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探究模式,解决体育技术问题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2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因此,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主体,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自主探究性体育学习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前提,以主动地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学习方式。《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因此,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主体,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关联,以及如何通过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体育技术问题。
  一、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依照大纲统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很少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需要、体育基础和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地成为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机器,其个性发展受到严重抑制。虽然有许多教师试图改变这些不良状况,并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和尝试,但又往往矫枉过正,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看,这是怱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它要么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程式化,机械,沉闷,缺乏生机和乐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么使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混乱无序,气氛过于活跃,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厌学。体育课本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却因为教学方式失当,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抗拒心理。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更全面地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从而遵循教学规律,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练和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的突出特点:(一)教学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三)其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和谐发展;(四)其教学程序是问题情境、探究学练、反馈交流、迁移应用;(五)其教学要素包括语言、场地器材、价值、人际关系;(六)评价方式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用它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极其必要,而且尤为迫切。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自主探究性学习,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在就以教学“足球的脚背踢弧线球技术”为例,探讨一下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带有明显倾向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趣味性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可盼的境界,在头脑中形成各种疑问,从而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如教学“足球的脚背踢弧线球技术”,在授课前先放映普拉蒂尼、贝克汉姆等任意球大师的经典回放录像,使学生在惊奇和感叹中产生一系列疑问:球能神奇绕过“人墙”拐弯进入球门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踢出的球会在空中产生形似香蕉的弧线?教师在上课时再进行自我表演展示,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弧线球技术的浓厚兴趣以及强烈的寻求解答心中疑问的求知欲望,进入到尝试性学练中去。
  (二)体验实践,自主探究
  体验实践,自主探究,这是自主探究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该模式的核心。体育是一种活动,活动首先要进行实践,离开了实践,任何猜想和假设都是没有意义的。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只有通过充分体验实践,才能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展示其思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教学目标和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学练,主动探索,去发现规律,寻找答案。
  如教学“足球的脚背踢弧线球技术”,在学生对弧线球技术感到好奇并渴望找到答案的情况下,有序地安排学生对着设有障碍物的球门进行射门练习,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受,摸索。学生在不断地练习、思考、再练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体会到踢弧线球同脚背触球的部位、击球的力度以及摩擦情况有关,从而发现弧线球的奥秘,并逐渐找到踢弧线球的方法。
  (三)反馈交流,解疑释难
  反馈交流,解疑释难,这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多维人际互动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这种人际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以及课堂中的交流、反馈,从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鼓励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活动。可以采取提问、讨论、演示和检测等多种信息反馈方式,检查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练的情况。这样能让学生充分显示其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讲解示范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解决那些学生在学练中尚悬而未决的问题,达到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四)总结巩固,拓展迁移
  总结巩固,拓展迁移,这是强调该模式的整体效果的环节,是对前三个环节的评价、发展和升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学练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应用,让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学练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发挥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功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曦.浅谈体育课自主学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8.
  [2] 樊向前.探析体育课教改新方法[J].体育学.2012(5):112-120.
  [3] 梁道松.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5-1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音乐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在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被一些体育项目所采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音乐在跆拳道教学中对运动员的情绪影响进行了研究,证实跆拳道训练中音乐能调动起运动员的积极情绪,而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音乐 跆拳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跳水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相当具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运动员要在高空中完成特定的动作,所以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跳水运动员受伤的概率大大提高。虽然我国的跳水实力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是运动员因为伤势而退役的数量也不占少数。本文就结合运动学,总结跳水过程中容易受伤的部位,分析受伤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本文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供能特点,提出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增进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运动性疲劳 恢复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能力的运动项目。随着竞赛机制的改革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跨栏跑项目是一项难度较大、技术复杂、而且对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身体上对于跨栏跑项目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恐惧因素。对于学生跨栏跑技术的教学中,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主观和客观。通过综合分析可知,主观因素来自自身的原因,客观则来自器材、场地以及环境等。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上升,且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是被家长宠着,以至于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身体素质差,近视率越来越高,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其特点是球体小,速度快,攻防转换迅速,技术打法丰富多样,既要考虑技术的发挥,又要考虑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