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谋篇:透过线索制定答案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例 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每个过程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逐渐得出珍惜时间的主题。具体思路如下:①小时候贪玩而对时间的管束感到神秘和遗憾;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⑤时间带走了众多的亲人;⑥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高考散文阅读中的“布局谋篇”题是专门针对文章结构类(就是《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的命题,命题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每一个语段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分析、归纳、整合,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其题干的展示大致为:
  xx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本文以xx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探究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
  散文阅读从布局谋篇的角度设题不止以上三类,其表现的形式基本上是从“线索”“结构”“思路”等字眼上做文章,答题的最基本点是找出行文脉络。因而,答题无外乎从文章线索和结构两个方面切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值得强调的是,答案不要太多太详细,“简析”即可。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 阅读罗琅的《耳边杜鹃啼》(节选),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午夜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忆秦娥》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起就开始夜啼,据说啼到吐血而死。一个“据说”,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在潮州,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杨梅开花在初春,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且多种于山林。她俩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结伴到杨梅林中……一只老虎过来,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解析 本题考查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杜鹃啼”作用的能力,要求找到解读这篇文化类散文的钥匙,这也是众多高考试题的共同特点。
  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开头写杜鹃啼叫的季节;随后以动物学上杜鹃鸟形象的介绍作铺垫,描写了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姑嫂鸟”的故事为代表,着重写杜鹃啼叫声的附会情况。这是“杜鹃啼”在谋篇布局上的表层作用。文章多处引用有关“杜鹃啼”的诗词、传说,这些诗词、传说虽然散布在文章的不同地方,但是,它们共同指向杜鹃鸟美好的文学形象。诗词、传说以“杜鹃啼”为核心,想到呼应,想到支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杜鹃啼”在文章中还具有潜在的结构功能。
  错答 ①“杜鹃啼”的悲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点明主题。//②以“杜鹃啼”为中心,通过对杜鹃花和姑嫂鸟的描写以及杜鹃引发游子思乡,引发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与赞美。//③用“杜鹃啼”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④文章以杜鹃鸟为线索,展开抒情、叙事和议论。
  错因 上述4个答案有一个共同的失误,就是审题失误,分析不当。该题要求回答“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但部分答案是从主旨理解而非结构线索角度作答,另有部分答案只分析“杜鹃啼”在文中某一处的作用。具体而言,①只能回答开头两段的作用;②貌似回答对于主旨的作用;③回答太无边际,应该是回答反问修辞手法的作用;④回答太简略,只是沾到了边。
  “杜鹃啼”是本文的线索,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杜鹃鸟的啼叫来写的,介绍“杜鹃啼”的美丽传说,描写“杜鹃啼”的凄厉悲切,全文围绕作者对“杜鹃啼”的感情布局,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性强。
  示例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从内容角度达)//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结构角度答)
  【阅读关键词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它的内部规律,掌握了其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就不会在考试中拿高分。本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散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请仔细体会。
  (本期栏目特邀编辑:大冶一中刘念波老师)
  [练习]
  阅读迟子建的《时间怎样地行走》,分析其行文线索,探究梳理作者的思路。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
  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行走。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时。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其他文献
荐书:《回家记》  作者:[美国]段义孚(著) 志丞(译)  读书笔记:旻 生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悬挂着该系著名学者的照片,其中有中国人不太熟悉,但享誉美国的华裔学者段义孚。照片中是年轻时的段义孚,他坐在大峡谷的悬崖边,双脚垂在峡谷的“云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段义孚确实身在人文地理学的云端。他一生荣获多种荣誉与奖项,包括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  在美国的社会人文学
化归转化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条件转化要全面  例1 函数[f(x)]的定义域[D={x|x≠0}],且满足对于任意[x1,x2∈D],有[f(x1·x2)=f(x1)+f(x2)].  (1)求[f(1)]的值;  (2)判断[f(x)]的奇
价值量的计算  主要公式: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2)当前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有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幅度]。  例1 2013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某企业2014年劳动生产率提高50%,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014年该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 )  A.300元 B.2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一直以来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研究及论文涉及颇多。笔者在此尝试从《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寻找灵感,找寻历史规律,探求初中历史课堂高效之法。笔者认为,历史高效课堂可以从有备、同欲、重节、顺势、得法几个方面去思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孙子兵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历史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