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应走学科化信息服务之路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读者需求的信息服务创新的新举措。文章论述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分析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学科化信息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印刷性文献服务向多载体文献服务转化,从对单个图书馆的依赖向全球获取信息的转化,从一般服务向个性化、创新型服务转化。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开拓新的服务方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关注的重点。学科化信息服务就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服务创新举措。
  一、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所谓学科化信息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化信息人员为核心,基于馆藏物理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驱动,面向科研过程,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增值信息服务。学科化信息服务强调融入科学研究过程,成为具体科研活动的组成部分,能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专业化的动态资源和集成系统的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高职院校师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与知识需求。学科化信息服务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强化了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劳动,是一种高知识含量的服务。
  二、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
  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是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师生,他们对文献的信息要求较高,特别是科研人员承担着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面对着日益丰富的信息资源,许多科研人员对自己所需的知识、专业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很难精确地把握,他们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同时,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是建立特色学科的需要。特色学科的建立是一所学校教学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全面掌握特色学科信息用户的特点,建立其学科数据库。利用校园网、互联网向社会发布本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情况,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要建立特色学科数据库,就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
  三、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措施与方法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
  在学科化信息服务过程中,学科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系统管理等工作必须由高素质的人员来承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是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前提。学科馆员参与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既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精通图书馆业务,通过学科化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必须大力培养学科馆员,通过严格筛选和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锻炼,建立一支能提供高效能的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学科馆员队伍。
  2.建立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
  学科化信息服务要达到预期目标,需要一个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的支撑工具——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是联系学科信息用户和学科馆员的媒介,是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将两者得以联系的一种虚拟环境。如上海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的“学科建设平台”,该平台由学科建设服务门户网站、学科新闻聚合系统、学科“问吧”平台、WIKI系统和MSN咨询平台等五个子系统组成。利用该平台,学科馆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建立和利用知识库及博客系统,还可以建立学科资源与导航,提供自动推送等服务。
  3.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机制
  在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机构、不同业务人员,不同业务人员工作能动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许多信息的时效性很强,服务系统的数据资源的采集、更新、维护等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用户是否满意,确实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机制来约束,从而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考评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使得学科化信息服务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
  4.建立联合协作机制,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只有建立联合协作机制,才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解决重复建设、人员与技术实力欠缺等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地位、性质、任务基本相同,完全具有建立联合协作机制的条件。通过联合协作,不仅有利于资源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发挥整体效益,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素质精良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团队。联合协作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各高职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二是图书馆与教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三是图书馆内部业务之间的协作。
  5.提供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
  所谓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是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有的放矢地为读者创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定向的预定信息,并帮助读者建立个人信息资源系统。它完全符合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学科馆员要精通对口学科信息资源服务业务,主动加强与用户的联系,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按学科专业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为用户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把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从面向用户群服务转向面向个性化用户的服务,为读者找到可利用的服务,为服务找到可应用的读者。通过提供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可以增进学科馆员与个性化用户之间的友谊,增强个性化用户对学科馆员在学科专业信息方面的信任度,从而促进学科化信息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结束语
  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读者需求的信息服务创新的新举措。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加强服务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学科化信息需求,才能更好地开拓学科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利娟.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9,(3):61-53.
  [2] 白兴礼.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体制构建[J].图书与情报,2008,(1):94-97.
  [3] 李秋之.基于知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实践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62-1066.
  [4] 陈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8,(11):8-10.
  [5] 陈艳飞.论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信息服务改革[J].高校图书馆,2010,(2):62-64.
其他文献
影响城市化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和制度因素。廊坊区位、地形、环境、资源、交通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化目标定位提出了独特要求;廊坊地区经济发展
【摘要】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开展,能够指导我国高校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客观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行政管理;服务型政府;体制改革    为适应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网络党建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已成为重要的党建课题。文章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党建信息网络化过程中存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传媒形式和内容以及不健全的教育机制等使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嬗变,表现为价值重心由社会化趋向个体化,价值取向由单一化趋向多元化,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趋向功利化。重塑大学生价值观可以从合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多途径提高大数据素养、健全教育机制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大学生 价值观 嬗变 重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促进大数
通过对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简介,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教学案例,阐明了高职院校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行为导向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