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森林应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多业并举、综合开发。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护;开发
林场经营方向应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积极发展种子园,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进行林业体制改革,依托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林下资源和林副产业的发展,多业并举、综合开发。
1.森林分类经营
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划分目的是使其森林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以保护为主,并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因此,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应以封山保护为主,严禁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搞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恢复其自然性。在需要人工造林的地方应尽量营造针阔混交林或乔灌混交林,这样有利于防止病虫害以及火灾的发生,也有利于发挥其生态效能。
1.1实行封山育(护)林,强化保护,搞好护林防火,防止乱砍盗伐。
1.2密度不足的林分、天然更新有困难的,要有步骤地进行人工补植。
1.3只能进行抚育、改造、补植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皆伐。
1.4划入重点生态林范围内的无立木林地、荒地,可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营造生态公益林。
1.5严格执行技术规程,一切作业均要按规程进行调查设计。
1.6积极大力发展林场种子园,建大建强林场优势项目。
2.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
2.1森林更新与人工造林
2.1.1森林更新
低产林改造,为了改善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的生长能力,对虽有目的树种,但株数少,单位面积生长量低的林分(中龄的杨、椴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2立方米,其它树种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1立方米)进行改造。改造时可依据交通与立地条件,有计划地做好年度改造计划,以尽快提高林地生产能力,改善林木结构,提高林木质量。
采伐迹地更新,对于采伐迹地进行及时更新。
2.1.2人工造林
其它无立木林地、火烧迹地、宜林荒地、疏林地等需要人工造林。造林前一定要认真、合理地搞好计划,做好设计,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造林时应选择Ⅰ、Ⅱ级优质壮苗,其造林树种应以樟子松、杨树、落叶松为主,适当发展水、胡、黄珍贵硬阔树种,提倡营造混交林,以保证物种的生物多样性。造林上,应坚持定向培育、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的原则,及时进行补植和改造并实行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带状混交或行混,以便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也有利于预防病虫害和火灾的发生。营造红松的地块可适当保留有前途的天然幼树,在条件适宜的地块可设计营造速生丰产林,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抚育时要及时进行除草、浇水、施肥等措施,预防畜害、冻害和病虫鼠害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2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保证造林成林的重要一环,要坚持造管并重,认真抓好造林后期各项管护措施的落实,明确直接责任人,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抚育。在抚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抚育规程的要求进行,同时要预防畜害、冻害和病虫鼠害的发生,以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2.3森林资源利用
抚育采伐:抚育采伐方式应根据规定要求,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林分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采伐方式,并合理确定采伐强度。在抚育上应使保留的林木分布均匀、密度合理,在林冠下可采取栽针保阔或栽针引阔的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树种多样性和森林防火能力。柞树林伐后郁闭度不能低于0.7,其它林分不得低于0.6,以达到调整林木结构,改善森林环境,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
3.森林资源保护
3.1森林防火
3.1.1落实领导班子护林防火包片的责任区域,分管区域上墙明示,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做到奖罚分明。
3.1.2严肃在职干部的值班值宿制度,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宿记录,带班人要坚持巡视检查。
3.1.3防火期严禁野外弄火,检查人员认真做好过往车辆人员的盘查,登记记录,防止火种入山。
3.1.4对长期在野外从事各项活动的外来人员,要签订好防火保证书,并集中归档,以增强他们的患意识。
3.1.5密切社区各村屯关系,签订防火公约,搞好联防工作。
3.1.6管护经营人要认真履行职责,防火期间死看死守,一旦发现漏岗要严肃处理。
3.1.7防火期要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增强社区群众防火意识。
3.1.8防火期间要时刻保护通讯交通的畅通,做好交通工具、扑火器械、燃料的准备工作,快速扑火队要处临阵状态。
3.1.9防火重点区域要适时打烧防火隔离带,防止重大火灾的发生。
3.2森林生物灾害防治
3.2.1.结合管护经营责任制,本着“谁管护谁防治”的原则,将本场的人工林划定为重点控制区,切实抓好防止好。
3.2.2在易发生病虫鼠害区域设立固定监测样地,配备专职病防员一人,及进准确地进行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并每年组织人力对这些区域进行释放烟剂和撒鼠药等的防治工作。
3.2.3坚持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充分研究利用好病虫鼠害天敌生活习性,进行生物防治。
3.2.4积极推广混交林技术,营造混交林的比重达到更新造成林总面积的50%以上。
3.3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3.3.1森林管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森林的管护,森林的管护主要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包括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制止乱砍乱伐、偷砍盗伐、毁林开荒、破坏侵蚀林地、超量采伐、偷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行为,保护其他珍贵野生物种资源。
3.3.2要加大对滥砍盗伐和毁林开荒的打击力度,完善资源档案管理,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减少非正常消耗量。非正常消耗量的多少反映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特别是林政管理工作的成效。减少非正常消耗主要是应该增加蓄积年平均净增量,这就要求一定要做好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杜绝或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减少非正常消耗,力争将非正常消耗降到最低。
3.4野生动植物保护
3.4.1对相对集中易受侵害的重点保护动物要制出明确管护区域,设固定的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充分调动管护责任人的积极性,并针对管护人实施有效的监督。
3.4.2对相对集中的重点保护树种的分布地段,结合生态保护工程相应增加管护责任人,增强该地段的管护力度,对过往车辆严格检查,并对重点管护地段进行分期检查,实施有效监督。
3.4.3加大对枪支和捕杀野生动物器具的收缴力度,设立举报电话,对现奖励资金。
3.4.4设立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固定样地区域,定期进行抽样调查,奖功罚过,确保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保持物种多样性持续发展。
4.多种经营
一是立足全场林地面积大的优势,积极组织管护人员和职工家属种植培育经济和药用植物;二是发动职工进行挂袋食用菌类的培殖,如木耳、蘑菇等;三是发展果材兼用林,利用樟子松嫁接红松采籽。
5.开发旅游资源
森林是天然的氧吧,林间氧气充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花、叶、芽、根等器官能散发具有杀菌作用的萜烯类物质,人在森林中行走吸收萜烯类物质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功效。前苏联拉脱维亚曾建造过世界上第一家栽有奇花异木的花木医院,成功治愈了高血压、动脉硬化、气喘、肝硬化、神经衰弱病人。所以发展森林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护;开发
林场经营方向应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积极发展种子园,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进行林业体制改革,依托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林下资源和林副产业的发展,多业并举、综合开发。
1.森林分类经营
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划分目的是使其森林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以保护为主,并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因此,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应以封山保护为主,严禁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搞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恢复其自然性。在需要人工造林的地方应尽量营造针阔混交林或乔灌混交林,这样有利于防止病虫害以及火灾的发生,也有利于发挥其生态效能。
1.1实行封山育(护)林,强化保护,搞好护林防火,防止乱砍盗伐。
1.2密度不足的林分、天然更新有困难的,要有步骤地进行人工补植。
1.3只能进行抚育、改造、补植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皆伐。
1.4划入重点生态林范围内的无立木林地、荒地,可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营造生态公益林。
1.5严格执行技术规程,一切作业均要按规程进行调查设计。
1.6积极大力发展林场种子园,建大建强林场优势项目。
2.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
2.1森林更新与人工造林
2.1.1森林更新
低产林改造,为了改善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的生长能力,对虽有目的树种,但株数少,单位面积生长量低的林分(中龄的杨、椴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2立方米,其它树种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1立方米)进行改造。改造时可依据交通与立地条件,有计划地做好年度改造计划,以尽快提高林地生产能力,改善林木结构,提高林木质量。
采伐迹地更新,对于采伐迹地进行及时更新。
2.1.2人工造林
其它无立木林地、火烧迹地、宜林荒地、疏林地等需要人工造林。造林前一定要认真、合理地搞好计划,做好设计,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造林时应选择Ⅰ、Ⅱ级优质壮苗,其造林树种应以樟子松、杨树、落叶松为主,适当发展水、胡、黄珍贵硬阔树种,提倡营造混交林,以保证物种的生物多样性。造林上,应坚持定向培育、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的原则,及时进行补植和改造并实行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带状混交或行混,以便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也有利于预防病虫害和火灾的发生。营造红松的地块可适当保留有前途的天然幼树,在条件适宜的地块可设计营造速生丰产林,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抚育时要及时进行除草、浇水、施肥等措施,预防畜害、冻害和病虫鼠害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2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保证造林成林的重要一环,要坚持造管并重,认真抓好造林后期各项管护措施的落实,明确直接责任人,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抚育。在抚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抚育规程的要求进行,同时要预防畜害、冻害和病虫鼠害的发生,以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2.3森林资源利用
抚育采伐:抚育采伐方式应根据规定要求,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林分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采伐方式,并合理确定采伐强度。在抚育上应使保留的林木分布均匀、密度合理,在林冠下可采取栽针保阔或栽针引阔的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树种多样性和森林防火能力。柞树林伐后郁闭度不能低于0.7,其它林分不得低于0.6,以达到调整林木结构,改善森林环境,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
3.森林资源保护
3.1森林防火
3.1.1落实领导班子护林防火包片的责任区域,分管区域上墙明示,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做到奖罚分明。
3.1.2严肃在职干部的值班值宿制度,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宿记录,带班人要坚持巡视检查。
3.1.3防火期严禁野外弄火,检查人员认真做好过往车辆人员的盘查,登记记录,防止火种入山。
3.1.4对长期在野外从事各项活动的外来人员,要签订好防火保证书,并集中归档,以增强他们的患意识。
3.1.5密切社区各村屯关系,签订防火公约,搞好联防工作。
3.1.6管护经营人要认真履行职责,防火期间死看死守,一旦发现漏岗要严肃处理。
3.1.7防火期要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增强社区群众防火意识。
3.1.8防火期间要时刻保护通讯交通的畅通,做好交通工具、扑火器械、燃料的准备工作,快速扑火队要处临阵状态。
3.1.9防火重点区域要适时打烧防火隔离带,防止重大火灾的发生。
3.2森林生物灾害防治
3.2.1.结合管护经营责任制,本着“谁管护谁防治”的原则,将本场的人工林划定为重点控制区,切实抓好防止好。
3.2.2在易发生病虫鼠害区域设立固定监测样地,配备专职病防员一人,及进准确地进行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并每年组织人力对这些区域进行释放烟剂和撒鼠药等的防治工作。
3.2.3坚持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充分研究利用好病虫鼠害天敌生活习性,进行生物防治。
3.2.4积极推广混交林技术,营造混交林的比重达到更新造成林总面积的50%以上。
3.3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3.3.1森林管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森林的管护,森林的管护主要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包括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制止乱砍乱伐、偷砍盗伐、毁林开荒、破坏侵蚀林地、超量采伐、偷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行为,保护其他珍贵野生物种资源。
3.3.2要加大对滥砍盗伐和毁林开荒的打击力度,完善资源档案管理,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减少非正常消耗量。非正常消耗量的多少反映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特别是林政管理工作的成效。减少非正常消耗主要是应该增加蓄积年平均净增量,这就要求一定要做好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杜绝或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减少非正常消耗,力争将非正常消耗降到最低。
3.4野生动植物保护
3.4.1对相对集中易受侵害的重点保护动物要制出明确管护区域,设固定的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充分调动管护责任人的积极性,并针对管护人实施有效的监督。
3.4.2对相对集中的重点保护树种的分布地段,结合生态保护工程相应增加管护责任人,增强该地段的管护力度,对过往车辆严格检查,并对重点管护地段进行分期检查,实施有效监督。
3.4.3加大对枪支和捕杀野生动物器具的收缴力度,设立举报电话,对现奖励资金。
3.4.4设立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固定样地区域,定期进行抽样调查,奖功罚过,确保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保持物种多样性持续发展。
4.多种经营
一是立足全场林地面积大的优势,积极组织管护人员和职工家属种植培育经济和药用植物;二是发动职工进行挂袋食用菌类的培殖,如木耳、蘑菇等;三是发展果材兼用林,利用樟子松嫁接红松采籽。
5.开发旅游资源
森林是天然的氧吧,林间氧气充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花、叶、芽、根等器官能散发具有杀菌作用的萜烯类物质,人在森林中行走吸收萜烯类物质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功效。前苏联拉脱维亚曾建造过世界上第一家栽有奇花异木的花木医院,成功治愈了高血压、动脉硬化、气喘、肝硬化、神经衰弱病人。所以发展森林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