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和想象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工程”。观察是想象的依据,是思维的“触角”,想象是观察的升华,是智力的核心,是创造的萌芽,也是写作的主导。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打好这一写作“基础工程”,必须把观察和想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作文教学系列化,逐个训练。
要使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理解和表达的前提。抓好观察能力的训练,对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并把注意力指向需要观察的对象。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这样学生才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观察。
小学生一般可以采用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方法。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按预定的范围和目标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训练学生定向观察能力时,先让学生选定观察范围和目标,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在心理上形成观察的“序”,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是错综复杂,但都是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有远近、左右、内外、上下等的“地序”之分;有动与静、人与物等的“类序”之分;也有发展过程的“时序”之分;还有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的“主序”之分。为此,要求学生定好观察事物的各个部分,最后综合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准确地形成事物的表象,达到全面、完整地表达事物的目的。
所谓机遇观察,就是没有预定的范围和目标,而是由偶尔见到的某种事物而起注意的一种观察。这种观察是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要求观察者自选对象,自定范围和重点,难度比定向观察大,小学生不好掌握,容易出现盲目性。因为,他们观察的有意性刚刚形成,而选择性正在培养之中,对于出现突然的事物感应迟钝。许多景物变化比较快,选择不及时,观察效果就不佳,描写出来的内容就不确切、不生动、不形象,也不感人了。所以,在训练学生机遇观察的能力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三快——快看、快听、快想;然后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定向观察的方法,观察复杂多变的场面和景物,集中注意力,并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比较,分辨主次,及时把握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如此一来,机遇观察的方法就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他们过去粗略的观察,就会逐渐趋向细致的观察;集中的观察,就会转为发散的观察;有意性的观察,就会上升到无意性的观察。经过系列的观察训练,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大大拓宽了生活面,增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从而认识了事物的表象,他们基本解决了写作上“无米之炊”的难题。但这只能说是为写作这个“基础工程”备足了材料。此时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仅仅是反映事物的外表,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要是文章主题深化,表现本质,富有想像力,就会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可见,在抓好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想像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想像力的培养,不同于学习字词句那样有客观实体照着写,它存在于虚无缥缈之中,难于抓住。在写作基本功训练中它是难关。不过,倘若能从实际出发,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认真引导学生积极去想象还是可以探索出门径的。
小学生一般采用的是推猜想象和形象想象。
推猜想象,是以观察事物的动作和神态的表现进行心理推猜的一种想象。形象想象,则是根据事物的形态,进行特征联想的一种想象。为了训练学生推猜想象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观察、动作以及神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象,然后根据大脑贮存的表象进行心理推猜,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学生富有想像力。形象想象更是一种天赋。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着奇异的光彩,像神话一般,那些五彩缤纷的云彩在他们的眼里像童话中的画面——那是一匹骏马,正在奋蹄腾飞;那是一只大狗,在守护着主人的家门;那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些正是小学生想象的体现,也是他们创造的萌芽,可以说,想象可以使人达到创新的目的。形象想象,是由某种直接印象在大脑皮层上引起相当强烈的兴奋中心,使大脑子贮存的表象进行新的组合。因此,在培养学生形象想象过程中,教师要带领他们到观察与想象结合紧密的场景去观察,给他们的想象造成“直接印象”,促使他们根据“直接印象”进行形象想象。例如,让学生观察点燃了的蜡烛。学生看到蜡烛点燃了,就驱走了黑暗。它为了给人们带来光亮,慢慢地燃烧自己。当这一“直接印象”贮存在学生的大脑后,就会使表象进行新的组合,他们就自然地想到:蜡烛为了人类的光明,英勇献身,这正是我们老师的真实写照。我们的老师为了人类的前途,为了社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并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经过观察和想象结合的训练,学生懂得根据事物的形象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再经过选择、提炼和升华,就能写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揭示事物本质的好文章。
观察与想象对学好作文如此重要,我们必须抓好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要使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理解和表达的前提。抓好观察能力的训练,对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并把注意力指向需要观察的对象。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这样学生才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观察。
小学生一般可以采用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方法。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按预定的范围和目标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训练学生定向观察能力时,先让学生选定观察范围和目标,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在心理上形成观察的“序”,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是错综复杂,但都是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有远近、左右、内外、上下等的“地序”之分;有动与静、人与物等的“类序”之分;也有发展过程的“时序”之分;还有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的“主序”之分。为此,要求学生定好观察事物的各个部分,最后综合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准确地形成事物的表象,达到全面、完整地表达事物的目的。
所谓机遇观察,就是没有预定的范围和目标,而是由偶尔见到的某种事物而起注意的一种观察。这种观察是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要求观察者自选对象,自定范围和重点,难度比定向观察大,小学生不好掌握,容易出现盲目性。因为,他们观察的有意性刚刚形成,而选择性正在培养之中,对于出现突然的事物感应迟钝。许多景物变化比较快,选择不及时,观察效果就不佳,描写出来的内容就不确切、不生动、不形象,也不感人了。所以,在训练学生机遇观察的能力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三快——快看、快听、快想;然后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定向观察的方法,观察复杂多变的场面和景物,集中注意力,并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比较,分辨主次,及时把握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如此一来,机遇观察的方法就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他们过去粗略的观察,就会逐渐趋向细致的观察;集中的观察,就会转为发散的观察;有意性的观察,就会上升到无意性的观察。经过系列的观察训练,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大大拓宽了生活面,增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从而认识了事物的表象,他们基本解决了写作上“无米之炊”的难题。但这只能说是为写作这个“基础工程”备足了材料。此时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仅仅是反映事物的外表,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要是文章主题深化,表现本质,富有想像力,就会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可见,在抓好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想像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想像力的培养,不同于学习字词句那样有客观实体照着写,它存在于虚无缥缈之中,难于抓住。在写作基本功训练中它是难关。不过,倘若能从实际出发,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认真引导学生积极去想象还是可以探索出门径的。
小学生一般采用的是推猜想象和形象想象。
推猜想象,是以观察事物的动作和神态的表现进行心理推猜的一种想象。形象想象,则是根据事物的形态,进行特征联想的一种想象。为了训练学生推猜想象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观察、动作以及神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象,然后根据大脑贮存的表象进行心理推猜,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学生富有想像力。形象想象更是一种天赋。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着奇异的光彩,像神话一般,那些五彩缤纷的云彩在他们的眼里像童话中的画面——那是一匹骏马,正在奋蹄腾飞;那是一只大狗,在守护着主人的家门;那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些正是小学生想象的体现,也是他们创造的萌芽,可以说,想象可以使人达到创新的目的。形象想象,是由某种直接印象在大脑皮层上引起相当强烈的兴奋中心,使大脑子贮存的表象进行新的组合。因此,在培养学生形象想象过程中,教师要带领他们到观察与想象结合紧密的场景去观察,给他们的想象造成“直接印象”,促使他们根据“直接印象”进行形象想象。例如,让学生观察点燃了的蜡烛。学生看到蜡烛点燃了,就驱走了黑暗。它为了给人们带来光亮,慢慢地燃烧自己。当这一“直接印象”贮存在学生的大脑后,就会使表象进行新的组合,他们就自然地想到:蜡烛为了人类的光明,英勇献身,这正是我们老师的真实写照。我们的老师为了人类的前途,为了社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并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经过观察和想象结合的训练,学生懂得根据事物的形象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再经过选择、提炼和升华,就能写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揭示事物本质的好文章。
观察与想象对学好作文如此重要,我们必须抓好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