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问题设置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其实,好的问题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活力,鼓励学生主动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重视“问题设置”这一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巧妙利用“问题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具有层次性,一般遵循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因此教师要运用阶梯式的“问题设置”方式,由简到难,渐进地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同时“问题设置”要具备针对性,始终围绕着课堂教学中心展开,严格围绕课堂实际、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来精巧地设计问题。
  比如,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时,在教材中某村村民收入来源的问题上,把问题设置为:首先,上述材料中某村的村民收入来源有哪些?其次,请你归纳这些收入都属于什么性质的收入?最后,请你为提高村民的收入出谋划策。
  这样的设置既层次清晰,角度又多元化,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结合书本找到合适的答案,从而使回答的问题既有深度,又有科学性。
  “问题设置”要增强吸引力,体现趣味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单纯用理论来解释理论,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富含趣味性的比喻、意味深长的名言、发人深省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起到化难为易,化腐朽为神奇的理想效果。
  例如,在教学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我引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何不炳烛”: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故事讲完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少年、中年和老年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其次,如何理解晋平公应该炳烛学习?最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应该是什么样?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这样的设问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较难的知识点,而且又使学生保持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问题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和知识梳理性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来进行。教师要在课前对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要设置富有趣味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既要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又要全面反映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六课“理财的选择”时,个人以“理财方式”为核心设计了以下题目,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知识,了解公民理财相关内容——我们为什么要理财?我国的理财方式有哪些?每一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假如你有100万的积蓄,你打算怎么样去理财?这些问题一方面整体概括了本课知识,另一方面又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有着浓厚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教师此时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课本知识来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问题设置”要贴合时代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中的内容与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往往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联系时代热点,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从而使提问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课堂生机活力,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感。
  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播放央视记者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通过真实且惨痛的教训,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首先,你认为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哪些?其次,环境污染如此严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为了防止以上现象再次发生,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做?
  步步設问,循循善诱,从直观的环境污染引发追问,促进学生调动自身思维积极性,渐进地将表层的环境污染现象与深层次的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科学发展观。这一过程既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本知识有一定把握,又增强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心系国家发展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最后,“问题设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用构思精巧的问题来展开课堂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效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随着家长对教师要求的不断增多,随着区域内教师流动比例的不断提升,随着各学校教职工文化的不断多元化,学校工会在履行好传统的“维护、教育、参与、服务”四大职能外,还被赋予了新的挑战,既要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更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履职尽责,力求实现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优势,增强教职工活力,凝心聚力奏响教育的新篇章。  基层学校工会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走访基层,发现对于工会建设,各级党委
期刊
背景髂腹股沟入路由Judet等于1964年详细地报导,并由Letournel等完善和确立,已成为髋臼骨折手术的经典入路。然而由于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开腹股沟管结构,增加了腹股沟疝的发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1995年底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经鉴定获得了HGV河南株NS5区不同基因片段的3个cDNA表达质粒:pTh5a、pTh5b和pThc-5b.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P5a(42kD)、P5b(3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传统意义的班会课已经无法达到满足师生沟通,或者让教育直抵学生心田的作用了。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又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会需要“变”。变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基于社会的发展,学生个体的变化,我们的班会要与时俱进,及时变革与创新,要勇于、善于“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