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加温模式的探讨

来源 :蚕桑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好小蚕一半收",这是中国蚕农在历史悠久的养蚕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概括地说明了养好小蚕对蚕茧丰收的重要意义。小蚕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强,在自然温湿度下,春蚕、晚秋蚕往往不能达到小蚕生长发育的正常要求,需要给予人工加温补湿。
其他文献
缙云县新建镇2011年夏蚕上蔟前1~2d,由于林业部门对松树松毒蛾用苯氧威农药进行防治,导致桑园受污染,使蚕不同程度发生中毒。蚕中毒症状:严重的添食蜕皮激素后,仍食桑量增大,体内丝
PVC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重要组分,国内外学者已对它的热解或燃烧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一些研究.Danforth和Takeuchi根据链式理论研究了PVC在220℃~240℃的热解动力学[1];Troisk
新抗原是源于肿瘤突变蛋白的一类肿瘤特异性抗原。因其未经胸腺阴性筛选,所以具有强免疫原性,是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理想靶标。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个体化新抗原的筛选方法不再是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接受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高尚的爱国思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规范.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
2010年我县晚秋蚕发种时间为9月24日,收蚁时间为9月26日。在收蚁后的1、2 d内,全县8个乡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面积农药中毒死亡现象。据统计,全县在9月26~28日中毒死亡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