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分作文背出来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同学们拿到这本《2016年高考作文必背增分锦囊》的时候,离2016年的高考只剩下20天左右的时间了。每年到了这个时间段,都会有很多同学绝望地认为自己的高考成绩已没有提高的可能,进而放弃各种复习计划,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等待着高考的来临。其实这些同学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要想在短短的20天里大幅提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成绩的确是“难于上青天”的。那么,在高考前最后20天,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就真的失去提高的可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家在备考时往往忽略了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分的环节———高考作文。毕竟与英语、数学等科目相比,高考作文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说,一个同学哪怕平时作文写得再差,只要在高考时能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将高考总成绩提高10~20分并非什么难事。
  那么,如何才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一步一步提高作文水平。可是,在高考前最后20天,再让大家去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无异于用远水解近渴,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幸好,《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的编辑们急大家所急,想大家所想,为大家精心打造了这本能让大家在高考前最后20天迅速提升作文分数的高考作文备考特刊。在本刊中,我们精心为大家挑选了高考作文增分必背的30则隽语、50则素材、50篇范文、50条言论,这些内容不但与高考作文命题最易涉及的各类话题契合紧密,而且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考高分作文进行研究分析的结果来看,它们都能成为构成高分作文的要素,在阅卷场上极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只要大家能将这些内容熟记于心,并在考场上根据写作话题灵活应用,便能轻松提升作文分数,成就高分作文!
  所以,高考前最后20天,同学们一定不要放弃提高高考成绩的努力,就让这本《2016年高考作文必背增分锦囊》帮大家开启高考作文抢分模式,为大家的高考成绩“添砖加瓦”吧!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是一幕人生的正剧。它或许要求你不悲不喜,不惊不惧;或许要求你板着面孔严肃地说着人生和社会的理。在数十万考生里,板着面孔面无表情的你只会成为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符号。陌生人对我们而言,可能还有一个姓名;而你,在阅卷场中连姓名都没有,你可能只是虚无。  请你相信,参与作文阅卷的老师都有双重人格。外层人格由阅卷组长赋予,它代表着阅卷老师的社会人格;内层人格由文学情怀养成,它代表着阅卷老师的个人文学趣
有人说,高考中得作文者得语文。这话细细思量,确实有道理,60分的作文分,几乎占据了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与及格作文、偏题作文的分差能达到十几、二十几甚至三十几分!一道题能体现出如此大的分数差,这在高考的其他科目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对于高考作文,同学们有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备考,以争取一个理想的分数。不过话说回来,作文的高分不仅与平时的训练、写作素养的养成息息相关,也
/病文再现/  发展 美丽 合作  “共享单车”,公民引领绿色之风;“美丽乡村”,社会统筹城乡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加强合作交流……中国的发展变化不仅让国人引以为豪,也吸引了来华留学生的关注。每一个关键词都证明着:东方雄狮正悄然醒来,用可持续发展完善着美丽,用合作实现着共赢。 (本文开篇就直接明了地点明了发展、美丽、合作三个主题词,易使后面的分论点显得多余、重复,且缺少文采,影响基础等级“表达”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斐然的文采、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的文字能让作品的影响更为深远,拥有更为长久的活力;任何面目可憎、干瘪苍白、平铺直叙的文字都是作文的毒药。在
2016年9月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類下的体育类。  近年来,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不仅奖金丰富,高校联赛也层出不穷。随着中国电竞战队的身影在顶尖国际大赛接连斩获佳绩,有关电竞话题的热度也正持续升温。这次教育部将“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当你们翻开这一期杂志时,距离2018年的高考也就还有两百来天了,那么作文该如何备考呢?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让自己的作文在阅卷场上得到老师的青睐呢?方法肯定是有的!以笔者近年来的阅卷经验来看,“飞扬跋扈”的字迹和“华而不实”的表述往往难得高分,所以,与其追求华而不实,不如返璞归真,用本真打动阅卷老师。笔者在此给出的四条建议虽非金科玉律,但希望能在作文备考中给予大家一些启迪。 
多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在谈及高考作文时曾说过这样的话:“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篇考场作文有“太阳”“月亮”或者满篇珠玉,不太可能,但有一两颗“流星”划过,有几只“萤火虫”飞舞,或者说打造几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如何在作文中凸显亮点呢?考生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
近年来,全国卷以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贴近生活现实。命题者试图将考生置于一个富有生活气息、时代感强烈的背景下,围绕材料进行“即兴”写作,考查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有效防止仿作和套作。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材料作文、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材料作文等,生活意味就很强烈;而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谁是当代最具风采的人”材料作文、
当前的高考作文试题多倾向于对理性思辨的考查,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议论文出现在考场上。好的议论文除了分析说理要入境、入情、入理外,还要渐进有序。所谓“渐进有序”,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要有必然的联系,而且还要有深浅、轻重、主次、先后之别,几个分论点之间,位置不能随意调动,要有鲜明的层次感,要能逐层深入地揭示论点的新内涵,使论点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唯有如此,才能利于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理解文章的内容与
乍一看题目,刚入高三的“宝宝”们可能被吓到了:难道高考作文也要拼“颜值”、看“气质”?作为高考作文阅卷者,笔者非常肯定地回答:是的,高考作文既拼“颜值”,也看“气质”!阅卷老师虽不能透过试卷看出考生模样的美丑,但却能看出考生的态度是否认真、习惯是否良好,以及语言建构能力的高低。这些态度、习惯和能力是学习与养成的结果。这样的“颜值”和“气质”显然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所以,作文备考的正确方法就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