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专科医师向全科医师转型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1]:要解决医疗卫生体制深层次矛盾,卫生服务模式必然发生深刻变化。社区卫生服务对于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需求,降低疾病经济负担,支持和促进社区建设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广大社区居民的肯定和赞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医疗卫生体制深层次矛盾的必然途径,这是我国城市卫生改革的大方向。
  目前全科医师的来源:卫生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0年初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全科医师培训网络,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2]:①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②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④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⑤管理人员培训;⑥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在我国现阶段及若干年内,重点是对在职人员进行转型培训,而在职人员主要又是在一、二级基层医院工作的在职人员。实践证明,这也是解决基层医院在城市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求生存的有效途径。现在,甚至一些大中型医院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派出医师开始在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
  走出对全科医师认识的误区: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工作在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站、街道医院、厂矿企业医务室的基层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骨干,从事着全科医师的工作。但社区基层医生并非真正意义的全科医师,他们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人民群众对全科医师的能力不信任,不愿意也不放心把健康托付于他们。真正意义的全科医师[2]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师。因此,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大量的有志从事全科医学的高素质人才参与。
  
  加强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学习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是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学教育的重点。有条件的可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至2002年11月全国已成立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25个,共培训各类人员20 915人[3]。经省一级统一组织考试合格,可获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其他途经:参加全国全科医学函授培训班,网络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自学。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全科医疗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这意味着其关注的中心是作为整体人的服务对象,并对其长期负有管理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很显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与医院服务模式有显著的区别。医院的专科医师在向社区全科医师转型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克服。
  发挥专科医师特长:专科医师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可以把自己的专长有机整合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团队服务中去。
  首先做好通科医师再向全科医师过渡: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全科医师的确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我国医患供需双方需求不难看出,相当一段时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仍然以医疗为重点。专科医师在医学院校学习期间大多接受过通科医学的训练,在短时间内胜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有可能的。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让准备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专科医师在相关科室进行轮训,可以缩短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适应时间。
  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模还很小,无论人员配备和医疗设施都不到位,它与医院的工作环境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全科医师发挥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努力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张朝阳.改革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新路子.中国全科医学,2004,7(5):289
  2 顾湲,主编.全科医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14):165
  3 郭爱民,解江林,迟宓宓,等.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调查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4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1998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无远处转移患者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5~72岁,平均57.5岁。其中随访发现4例,就诊发现7例;复发时间3~47个月,平均13个月,15μg/L的患者5例,治疗后均降至正常值以下。症状明显改善者7例,1例仍然有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与术前相比也有一定的改善。生存时间4~21个月,平均13个月。    讨 论  直肠
摘 要 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喘证按风寒束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肝气乘肺、水凌心肺、肺虚、肾虚8个证型辨证施护,同病异护,有利于该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辨证施护 喘证 分型    分型施护    风寒束肺型:主要临床表现有喘息胸闷,咳嗽声重,痰涎清稀色白,恶寒无汗,头痛或有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施护原则是宣肺散寒。①汤药热服药后盖被静卧或食热稀粥助汗解表;②防寒保暖避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