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困难气道的处理思路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llj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难气道是指可能对麻醉后维护气道通畅及气管插管造成困难的各种临床情况。麻醉病人中困难气道并非少见,如处理不当,轻者麻醉失败、手术延期、气道损伤等,重者可因严重通气障碍而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困难气道的分级方法有多种,但归纳起来可按能够显露的结构或程度,简易分为四级。Ⅰ级:可见软腭、咽峡弓、腭垂、扁桃腺窝、咽后壁,声门完全显露。Ⅱ级:可见软腭、咽峡弓、腭垂,仅能见到声门后联合。Ⅲ级:可见软腭、腭垂根部,仅能见到会厌顶峰。Ⅳ级:仅能见到软腭,无法看到喉的任何结构。
  张口度受限:<2.5~3cm。如颞颌关节病变、颌面部瘢痕挛缩、颌面部肿瘤、先天性小颌症、小颌伴小口畸形等。
  颈部活动受限:后仰度<80°。如颈椎炎症、脱位、骨折、固定术后、颈前巨大肿瘤、瘢痕挛缩、颈粗短、颈背脂肪过多等。
  牙列不整:如暴牙、全口无牙、残缺牙等。
  口、咽、喉部情况:造成口、咽、喉腔狭窄或阻塞的情况有扁桃体肥大、巨舌、肿瘤、炎性肿物、软组织增生肥厚、颌面外伤、喉狭窄性病变,以及先天性喉畸形如喉结过高、喉蹼、漏斗喉等。
  气管严重受压:颈前巨大肿瘤、血肿、纵隔肿瘤等。
  处理不当的危害及后果:①插管及麻醉失败,手术延期。②反复插管可造成口、咽、喉腔组织损伤、出血、水肿、纵隔及皮下气肿等。③上述情况严重的话,可造成或进一步加重呼吸道梗阻。④如出现既不能插入导管,又不能有效经面罩通气的两难局面,情况会变得紧急而危险,抢救不及时将导致窒息死亡。
  
  处理方法或对策
  对于存在Ⅲ、Ⅳ级困难气道的病人,实施全麻誘导须谨慎,宜使用短效速效药物。对可能出现诱导后两难局面的病人,应避免全麻诱导,可采取其他措施和方法。
  对困难气道病人实施全身麻醉前,除常规准备外,还须做好以下准备:纤维光镜,气管切开器具,环甲膜穿刺器具,足够的麻醉医师、光镜使用人员、气管切开人员在场。
  经鼻盲探清醒气管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经口盲探清醒气管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半清醒气管插管要点:注意镇痛、镇静药物用量的掌握,以不影响气道通畅与自主呼吸为准。
  顺行导管引导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逆行导管引导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纤维光镜引导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有条件时,首选此法。
  喉罩通气道(LMA)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经喉罩通气道引导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经喉罩通气道引导插管要点:足够的经验,良好的表面麻醉。
  局麻下经气管造瘘口插管:此法虽非首选,但最为安全,紧急时应迅速完成。
  
  结 语
  总之,遇到困难气道的病人,要安全地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准确的麻醉前评估。②稳妥、合理的方案(包括后备方案)。③充分的准备。
其他文献
目前,感染性疾病的表现呈4项特点:①新的病原体及其所致的感染疾病患不断出现。②许多传统的老病原体出现了临床新问题,对实验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③新老病原体的耐药性明显增強,不仅带来治疗上的困难,也向实验诊断提出了挑战。④临床微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明显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及时性。因此要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存在的问题。    及时、准确的病原菌诊断    (1) 提高送检标本质量。 ①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