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供水是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是一项基础的民生工程,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到农村供水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供水发展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农村供水;发展;问题;对策
  1、农村供水工程具有特点
  1.1、农村供水工程形式多样化
  因为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农村供水工程形式表现出多样化特征。近年来,很多地方会采取“以大、中、小并举,调、引、提结合,井、窖、泉联用”等多种方式的农村供水网络体系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2、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难以保证
  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近几年来,农村水污染、水性传染病等威胁着部分农村农民的健康,再加上农村供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难以得到良好保证。
  1.3、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大、困难多
  农村人口分布与城市集中聚集不同,分散的很不均匀,从而造成了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建设与运行管理难度大、困难多。
  2、农村供水建设的主要内容
  2.1、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对于建立用水合作组织来进行直接的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以后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当中,应该被广泛的运用。在组织聘用方面,在经营管理当中可以聘用外部的管理人才来对其进行管理。
  2.2、明晰工程所有权。承包以及租赁等方面,必须通过合同契约的要求,不能对工程的所有权产生变动。承包、承包是通过合同契约,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资源开发利用的良胜循环。例如,王好芳等提出的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
  2.3、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GIS、GSP、RS等技术,是目前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当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手段,能够有效的丰富水资源优化配置。而近年来,一些最新的智能优化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问世,比如“SA(模拟退火算法)ANN(人工神经网络)GA(遗传算法)”等等。对于这些高科技技术势必将对传统的优化技术带来一波强有力的冲击。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应用,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想法解决,总体的目标始终要围绕着供水工程的建设之中。
  3、我国农村供水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更加关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党中央逐渐加大对农村供水情况的重视,虽然一些地区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兴建水利设施难度大,但政府积极拨款建设供水基础设施,确保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够“安全饮用水、饮用安全水”。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用水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一般采取分散式供水,这就造成了水质较差等问题。另外,目前我国公众节水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改善农村用水条件工作带来了困难,公众如果不积极参与节水工作,那么节水工作也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4、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农村供水保障程度不高。一是由于农村水源变化、水污染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等原因导致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个别地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出现反复。还有一些农村饮水解困期间解决过的村庄,因投资少,工程建设标准低,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造成工程老化失修,出现新的饮水不安全情况。二是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农村总人口的一些地方无供水设施,直接从河、溪、坑塘取水。
  4.2、农村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
  我国的农村供水资源主要来源于2部分,地下水和以江河湖泊水为主的地表水。根据近年来的环境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表水资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就目前的农村水资源现状分析来看,许多农村的饮用水以及供水资源由于受到或大或小的污染,水质已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
  4.3、农村缺乏严格水质检测工作
  目前,农村的水质监测工作质量仍有待提高。在农村,不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建立水质检测机构。仅仅依靠疾控部门每年一次的抽样检查不仅不能够保证供水的质量。而且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供水水质的实时监控。
  5、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
  5.1、建立和完善农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推进项目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及其水行业等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地进行规划与实施,一些受益社区的参与和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受益区群众对工程没有拥有感和责任感。因此应在村级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参与式管理机制,给农民用水户协会赋权,创新村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决策程序,实现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吸收农民用水户代表参与,并赋予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指导,加大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能力建设的扶持。
  5.2、加强农村污染源的整治
  由于我国农村受教育水平比较有限,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例如:农忙时节,农民将用过的农药瓶子直接丢弃在河边,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受到污染的水流入水源井处,必然会导致水源井的污染;农民养殖一些鸭、鹅等,给水质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相关单位要积极规范农民这种行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加强农村污染源问题的治理力度,提高农民饮用水质量。
  5.3、县级政府授权经营管理模式
  一般由县级供水总站或供水公司代表政府或水行政部门,通过承包、拍卖、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将所属供水工程的经营权转让给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公司,包括公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及相关条件。该模式经营自主、活力强、效率高,能够减少行政干预,有利于实现专业管理和集约经营。但要防止企业过分追逐盈利和短期行为。
  5.4、改善水厂条件提高员工素质
  对水质严重不达标的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完善水厂的基础设施,扩大供水规模。对水厂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加强其卫生意识,明确用水安全与人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其管理和技术水平。要注重厂区环境卫生。功能分区明确。硬化绿化美化。切实保护好水源。巡查维修好管网.保证供水水压和水质安全。
  5.5、加强卫生和节水意识
  有关部门应向农村人民宣传用水卫生和加强节水意识,使人民认识到用水安全的重要性。注重对自用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5.6、建设完善水质的监测工作
  在农村要严格根据国家的规定设立水质检测机构,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定期的对农村供水厂的水质进行检测,时刻监控农村用水的水质情况,确保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5.7、加大投入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建设与运行管理难度大。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村镇集中管理和统一供水,村镇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这样可以解决小水厂水质难以保证的问题。
  建议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将农村供水工程的正常维护和特大自然灾害的维修养护资金、水质消毒、检测及人员培训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支持,保障人饮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落实。
  总之,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水利建设设施,需要因此我们的重视,找出解決问题的措施,不断完善农村的供水工程建设,使农民的日常用水质量更具保障,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松.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76-77+85.
  [2]米晓英.关于农村供水价格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水利,2012,02:135-136.
  [3]李百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成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迎来了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是室内设计师的新任务。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建筑文化  前言  当前社会人们对自身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水坝设计中的安全问题,从水坝的结构尺寸设计、水坝的防渗加固设计、水坝的抗震设计等方面探讨提升水坝安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水坝设计;安全问题;对策  对于水坝而言,不仅在航运、水力发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灌溉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水坝的安全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水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民生工程,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处理对于提拔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更是水利堤坝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堤坝渗漏和加固的相关方面,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渗漏;加固处理  1、水利工程堤防出险险种以及解决方式  1.1、险种  依照险情的不同可以将堤坝的渗透破坏分成三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水溪沟流域水资源和水溪沟水库建设的背景、建设模式进行阐述分析,针对今后管理和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溪沟水库;建设模式;水权水价;改革思路;建议  1、基本情况:  1.1水溪沟流域位于吉木萨尔县西偏北约20公里,地理位置东经88°30′—89°05′,北纬43°52′—44°05′。流域内行政单位为庆阳湖乡,该乡距吉木萨尔县城20公里,东与吉
期刊
【摘 要】随着配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与用户的息息相关,用户需要持续的高质量的电力供应,这就需要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我国电力改革的深入进行,配电网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还是有所增加,这对配电网的安全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和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一步对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从而保证配电
期刊
【摘 要】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来看,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对于加强质量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施工质量隐患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隐患;应对方法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加大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的控制力度,有效避免中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利民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筑坝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就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筑坝工程施工的关键工艺,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也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的工艺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筑坝工程;施工工艺  1.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于现代建筑的电气设计来看,其不仅要向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使用功能,还要为房地产商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基于此,本文就将对绿色节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绿色节能;设计  1、绿色节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1.1、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
期刊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切实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问题,而且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改善生产条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建设新农村社会主义,具有重大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本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展开论述,提出了明确管护责任与主体、规范农业灌溉水费征收和提高服务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改革 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地下管道灌溉为代表的节水工程发展迅速,喷灌、微灌为代表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也得以推广应用,农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