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套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并初步分析染色体异常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初诊CLL患者同时应用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5(13q14.3)、RB1(13q14)、ATM(11q22.3)、p53(17p13.1)及着丝粒探针CSP12(12p11.1-12q11.1)进行间期FISH检测,分析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染色体异常与CLL患者年龄、性别、Binet分期、CD38表达及乳酸脱氢酶(LDH)间的相关性,并对生存情况进行初步观察.结果 21例CLL患者中,13例发现有染色体异常(61.90%),其中11例为单条染色体异常,1例为2条染色体异常,1例为3条染色体的复杂异常.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13q14-9例(42.86%)(其中D13S25单独缺失7例,D13S25和RB1同时缺失2例),+123例(14.29%),11q22-(ATM缺失)2例(9.52%),17p13-(p53缺失)2例(9.52%).染色体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Binet分期、CD38表达以及LDH水平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成套探针FISH技术能够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CL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

其他文献
随着新的靶向骨髓瘤药物的应用,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30个月延长至60个月,但具有一些高危预后因素的老年患者临床结果仍欠佳.文章结合第19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相关报道,从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方式、预后因素三个方面对初诊老年MM患者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目的 探讨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K562/G01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TP作用于K562/G01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的细胞毒性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9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aspase-9及细胞色素C的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检
目的 探讨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家族成员KIR2DS1在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将分选的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以作为效应细胞.取初治确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B(CTS-B)、组织蛋白酶-L(CTS-L)及尿激酶类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分析三者间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未经化疗或放疗的NHL患者39例,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5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淋巴结肿瘤组织CTS-B、CTS-L及uPA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三者的表达变化及与临床
目的 分析与成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的骨坏死的病因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发生骨坏死的成年人急性白血病1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结果 10例患者中,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均行含大剂量激素的化疗,其中2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行激素治疗;6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行化疗方案
目的 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老年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例老年人复发难治性AML,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1~68岁,平均年龄64.6岁,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C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中发挥了
目的 探讨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 RUNX1-RUNXT1、CBFB-MYH11 AML患者形态学、遗传学、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MICM)特点,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参考.方法 选取RUNX1-RUNXT1 AML 98例,CBFB-MYH11 AML 30例,进行MICM、FLT3-ITD突变基因检测.结果 RUNX1-RUNXT1与CBFB-MYH11患者的FLT
经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是由O'brien首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腰椎融合技术[1],广泛应用于腰椎滑脱、脊柱失稳、椎间盘源性疼痛以及椎体肿瘤或结核等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