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湾汉墓木牍《集簿》户口统计资料真实性探讨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l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湾汉墓木牍《集簿》记载的户口统计资料,反映了西汉后期一些重要的人口问题。从西汉后期社会的实际情况看,《集簿》中的户口资料,从户口增长率(9.97‰)、获流人数(户11 662、口42 752)、人口性别比(102.6)、老年少儿人口比重(6岁以下、80岁以上、9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东海郡总人口的比例为18.79%、2.424%、0.835%)到高年受王杖人数(2823人)都是可以解释得通的,是真实可信的。《汉书·地理志》中的户口资料也是可信的。
其他文献
把党史、国史(以下称“两史”)教育引向深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深入开展“两史”教育,要以传扬红色精神为纲对青少年进行“两史”教育,要以传扬红色精神为
苏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汉书》的作者班固称赞他:“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历代都有文人以诗歌的形式对其进行赞颂。他的墓(位于陕西咸阳城西)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苏武的故事则代代相传,自宋代以来,还被搬上了舞台,《苏武持节》《苏武牧羊》等成为常演不衰的戏曲节目。2000年以后,人们在甘肃武威的苏武山上还修建了苏武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苏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这还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