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模式的探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开展思维活动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致力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识的导入模式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多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温故引新”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找准旧知识的衔接点,以“旧”迎“新”,从“已知的”迁移到“未知的”,既巩固了久知识,又为新知识学习做了铺垫. 因此,我在计算教学中,经常使用这种模式来引入新课.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的有机整体性尤为突出,环环紧扣,例如:关于小学乘法计算的教学,它编排顺序是表内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利用旧知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复习练习题作为导入,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作为复习导入;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我必须先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再一次感悟算理,从而更好的为这一节课的迁移作准备.我在教学求图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也多次运用了这一个模式,例如,通过了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在接下来教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多边行的面积教学中,就是以复习已有知识为契机,让同学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把新知识转化成已有的旧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过对比,发现新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我们只要把复习导入这个教学环节做好,促进迁移学习的积极进行,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索发展.
  二、创设情境的导入模式
  数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创“活”情境图.例如,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书本会有很多相关的生活中的物体图形作为引入,这时我会把有可能的物体都搬到讲台,让学生“活生生”的去观察去认识,这时,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个个都抢着来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气氛浓厚;定“制”情境.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商不变性质”这一节课时,吴老师微笑的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同学们瞪大眼睛,静静地倾听……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而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为下一个探索环节作铺垫.
  三、联系生活的导入模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兴趣会备受关注,当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所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问,努力为学生创设一 个生活化得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时,特意联系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币值,最常发生的购物片段入手,让孩子们先从自己的生活来联系知识,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在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环节,我还特意为学生舉办了“购物街”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个知识点,我从学生的所作位置为出发点,引申到班级、教学楼、学校、家的位置等来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身边实际来认识位置与方向来把握位置与方向,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自2005年起以传承弘扬孔子文化为主题,着力构建“儒雅文化”。历经十一载春秋,学校办学稳步发展,特色教育体系显现。2015学年,学校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践行“上品教化”发展理念,秉承“碁道育人”指导策略,坚定“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儒雅新人”的办学宗旨,构建“崇文”“尚武”两大特色课程模块,推进学子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方儒雅共赢,桃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科目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严重制约他们的学习发展。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善于开展教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与趣味性,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良好师生关系,为兴趣教学打好基础  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
近日,申德胜再次用卖鸡鸭的钱订阅了《中国商报》《中老年报》等报刊,为自己的家庭图书馆增添“新鲜血液”。这位87岁的老人,历经艰辛,耗时十几年,在自己家里创建了一个图书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做事情更有创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敢于“奇思妙想”的学生,数学成绩一定不错。那么,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呢?  一、搭建平台,“牵着”学生走  孩子刚学步,为防摔倒,大人都会牵着孩子走。激发学生“奇思妙想”也得如此。现在的数学,题型活跃,试题灵活,答案多样,有些时候全靠学生想象作答。由此看来,给学生搭
从多年的金融教学中,我不断体会到:金融学里面不少的基本原则和概念,看起来容易,但其实要做到真正理解是不容易的。毫不夸张地说,一些金融学硕士甚至博士也未必对下面这几个基本概
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我院从2002-2006年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成功救治20例因各种原因导致ARDS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