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笃行”话高职护理专业班级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将“仁爱的感化”和“笃行的落实”融入班级管理,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 仁爱 笃行 班级管理
  高职护理专业的主要招生对象是女生,加之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患有身心疾病的敏感人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教好本专业知识,更要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仁爱关怀”,在落实中强调“力学笃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到,班级管理一方面始终要怀着关心、爱护、信任学生的心。用心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管理有方,目标明确,即真正落实到“笃行”。“笃”指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笃行即既要学有所得,又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最终做到“知行合一”。正所谓“学高身正,诚毅笃行”,这是做好任何事情最关键的最后实施阶段。具备了以上两点,才能做好高职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导致录取降分,使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父母打工、子女留守,导致了来自于农村的学生疏于管教;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宠溺,导致了来自于城市的学生容易自私自闭。最突出的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女生,年龄偏小,心理脆弱而敏感,许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和约束力欠缺。我作为护理专业班主任,结合护理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力争以班主任仁爱的感化、严谨的管理、笃行的落实,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充满关爱和进取的班级环境下成长。
  二、策略及实施
  1.教师要用仁爱感化学生
  (1)仁爱严谨树立职业道德
  作为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专业,护理工作容不得一丝疏忽和冷漠。这就要求把仁爱关怀贯穿于培养护理人才的始终,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树立起关爱病人的职业道德。在班级中形成老师关爱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的良好氛围,慢慢的,学生会把班集体的利益放在眼前,也会更好地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自己也会产生对病人的关爱。
  (2)仁爱友善加强团队合作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视团队合作的医学体系,护士与护士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临床与各功能科室之间的合作精神,充满了整个治病救人的过程。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伟大的,同时是平凡、繁杂、琐碎的事业,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爱心、耐心、恒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置一些需要小组讨论或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以以多样的主题班会形式,让同学们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培养协作精神。
  (3)教师仁爱细致重视心理关注
  针对女生较多的班集体,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和心理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时代特点,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要。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与他们轻松地聊天或者耐心地倾听。在谈心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积累传递给学生,做好他们青春成长的领路人。
  (4)仁爱自省提高修养
  当前,高职院校班主任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和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等问题也亟待解决。班主任要扮演好多种角色,不仅要保持一颗仁爱的心,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反思、自省以提高和完善自己。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选择性地派优秀的班主任出外培训学习,或者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院团委或者学生处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从网络新闻媒体书刊等途径,选择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资料进行学习。总之,班主任的修养对学生的整体素养影响很大。
  2.师生要笃行抓好落实
  (1)在自我管理中笃行
  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是班级体的核心力量,对班主任筹划和实施班级管理起到助手和参谋作用。所以,在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培养方面,不仅要尊重同学们的民主评议,还要结合班主任理性全面的判断;不仅要突出班长的作用,还要结合班干部之间的团队协调作用。另外,女生喜欢组建小集体,这就要求各个寝室以寝室长为纽带,加强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约束力。
  (2)在相互督促中笃行
  十几岁学生的心理敏感而且好攀比。如果在班级中形成相互督促相互攀比学习的环境,是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一方面,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帮带关系,在学习中相互帮助,你争我抢。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可以在必要时和学生家长联系,通过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近况,督促学生更好地成长。
  (3)在全面考核中笃行
  高职教育是一种旨在为社会培养专职人才的高等教育,它已经不再是为了升学而比拼成绩的教育。为了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的护理人才,在考核标准上就不能完全只看考试成绩,而需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考虑、综合考核。譬如是否积极参与院系的比赛,参加义务劳动,关爱帮助后进生,等等,都应列入考核范围。
  (4)在共同成长中笃行
  班级管理是一个常干常新的工作,随着内外环境的微妙变化,对班主任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老师通过用心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全面素质方面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点滴变化也使班主任不断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从而实现共同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和学生多沟通,多了解,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三、展望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就像待放的花,他们富有朝气却又脆弱无助。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层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还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在班级管理方面,应该本着用仁爱去感染和用笃行去落实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抓好关键人,把握关键期,发挥好关键作用,做到用自己的仁爱换来学生的仁爱,用自己的笃行促进学生的笃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营造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金明.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重庆与世界杂志[J].第30卷,第8期.
  [2]秦晓明.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班级管理.卫生职业教育杂志[J].2011,29(5).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孤僻、自我、不易控制,学习状态更是焦虑而压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让音乐欣赏课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的“心灵鸡汤”。  关键词: 音乐欣赏课 情感体验 陶冶性情  当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孤僻、自我、不易控制,学习状态更是焦虑而压抑,这些问题正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现在及未来的学习生活
摘 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现代多种教学手段,达到课堂气氛活跃、愉悦学生身心、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文化素养 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区域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创新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大鼠脑组织中11种生物胺及其前体氨基酸和代谢物的HPLC-ECD法;对比同批大鼠皮层和海马中11种待测物的含量;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抑郁大鼠模型并研究AA-COX2/5-LO通路干预对抑郁大鼠皮层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1.采用日本SHIMADZU高效液相色谱仪和ED723电化学检测器
音乐素养是音乐感受和体验、表现、创造能力的总和,是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音乐素养支撑的音乐审美能力课程目标是空洞的口号,对学生成长无益。因此在音乐课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成为当前音乐课的基本目标。具体到音乐课中,就是从感受和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等方面,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影像并茂的特点,对音乐教学来说,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巧妙运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