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我们对90例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均为肿瘤患者需进行化疗,我们对90例应用PICC置管,10例未使用PICC置管。
1.2 方法 ①用物准备:PICC置管1套,换药包1个,无菌洞巾治疗巾各1个,软尺1个,针管5 ml、20 ml各1个,无菌手套2副,弹力绷带1卷,无针接头、无菌敷料贴各1个;②穿刺方法:首先检查各种物品的名称及有效期、质量验证,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与身体呈90°,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量长度(从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2肋间)严格消毒后铺洞巾治疗巾,检查PICC置管是否破损、通畅,预冲导管,从选好的穿刺点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推入倒入针,拔出针芯,插入PICC软管至所需长度,抽回血后拔出导丝,修剪导管,连接无针接头,压迫穿刺点至不出血后用无菌敷料贴固定在穿刺处包好弹力绷带。最后经胸片示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处才可连接液体;③封管:PICC导管为三向瓣膜导管无需用肝素封管,只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即可。
2 结果
90例PICC导管在整个化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堵管现象,仅6例发生穿刺局部发红,经过每日换药,5 d后痊愈。
3 护理
3.1 选择对象 需要化疗患者,身体虚弱不能由口进食需要静脉内营养者,外周静脉循环不良者,需要静脉持续补液输血者,需要输入渗透压较高液体者均可采用PICC置管。
3.2 操作前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说明PICC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优点及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与正确处理,签好同意书。
3.3 留置管期间维护
3.3.1 住院期间维护 ①PICC置管开始3 d应抬高穿刺侧肢体必要时局部可应用热水袋;②PICC置管后应观察穿刺侧肢体臂围,末梢循环情况,肢端皮温感觉情况;③PICC置管后24 h更换动静脉敷料贴1次,以后根据情况每周更换1~2次,如有浸湿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严格无菌并注意局部情况,如局部红肿、导管外露长度及完整性;④每次输液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严格消毒。严禁使用<10 ml注射器进行推注药物,封针,禁止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⑤输入血浆、脂肪乳、白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立即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再连接其他液体;⑥尽量避免使用穿刺侧肢体提重物或用力上举,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⑦如有导管脱出,体外部分禁止再插入体内;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出血、感染、血栓、导管断裂异位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3.2 出院后的维护 ①出院回家后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每周返院更换敷料贴、无针接头1次,冲管1次;②可进行一般日常工作、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但应避免穿刺侧肢体提重物;③带管期间不能盆浴但可以淋浴,淋浴前应用保鲜膜缠绕穿刺处,上下用胶带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必要时返院更换;④带管期间不能让小孩玩耍导管体外部分,避免断裂,如有断裂者,应及时固定导管来院处理。
4 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往往需要几个周期,每个周期需要3~6 d化疗,大量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若外周静脉用药极易发生静脉炎,如有不慎发生外渗,则极易发生皮肤坏死。并且长期穿刺患者难以接受。晚期肿瘤患者身体素质,营养状况也较差,往往需24 h匀速输入液体以支持其需要量,并随时进行抢救。在抢救中有效措施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药物的输入,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PICC置管减少对静脉的反复穿刺,保护静脉,并能保证化疗药物、抢救药物、营养药物顺利准确的输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均为肿瘤患者需进行化疗,我们对90例应用PICC置管,10例未使用PICC置管。
1.2 方法 ①用物准备:PICC置管1套,换药包1个,无菌洞巾治疗巾各1个,软尺1个,针管5 ml、20 ml各1个,无菌手套2副,弹力绷带1卷,无针接头、无菌敷料贴各1个;②穿刺方法:首先检查各种物品的名称及有效期、质量验证,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与身体呈90°,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量长度(从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2肋间)严格消毒后铺洞巾治疗巾,检查PICC置管是否破损、通畅,预冲导管,从选好的穿刺点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推入倒入针,拔出针芯,插入PICC软管至所需长度,抽回血后拔出导丝,修剪导管,连接无针接头,压迫穿刺点至不出血后用无菌敷料贴固定在穿刺处包好弹力绷带。最后经胸片示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处才可连接液体;③封管:PICC导管为三向瓣膜导管无需用肝素封管,只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即可。
2 结果
90例PICC导管在整个化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堵管现象,仅6例发生穿刺局部发红,经过每日换药,5 d后痊愈。
3 护理
3.1 选择对象 需要化疗患者,身体虚弱不能由口进食需要静脉内营养者,外周静脉循环不良者,需要静脉持续补液输血者,需要输入渗透压较高液体者均可采用PICC置管。
3.2 操作前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说明PICC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优点及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与正确处理,签好同意书。
3.3 留置管期间维护
3.3.1 住院期间维护 ①PICC置管开始3 d应抬高穿刺侧肢体必要时局部可应用热水袋;②PICC置管后应观察穿刺侧肢体臂围,末梢循环情况,肢端皮温感觉情况;③PICC置管后24 h更换动静脉敷料贴1次,以后根据情况每周更换1~2次,如有浸湿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严格无菌并注意局部情况,如局部红肿、导管外露长度及完整性;④每次输液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严格消毒。严禁使用<10 ml注射器进行推注药物,封针,禁止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⑤输入血浆、脂肪乳、白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立即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再连接其他液体;⑥尽量避免使用穿刺侧肢体提重物或用力上举,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⑦如有导管脱出,体外部分禁止再插入体内;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出血、感染、血栓、导管断裂异位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3.2 出院后的维护 ①出院回家后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每周返院更换敷料贴、无针接头1次,冲管1次;②可进行一般日常工作、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但应避免穿刺侧肢体提重物;③带管期间不能盆浴但可以淋浴,淋浴前应用保鲜膜缠绕穿刺处,上下用胶带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必要时返院更换;④带管期间不能让小孩玩耍导管体外部分,避免断裂,如有断裂者,应及时固定导管来院处理。
4 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往往需要几个周期,每个周期需要3~6 d化疗,大量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若外周静脉用药极易发生静脉炎,如有不慎发生外渗,则极易发生皮肤坏死。并且长期穿刺患者难以接受。晚期肿瘤患者身体素质,营养状况也较差,往往需24 h匀速输入液体以支持其需要量,并随时进行抢救。在抢救中有效措施是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药物的输入,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PICC置管减少对静脉的反复穿刺,保护静脉,并能保证化疗药物、抢救药物、营养药物顺利准确的输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