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民版必修三教材里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做了两个方面的叙述,一个方面是积极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是不足的评价。总体来讲,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比较客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留给师生们的疑惑也比较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针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越来越多,提出的新观点层出不穷,我们如何更客观的看待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中的地位,如何更好的评价历史事件,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启蒙;封建制度
  一、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大背景谈起
  在17至18世纪,世界历史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期间,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在19至20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态势更是势不可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为资本主义的扩张积聚了更多的能量,而这一切都将一个老牌的封建国家拉入到世界浪潮中去,只不过中国充当的角色是商品销售市场和半殖民地。
  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睁开双眼,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中体西用”这种嫁接式的学习并不能拯救一个没落的王朝。维新派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深深的感受到了民族危机,决心用实践的方式让封建制度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但是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加之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失败。辛亥革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将民主共和的观点抛了出来,但是在老百姓眼中“民主共和观点”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区分度不大,衙门内庭审,百姓依然跪着直呼官员“老爷”,而“老爷”们也漠然置之。袁世凯为了称帝,不仅答应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更是把孔子搬出来,为自己的皇位制造舆论。
  以上所述,基本上是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在这种前提下,进一步在思想领域巩固仅存的一点“民主共和”,并进一步推翻封建制度的根基,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正是因为“尊孔复古”逆流横行,所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自然要逆流而上并迎头猛击,因此陈独秀等人选取“打倒孔家店”为切入点也无可厚非。
  二、探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方面: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就文学。
  (一)、首倡民主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运用“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资本主义新思想去批判传统。面对传统卫道士的仇视和围攻,《新青年》予以迎头痛击,在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公开高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理直气壮的予以反击。宣扬资产积极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的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猛烈的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陈独秀猛烈的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指责君主专制是“以君主之爱憎为善恶,以君主之教训为良知。生死予夺,惟一人之意是从”,导致“人格丧亡,异议杜绝”
  ,陈独秀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孔子学说的不足。此外,易白沙、吴虞等人分别对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综上两点内容来看,倡民主的同时必须反专制,而封建专制依托的思想根基就在于儒家思想,因此孔子思想必定首当其冲。在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新文化运动中》一课中,认为“新文化运动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陈独秀曾说过:“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1]李大钊也说过:“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2]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批判不仅是极其勇敢的,也是充满理性的。第一,他们反对儒学被人利用而不反对儒学本身;第二,他们反对儒学定于一尊而主张思想自由。因此,他们所要打倒的并不是儒学,而是对儒学的教条主义和狂热迷信。
  (三)、重建道德规范
  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猛烈的批判,其意义绝不仅限于对孔夫子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儒学这样一个学术派别学术思想的褒贬臧否,不是要否定孔子个人:其根本目的是要掀起一个文化启蒙、思想解放的狂潮,彻底批判传统的专制主义意识形态,直抵人的最深刻的心理层面,从而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所必须的政治民主、思想民主和科学扫清障碍,开辟前进的通道,其伟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影响,便在于此。
  (四)、倡导文学革命
  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文学革命完全改变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它以极度开放的胸襟持续不懈地翻译和介绍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正是这种文化潮流,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通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构建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影响和构造着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3]
  (四)、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哺育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理论条件和组织条件,使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以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当代价值
  对当代意义和价值的追寻,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合归宿。当代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必然要和当代社会历史语境发生关联。“任何历史研究和重新评价都是为了追求对象的当代意义,通过当代人的阐释而使其价值重新定位。因此,当代意义是人类一切活动最直接的目的。任何历史评价不仅都是从当代人的价值观出发,而且都是以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或私信都必须于现在有益或有效”。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中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虽然在理论界对此有批判或者争鸣,但是这并不影响该句话所标示的理论指向。年年谈五四,话题却常新,启蒙愈立新。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新文化启蒙运动思想在中国现实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复辟与尊孔》,收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2-233页。
  [2]选自1917年2月4日,李大钊发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3]魏宪朝.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J].党史博采.1999,5:11-14
其他文献
【摘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好的教科书和有效的教学法够使没有经验的教师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缺少这些,一个优秀的教师也难以真正在教学上做到造诣精深”。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开展,英语教学越来越看重英语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听力能力又是属于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首要,所以探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体现的对学生认知力的培养就十分有必要。本文旨在探讨以人教版教材为对象的听力指令语所
期刊
【摘要】:在当代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是缓解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随着心理咨询的迅速发展,对咨询效果的评估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参考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研究历史,并围绕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核心问题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对咨询效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效果评估  一、引言  伴随心理咨询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咨询有效性成为了临床心理学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其在尊重学生主体参与前提下,以构建主义为理论基础,促使师生深度合作。基于此,本文对“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新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
期刊
【摘要】: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难,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过程更为艰辛。怎样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就业,要从了解和分析他们的真实情况为切入点,,找到对策,并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帮助他们顺利的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  在大学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难,就业压力更大。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全新的要求,这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难度。在此情况下,高中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参考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际的教学需求,有目的性的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教师还需要科学地对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关的调整,以确保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同时,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能够得到较为显著
期刊
【摘要】:教育一直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对整个教育过程来说,高中大学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国家和教育机关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这个过程的调控,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阶段的教育现状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通过对招生政策进行优化来促进教育现状的改善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几条典型的中高考招生政策改革进行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解读,以求能够更好的利用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促
期刊
【摘要】: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中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中职院校主张实现教学创新,利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测评重点。本文将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结合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探索案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为更好的提升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实效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方法的需要,也是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的需要。本文从增强高中生主体意识的意义出发,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高中生的主体意识,并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意识;教学策略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善于
期刊
【摘要】: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完整而又完美的表现一首作品除了有一定程度的声乐基础还必须掌握好舞台表演。舞台表演的实践能力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的声乐课堂中大多都是一板一眼的注重歌唱的技巧,呼吸是否均匀、发声位置是否正确、歌唱是否好听等等,却极少的在意歌唱的表演。文章从高师声乐课堂学习改革的需要,从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的角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市场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怎样为在线教育企业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新市场的发展是在线教育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难关。新市场环境下对在线教育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线教育企业能够编制出更易学、更全面、更能适应市场的教程来满足新市场的需求。  一在线教育企业发展的分析  1市场需求旺盛  现代的科技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对知识的种类和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