐手中夺去太多,幼年丧父,身陷党争,妻子早逝,辗转流离……于是他转向自我,转向独特,转向内心精神生活。他那洁白的灵魂与复杂迷离的爱恨外化成悱恻迷离的诗句,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裹卷了整个晚唐诗坛和我的心灵。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起,乐游原的荒草让我记住了这个寂寞的身影;待年岁稍长,读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再后来则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那个一度迷离的身影,逐渐在我的心底清晰。昨夜星辰时的翩翩彩蝶,巴山夜雨后的西烛共剪,潜入我的头脑,活泛在我眼前。我们就这样隔了千年时光相望,灵魂在刹那间充实契合,强烈共鸣。
  力量之源泉,审美之慧眼,灵魂之居所,这就是精神生活的魅力所在。愿我们都能徜徉其中,于水草丰沛处掬一抔精神的清泉,洒向天际,藏一袖清凉,进而享受诗意人生。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19)班 指导老师:肖 科]
其他文献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当未来变成了现在成为了过去……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推着向前走。有时会疑惑,曾经那个在幼儿园明媚阳光下奔跑的小女孩,真的已经不复存在,被现在这个在高中教室灯光下安静写作业的我完全取代?曾经焦躁的“我要长大”真的已经成为了现实?16岁的时光,转眼变成回忆。童年那些斑驳的光影,沉淀在时光里,铭刻在记忆深处。  回首以往,我难觅其踪影;翘首未来,我不知其走向。  年龄渐长,
亲爱的杜亚雯同志:首先。我要声明我这么叫你是因为你总说我把你叫老了。其实我们也好久没有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了。而你总是说。这样交流才显得我们平等。
拒绝“喂食”,自立自强  ——一只帝王蛾的遗嘱  一考生  我亲爱的蛾族后辈们:  你们好!  在我即将结束一生的奋斗历程,告别这个美丽富饶、充满竞争和快乐的世界的时候,虽然有些舍不得你们,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生物也不能违背。为了让你们更了解我们种族的生活习性,更好地顺应生命规律,更快地繁衍发展我们的种群,有些话,不能不与你们说说——权当一只老蛾子临终的叮嘱吧。  在昆虫世界里,我们为何被称
当干人一面的议论文铺天盖地地涌向阅卷老师的眼前时,为了高分,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去约会一个真实的故事。炎炎夏日,任务繁重。阅卷老师偏爱记叙文,理所当然。因为记叙文有“生活
一、注重色彩的搭配  唐诗中常常以红绿两色搭配,彼此映衬,使得景物色彩鲜艳,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娇嫩欲滴的桃花刚刚盛开,红色悄悄地在花芯中蔓延;柳树梢上萌出新的芽儿,色泽青翠可爱。红的鲜丽,绿的清新,色调和谐,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媚如画的春光,还在直观上引起人们对色彩的美感和联想,感受到它的意境之美。  二、注重色调的选
目的初步探讨320排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3mm)的检出能力。方法共59例患者于起病3d内完成320排CTA检查,并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或手术治疗。以DSA
细胞因子泛指由机体免疫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与炎症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小分子多肽,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近来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参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MRI各项指标动态变化,探讨血清TNF-α在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
高三的生活浓得像一杯涩涩的苦咖啡,让你在目复一日的沉默中独品那份刻骨铭心的苦涩;高三的生活淡得像一碗悠悠的菊花茶.让你在日复一日的坦然中,拥有那份飘逸洒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