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SAS模型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数字阅读推广路径研究

来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阐释用户消费主观认知、心理偏好、主动探寻、决策行为与体验共享间相关性的AISAS模型为指导,在探讨基于AISAS模型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数字阅读推广实践价值基础上,设计了契合少儿数字阅读需求画像的分级数字阅读推广创新思路,并提出旨在协同提升少儿心智解读能力与自主阅读能力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数字阅读推广策略.
其他文献
探讨文旅融合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外部机遇与内在优势,介绍当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并总结其成功经验.从争取政府多方面支持、明确服务定位、开展多方有效合作、组建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联盟、构建长效宣传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策略.
阐述机器人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分析国内图书馆应用机器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展机器人服务领域、完善机器人知识库、主动参与机器人开发、提升运维能力等应对策略,并从参考咨询服务、智能导览服务、图书仓储服务、图书盘点服务、社交网络服务、残障辅助服务等方面展望机器人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之一,在大气光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NO2浓度的时空演变,预测其浓度变化趋势,对政府出台改善环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大气NO2浓度进行预测.以合肥地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大气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结合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与NO2浓度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样本.构建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PSO找出BP神经网络最优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对比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PS
为了从制度层面优化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化发展策略,缓解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失衡现象,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总结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成果,同时运用专家访谈法,从财政投入、服务标准、资源建设、供需对接和人才队伍等维度分析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从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建设、细化资源建设标准、落实需求引导机制和细化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措施.
解读国际标准《信息和文献——国家图书馆的质量评估》(ISO 21248:2019),有利于了解国家图书馆的质量评估内容与评估趋势,为国内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启示.对ISO 21248:2019标准中术语及定义、绩效指标、影响力评估方法等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ISO/TR 28118:2009和ISO 16439:2014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标准的差异.在ISO21248:2019的绩效指标中,文献资源仍被看成是图书馆质量评估的核心,馆员及设施服务评价也受到重视;ISO 21248:2019影响力指标主要借
由于移动源污染遥感监测受到复杂外部环境影响,难以通过传统统计方法建立车辆行驶工况与污染排放之间的相关性模型,为此开展了基于移动源遥感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排放预测的研究.首先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排除与移动源污染物主要排放气体CO、HC、NO气体浓度无相关性的因素;其次使用Lasso算法确定各成分的关键影响因子,并采用神经网络构建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最后在测试集上验证该模型用于移动源污染排放主要成分预测的有效性.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基于特征筛选的移动源污染排放数据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相关政策、教育机构、技术进步等方面助力“双高计划”的条件,探究其在建设理念、服务能力、服务功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转变建设格局、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拓展空间服务功能、推动信息化建设等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双高计划”的策略.
为促进公共数字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在梳理文化治理能力评价和公共数字文化评价研究现状、阐释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及治理能力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评价目的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评价的优化建议:打造多元联动的共治共评模式、建立自评与他评双向评价机制、设计系统化整体化的评价体系.
大量古记录表明了近两万年来同一半球内区域季风降水同步变化,而在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变化关系,但是驱动这一反位相关系的外强迫因子和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文章利用基于通用气候系统模式开展的TraCE-21 ka试验资料,发现全强迫试验能够重现与古记录一致的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关系.并通过分析单一外强迫敏感性试验结果,明确北半球淡水注入强迫是导致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的主要强迫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近两万年来冰盖消融带来的北半球淡水注入增强能减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IDOAS)能够显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地基扫描、机载与星载等多个平台,为环境监测及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地基IDOAS主要运用于对某一污染源的探测.分析了成像系统基于“推扫”方式的工作原理,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城市大气边界层污染物分布的探测.为更高效使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反演各种痕量气体成分,更精确地分析污染气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对QDoas软件进行了源码级分析和优化.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C++和QT对QDoas代码进行重组,通过重新提取、整合、改写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