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备课、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践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基因突变”为例,阐述了基于整体备课策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设置核心问题、围绕生物学重大概念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 整体备课 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等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大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是对学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的基础知识。在生物学课程中,大概念包括了对原理、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是生物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
   整体备课是指教师从课程、模块、单元、一节课四个层面思考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课程和模块层面的整体备课是对课标的研究和解读,单元层面的整体备课是教师落实课标理念的重要环节。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介于课程规划与课时教学设计之间的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突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课时思维,转变教师只注重零散知识点落实的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帮助教师从“长时段”整体发筹划学科教学,注重学科整体组织化、结构化知识的建构。在单元备课层面,思考单元知识的育人价值可以有效地实现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对接。一节课要为实现单元教育价值服务,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每一节课达成。教师基于整体备课,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围绕生物学大概念和重要概念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中“基因突变”一节为例,说明基于整体备课以达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1单元重要概念及解读
   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两者在物种繁衍过程中是对立统一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于可遗传变异,以及变异可能带来的生存与繁殖优势等方面的实例,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该教学单元是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生物进化本质的基础。单元重要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如图1所示。
   2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基因或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可能导致相关蛋白质及细胞功能发生变化,树立结构与功能观。通过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保留有利变异,少量的有利变异逐渐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形成新的物种,树立进化与适应观。
   根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归纳概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特点;根据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产生变异的多样性,分析有性生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培养科学思维。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类型、致病原因及预防,了解基因诊断在遗传病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科学发展、人类健康、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指导健康生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遗传学原理在育种上的应用、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3单元核心问题
   为什么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存在变异现象?其意义和價值是什么?
   4单元重点课例分析:基因突变
   4.1教学内容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遗传的,可能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在生物育种上有重要作用。
   4.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等内容,知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的机制都保证了亲代DNA的遗传信息能够准确传递给子代DNA。这就与亲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变异现象相矛盾。在此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出现变异?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3指向单元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阐明基因突变的结果,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生命观念);了解生活中的诱变因素,指导健康生活(社会责任);基于已有概念,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科学思维)。
   4.4教学重难点与核心问题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基因突变的原因。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核心问题:基因突变对于生物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4.5教学过程
   4.5.1任务1: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结果及诱发因素
   教师展示亲本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的F2代出现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的重组性状、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差异和正常人与镰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序列及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哪张图片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是什么?
   接着,教师以镰形细胞贫血症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进而使性状发生改变。学生从而树立结构与功能观。
   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生物学知识,讨论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说出物理、化学、生物诱变因素,从而认识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
   4.5.2
   并任务2:学习基因突变的特点教师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哪些生物、哪些细胞、哪些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哪些时期?(涉及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    2 诱变因素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发生定向的变化吗?(涉及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3 为什么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很低?基因突变在什么时期最容易发生?(涉及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4 为什么大多数的基因突变对生物有害?(涉及基因突变的少利多害性)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讨论:为什么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高?
   学生基于基因突变的概念,联系实例,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发展科学思维;通过对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少利多害性的讨论,建立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通过对吸烟致癌率高的讨论,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社会责任。
   4.5.3任务3:学习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基因突变对人类进化及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
   资料1——人类语言的发展与FOXP2的基因突变:通过比对不同物种的FOXP2,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序列几乎相同。而人类与黑猩猩相比,这个基因编码蛋白中的两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FOXP2的突变使其编码产物丧失了作为一种调控因子诱导大脑神经元迁移后分化的重要功能,影响了个体言语能力的发展。人类的FOXP2基因在20万年间经历了一系列进化。该事实支持FOXP2基因与人类独有的语言功能和创造力有关的猜测。
   资料2——野生小麦的落粒性突变与人类农业
   社会的关系。落粒性是粮食作物非常重要的性状,也是一个关键的驯化性状。野生型植株由于对环境的长期适应,往往具有落粒的特性,即种子成熟后会散落到土壤中,进而增加其繁殖后代的能力。但栽培作物往往具有落粒抗性,这就使得收获更加容易,产量更加丰厚。植物中对落粒性状的驯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通过将驯化小麦中与落粒性状相关的基因与野生小麦中的相应基因进行比较,发现驯化小麦中名为一类基因发生了突变并失去功能。
   教师提出问题: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其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还引出: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为人类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又经自然选择最终引发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这样可让学生体会基因突变对人类进化的意义,使学生关注生物的变异不仅对种群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还能够影响社会的生产方式。
   4.6教学评价
   每一节课的教学评价要指向单元学科素养的达成。教师布置以下评价题目:
   1突变后的新基因一定会产生新性状?如果基因的结构改变并未导致其控制的性状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吗?(生命观念)
   2有人认为自然条件下基因的突变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因此它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这种看法正确吗?(科学思维)
   3基因突变对于进化的意义是什么?(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5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走的“最后一公里”。在整体备课策略的指导下,教师思考单元的育人价值,在每一节课中体现单元教学的要求。教师依据本节课要传递的重要概念设计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使学生领悟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整体备课使教师胸有全局,心中有观点(生命观念),课堂有主线(核心问题),灵活、恰当地将大量的素材应用于教学,将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影响学生的未来生活。由于在课程和模块层面的深入整体备课,教师能够把握住生物学科的学科思想。这样在具体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就会有意识地渗透,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課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9,58.
   [2]周初霞.聚焦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9,(4):7-10.
其他文献
学完了本册内容,我们感觉意犹未尽,因此重游四“岛”,再一次领略运算的“美丽风光”,大家要特别关注重要景点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为例,从明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到制定评分细则,来阐明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基本实施程序。通过实践证明表现性评价可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实验操作能力和提高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实验教学,质壁分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评价是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数学工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审清题意,整体考虑;二是准确把握等量关系;三是正确求解,合理作答,下面我们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两个问题进行说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
课本习题往往是考试题的基础,将课本习题弄懂了,真正掌握了解题方法,考试题自然也就会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科学来说,古希腊哲学家中贡献最大的要数亚里士多德了,有人评论:“苏格托底教授人类以哲学,亚里士多德教授人类以科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前,科学尚处于胚胎之中,因为打了他,科学才得以面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选择题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2.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
摘要:近些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冲击和社会高节奏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深感学历和就业的严峻境况。在提升学历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吸引下,考研在民办高校热度持续攀升。通過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进行探析,探索适合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民办本科高校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 考研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中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获取信息、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主动习得生物学知识,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深切感受其突破点,即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准,提出普通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依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设计新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框架和质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
摘要 以“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专题为例,探讨了高三单元教学中“稳态与平衡观”培育的深度建构策略,通过构建相应的生物学概念和物理模型支撑体系,促进一线教师领悟生命观念的生物学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目标中。  关键词 稳态与平衡观 免疫系统 生命观念 深度建构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基本理念业已深入人心并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