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比德”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园林的发展离不开佛、道、儒三家文化的长足浸润,但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居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并促成了中国园林体系的形成.而儒家的“比德”观,因为直接将园林里的山水、草木、鱼虫等构成要素与人格对应,对于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比德”思想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比德思想的内涵、起源及在传统园林里的表现等角度,探讨“比德”思想与中国园林的紧密关系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题材影片,塑造了一系列中国教师形象。但教育影片表现的主要是教育的外围问题,没有深度切入教育的灵魂———创造性和人格教育。“蜡烛”、“
“竹筒舞蹈”是流传在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区的民族民间打击舞蹈形式。同侗族大歌一样,它是侗族历史文化和文明智慧的结晶。本文对“竹筒舞蹈”的源流做出探讨并着重对
动画是一门创造性、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不管当今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动画与科技联系的如何紧密.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目前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中
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著作,1973年首版,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本书是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经典著作第一次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中文
史诗是一部活形态的民间文化.它之所以是活的民间文化,是因为有大量的有关的文化形态仍在民间流传与延续,其中石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以四川甘孜州丹巴
晋侯稣钟铭所记战争是所说宣王丧南师并"料民于太原"之后进行的,晋侯稣钟铭所记(勹熏)城之战交战地点并非齐鲁的郓城一带,而在今河南中南部的"南国"钧台一带.本文并对夙夷及
声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与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阐述了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原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
形式与内容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不表现一定内容的形式.在美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构成作品的两个重要要素,其中内容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客观因素和主观
舞蹈是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展示的直观方式,更是时间、范围和模型相融合的主要方式.幼儿舞蹈主要是利用舞蹈动作来传达幼儿的情感和思想,在设计安排方面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