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20b-5p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和软骨下骨血管新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p2002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管新生是早期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微环境的重要病理特征,通过膝关节腔注射microRNA的方式抑制血管新生可能为早期膝关节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目的:观察miR-20b-5p激动剂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miR-20b-5p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及软骨下骨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从1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抽取3只作为空白组,余下9只制备早期膝骨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组,即模型组、miR-20b agomir组及miR-20b agomir NC组,每组3只大鼠.造模后1周,空白组不予处理,模型组、miR-20b agomir组、miR-20b agomir NC组分别于双后膝注射0.2 mL生理盐水、miR-20b-5p agomir溶液、miR-20b-5p agomir NC溶液1次.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膝关节进行番红O-固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软骨病理评价系统”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软骨及软骨下骨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miR-20b agomir组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软骨病理评价系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和miR-20b agomir NC组(P0.05);②膝关节病理切片显示,相比空白组,其他各组均有软骨基质流失和软骨、软骨下骨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其中miR-20b agomir组的软骨基质流失程度以及软骨、软骨下骨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miR-20b agomir NC组(P<0.05);③miR-20b agomir组软骨、软骨下骨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miR-20b agomir NC组(P<0.05);④提示过表达miR-20b-5p可下调早期膝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膝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的血管新生,达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糖尿病易引发全身多种器官发生病变,牙周炎是其并发症之一,牙周炎炎症程度越重,越不利于血糖控制.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索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自噬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又将实验组分为糖尿病组、牙周炎组和糖尿病伴牙周炎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丝线结扎法构建牙周炎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中自噬及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自噬相
目的 探讨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传统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26例,分为A组(42例,采用传统双侧PVP手术治疗)、B组(42例,采用传统单侧PVP手术治疗)和C组(42例,采用PCVP手术治疗).记录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水泥分布优良率、渗漏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12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抑制剂)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首选药物,其通过选择性抑制PDE5的活性,减少cGMP的降解,扩张阴茎海绵体血管,从而维持男性勃起反应.目前,部分基础研究表明PDE5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影响皮肤细胞的信号通路,导致患者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此外,较多临床研究也对PDE5抑制剂和黑色素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但目前尚未得出明确一致的结论.本文就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行HIFU治疗的71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模型组(478例)和验证组(239例),收集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情况、月经减少情况,在模型组内分析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结果 模型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肌瘤为(90.24±25.68)cm3,治疗3个月后为(38.45±7.45)cm3,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有效率为60.04%(287/47
背景: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与男性生殖不育密切相关,灵芝孢子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改善血糖水平的功能.然而灵芝孢子对糖尿病附睾的保护作用机制未见详细报道.目的:探讨灵芝孢子对糖尿病附睾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高脂高糖组(n=10)和模型组(n=20).正常组正常喂养,高脂高糖组和模型组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饮食.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高糖饮食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灵芝孢子组(n=10);其中灵芝孢子组大鼠灌胃
背景:肥胖发生率逐渐攀升,易引起多种继发性疾病,对此,学者们提出众多减肥干预策略,其中运动干预或/和低氧暴露对肥胖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分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脂素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营
背景:脑电图是临床上检测及分析眩晕的一种常用手段,目前多采用单极或多级导联描记并分析脑电频率是否异常.但眩晕的脑电活动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仅采用频率快慢分析的方法,很难对眩晕状态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检测.目的:将机器学习与脑电信号分析相结合对眩晕状态进行分类,这对眩晕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无创的前庭功能调节技术前庭电刺激制造可逆的眩晕状态,刺激电流强度为1,2,4倍皮肤感知阈值,被试在不同强度电流刺激后需填写眩晕残障量表,根据眩晕障碍量表评估结果将眩晕症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此作为脑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区域骨组织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均于右侧股骨中段截取4 mm骨组织后采用钢板固定,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旷置;4周后取出之前旷置的骨水泥,诱导膜组及诱导膜+中药组植入自体尾骨,术后诱导膜+中药组灌胃给予骨碎补总黄酮0.22 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取材.自体骨植入
背景:糖尿病可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而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3,PFKFB3)和1-磷酸鞘氨醇受体2可能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关,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在2型糖尿病大鼠各器官(心脏、视网膜、肾脏、主动脉)中的表达,并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与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
背景:先兆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其致病学说目前无定论,内皮功能障碍是基础研究应用较多的一种机制,因此选用N-硝基-L-精氨酸甲基进行先兆子痫造模,并选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目的: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基构建大鼠先兆子痫模型,探究二甲双胍对先兆子痫的疗效及其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模型组于妊娠中后期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基,治疗组于妊娠中后期腹腔注射同剂量N-硝基-L-精氨酸甲基及二甲双胍灌胃.妊娠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