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DNA定量与基因分型双重分子信标实时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建立同时进行HBV DNA定量与基因分型检测的双重分子信标实时PCR法(以下简称“定量与分型PCR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

构建B、C基因型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通过设计B、C基因型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B、C基因型分子信标5′端分别标记FAM和Hex荧光基团),建立在1个反应体系中同时定量与分型PCR法。然后,用10倍梯度稀释的B、C基因型标准品(103~1011kIU/L)评价其检测线性范围和灵敏度;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健康志愿者血清各5份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用高、中、低3份不同浓度的B、C基因型质粒标准品(108、106、104kIU/L)进行同批次和不同批次各10次重复检测,分别计算批内及批间Ct值的变异系数(CV)评价其检测重复性。然后,以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BV核酸定量测定试剂盒为HBV DNA定量参照方法,申友公司HBV基因分型试剂盒为HBV基因分型参照方法,同定量与分型PCR法平行检测132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评价自建定量和分型PCR法的准确性。最后,将132例HBV感染者分为无症状携带组(21例)、慢性乙型肝炎组(77例)、肝硬化组(25例)、肝癌组(9例),分析评价基因型、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与DNA载量间的相关性。

结果

用自建定量与分型PCR法检测B、C基因型的灵敏度均为103k IU/L;线性范围均为103~1011kIU/L;检测B基因型批内CV为1.51%~1.80%,批间CV为2.11%~3.03%,检测C基因型批内CV为1.79%~1.95%,批间CV为2.53%~2.91%;对其他病毒感染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定量与分型PCR法检测132例HBV感染者的基因分型结果与HBV测序分型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0.9%(120/132,Kappa=0.832,P<0.05);其DNA定量结果[5.07(3.89~6.33)lg kIU/L]与HBV核酸定量测定试剂盒定量结果[5.19(4.15~6.32)lg kIU/L]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477,P<0.05)。此外,定量与分型PCR法检出B基因型69例、C基因型51例、B/C混合基因型12例,DNA载量分别为4.54(3.83~6.17)、5.53(4.02~6.55)、4.58(3.68~4.98)lg kIU/L,C基因型感染者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感染者(Z值分别为-2.195、-2.162,P均<0.05);无症状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DNA载量分别为7.02(6.35~7.84)、4.94(4.16~6.25)、4.37(3.50~5.17)、3.45(3.25~4.92)lg kIU/L,无症状携带组DN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Z值分别为-4.244、-4.568、-3.489,P均<0.001),慢乙型肝炎组DNA水平与肝硬化和肝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894、-2.413,P均<0.05),但肝硬化组与肝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5,P=0.335)。

结论

建立的定量与分型PCR法准确、灵敏、特异,可同时进行HBV DNA的定量和基因分型检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33-338)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和菌株同源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75株,采用MIC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纸片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DNA测序以及BLAST比对等方法确定菌株耐药酶基因型,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1
期刊
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C)和肌酐(Cr)浓度计算中国成人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估计方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由国内不同地域6家综合医院(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成都市核工业部416医院和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多中心非随机试验研究小组,按照K/DOQI指南及预先设定的排除标准,选取2010
期刊
国内外监测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不断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高度关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积极开展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研究,切实提高实验室对CRE的检测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监管,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CRE院感发生的有效措施。(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00-302)
期刊
目的验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A)性能,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验证性研究。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17-P、EP6-A、EP15-A、EP7-P方案对该项目的定量检测下限(LoQ)、线性范围、精密度、干扰因素进行验证,采用制造商提供的主校准品及3份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赋值的冻干血清验证GA%正确度。使用该方法在BECKMAN AU5400、ROCHE M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