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黑暗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 , 刚刚过去的 8 月如同一场眼花缭乱的演出 , 节目丰富 , 场次错落 , 演员各异 , 变化神速 , 节奏紧张 , 救场补妆 , 观众纷纭⋯⋯总之 , 似乎工作中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不过奇怪的是 , 在一切风云过后 , 在夏日的黄昏寂静中 ,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 ,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 因为看不到东西被改变 , 周围的一切似乎还和 8 月以前的日子那样进行 , 包括这篇正在写的编者话。
  那么 , 根据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 我总是有些不甘心 , 忍不住自问 : 我和我们的团队在这个疯狂的 8 月所付出的能量去了哪里 ? 直到看到一些来自《Dark》的文字 , 才有些开朗。
  


  多年来 , 人们一直相信电灯是发射光线的。然而 , 最近有信息表明 , 实际上电灯并不射出光线 , 而是吞噬黑暗。因此电灯泡应被称为噬暗体。噬暗体理论显示出黑暗的存在 , 黑暗具有比“光”更大的质量和更快的速度。噬暗体越大 ,则吞噬黑暗的能力越强。停车场中的大型噬暗体 , 能力就比在室内的强。而蜡烛是一种初级的噬暗体 , 未点燃的蜡烛有白色的灯芯 , 一旦使用灯芯就变黑了 ,这表示黑暗都被吞到了灯芯中……
  暂且先不管这个理论的科学性 , 不过此刻似乎恰到好处地解释了我的困惑 :我们付出的热望和能量似乎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 而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只有在付出能量的过程中 , 将所有的不良物质和环节进行了吸收和消化 , 如同光线吞噬黑暗一样 , 你才能不被黑暗吞噬 , 不被这个世界所吞噬。
  这也是理想和激情或者也叫梦想、热望等等激动人心的词语本质意义所在。它们存在于工作和人生中 , 等同于电灯一样 , 帮助你吞噬万念俱灰时的黑暗 , 让你不会因为没有改变而失望愤懑 , 不会因为改变而踌躇满志。
  如同这期特别策划所呈现的那些太阳马戏团人 , 这些在钱 · 金称为“蓝海战略”的典型案例中的工作人 , 在一个需要将创意和艺术表现日常化的工作中 ,从灯光管理师、道具师、音乐主管到小丑 , 在已经有 800 万人次观看、流程精确得像钟摆一样的演出中 ,“梦想”帮助他们吞噬了疲沓、单调、挣扎、繁琐、胆怯、重复、失落、错误甚至包括按部就班。因而在竭尽全力、金碧辉煌的每一场演出之后 , 面对这个世界他们依然平和如初。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盼望和所想拥有的 ?
其他文献
周三的采访一直遇到大雨,傍晚时才停下来。厨房门前的遮雨棚像一个沉重的水兜,盛满了雨水,几个站在外面的马戏团工作成员正在琢磨怎么把它清空,其中一个长得高的跳起来托了一下雨棚,水被高高的托起,十分不凑巧,落到了抱着照相机冲到屋里换镜头的摄影师李伟身上,他的后背看上去全湿了。  一些人开始道歉,拿来毛巾。因为拍摄时间短暂,李伟没有时间擦,只好坚持用可能进水的照相机一直抓拍。在这个过程中,李伟的身边多了一
期刊
“我在5年前加入这个团队,之前在纽约的一个乐队工作,每周有一天在固定的剧场演奏。但是在这里,我可以每天晚上演出,面对更多人,这是我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吧。让音乐的影响力更可见。让每个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警觉、快乐。”  英语是Eric的母语,不过听到“警觉”这个词的时候,我还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错。  “警觉”更像是描述弱小的动物从洞穴里探出头来、提防天敌时用的词汇。而Eric的工作,是坐在舞台  后
期刊
灯光助理Andrew认为Second nature很重要,同时你也发现,在每一场表演的中场休息时间,他们都有专人检查灯位,“If everything is fine,we are fine。”这是灯光师的in the flow。  道具师Louise要运用直觉和各种手段去保障表演艺术家的生命安全,他必须爬上道具自己去好好检查一番,这是道具师的in the flow。  就连最具艺术气质的音效主管
期刊
采访当天北京天气闷热得出奇。在外面站上一小会儿,很容易联想起酷烈的日头下挥汗如雨的骆驼祥子。  将要跟我们一起在桑拿天里奋勇拍照的,是一位被下属称做“可爱老板”的广告界女士。而在很久之前,她曾经有过另外一个有点儿骇人的绰号——“鬼见愁”。  真正见到她远远地冲我伸出手来,平易和善得像一个大姐,我的好奇心却一下蹦得更高。“侠骨柔情”一向不被用来形容女人,我却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她的词。她用抑扬顿挫
期刊
纵观这次太阳马戏团的巡演随团人马,150人里,艺术指导大概是最名不副其实的活儿,我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艺术。  马克·吐温说:“分析幽默就像解剖青蛙,你大可以做,但青蛙通常会在过程中死去。”艺术指导所做的工作跟分析幽默是一个道理,他在分析艺术。“艺术指导必须是个万事通。要清楚解释任何一个成员在做些什么,他要及时看这些演出,发现问题,然后找出原因,做出改动。尤其是艺术到了执行阶段,会面对所有演出上的
期刊
之前在很多采访中说不会慌张的Eric似乎真的慌了。他这次没有面向观众,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情绪,而是背对观众一边假装给不配合的演员整理帽子,一边快速地说着什么。我不确定Eric用的是什么语言,也不确定这边衣着时髦却行动扭捏的中国男孩能否听懂,我只是看着时间流逝,莫名地开始含糊,这一切是安排好的,还是一个突发状况?  随着表演的进展,我开始放心了,这的确是个安排,不然怎么在时间的底线,所有群众
期刊
在给我们的签名上,Fernando写道:“在太阳马戏团工作让我感觉自己又重回孩提时代,当演出开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给别人制造梦想,这keepmeup!”对不起,并非我不能翻译,实在是这词太好。  喜欢出人意料的性格让学法律专业的Fernando一毕业选择了当引座员。引座员的职责是维护内外场秩序,包括检票引座、应对各种观众不时之需、制止个别观众的不文明行为等等,有时候还要配合演员,当小丑到台下把观众
期刊
公共服务经理  Public Services Manager  Shauna Fitzgerald    “虽然马戏表演需要在黑暗中进行,但我的心是明亮的”  太阳马戏团对于场地要求非常严格,仅关于场地的合同附件就有二十几个列表,详细规定了数百项场地搭建方面的具体要求。搭帐篷是项复杂的工作,拆卸包装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接下来的三天是准备工作,我的工作是按要求规划好一切,比如帐篷里要销售的东西,我
期刊
采访太阳马戏团的动机来自于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书的名字叫《太阳马戏团的魔力》,薄薄的册子由太阳马戏团前任创意总监兼首席运营关林恩·休厄德和记者约翰·培根所写。书中的主人公弗兰克也许是个被虚构出来的家伙。弗兰克是个体育经纪人,在拉斯维加斯出差的过程中,为了躲避无聊的商务会议,误走进常驻酒店表演的太阳马戏团的排练场,故此有机会认识了太阳马戏团创意总监戴安,加入马戏团,进行了一次体会之旅。像我们一样,他和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看到太阳马戏团在拉斯维加斯的演出开始,杨惠贤就着了魔。原来,只要工作一有空余,她就飞越大洋追随马戏团的巡演,现在,她又参与把太阳马戏团引入中国的工作。你很难说这个看了20多遍抖空竹、次次都哭的人不是马戏团中的一分子。  “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的演出从不打折,一年几百场下来,几乎每场激情都如第一日,这和他们的管理是有相关性的。”杨惠贤告诉我,也许不是马戏团成员胜似马戏团成员的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