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做课堂最后登场的人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之变:班级易主
  因为和阿里巴巴的总裁张勇同名,学生们喜欢戏称张勇为“张总”“勇哥”“CEO”。亲切的昵称与绰号,往往是十几岁的孩子们表达对老师喜爱的最直接的方式,“勇哥”显然拥有这份喜爱之下的“待遇”。
  但时间倒回几年前,可没有现在的光景。刚开始带班时,张勇实行严格的“一刀切”管理制度:不准带手机到学校,课堂上不准讲话……在所有的明令禁止下,无论是谁,出于何种原因违反了规定,张勇从不会网开一面,一定严格按照班规禁令进行相应处罚。
  但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阅历的增加,张勇有了新的体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生命,需要老师走近、理解,而当初的他对学生不仅没有给予理解,反而还制订出一个个简单粗暴的规定。
  现在,哪怕学生做出再“出格”的举动,张勇都会听听学生说为什么。若要说最挑战耐心的,当数“泡面哥”的故事。新一届学生刚开学不久,张勇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位同学突然起身,径直走到教室后面角落的饮水机旁,拿出泡面盒子接开水,接好后又回到座位上。顿时,教室里飘起一股泡面的味道,张勇内心的火噌噌上升,但再生气,也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作。张勇让其他学生先自习,将“泡面哥”叫出教室谈话。交谈之际,张勇留出时间,想听听学生的解释。没想到,学生的脑回路“别具一格”,一来他的确没吃早饭,二来想借此机会试探下新老师的底线。
  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张勇在感叹00后学生想法与众不同的同时,也有些忍俊不禁。于是,为了增进师生彼此了解,下课后,张勇经常让“泡面哥”帮自己拿东西,每次考试结束都邀请“泡面哥”到办公室谈心,逐渐地,师生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泡面哥”喜欢哲学,两人便经常讨论尼采、黑格尔;“泡面哥”喜欢摄影,在他的指导下张勇也开始了摄影之路。
  “泡面哥”并非个例,张勇的爱与耐心一视同仁。凡是班上有同学过生日,张勇会及时送上一张祝福卡片;一次大型考试,全班同学受打击,士气低落时,张勇又给每位同学写了一张明信片,鼓励大家。在张勇看来,高中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接近成人,他们有被尊重的需要,也渴望获得平等对话的权利。
  每个月,张勇会利用班会时间,匿名征集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写出班里尚存的还需改进的现象。张勇告诉记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现象的征集对事不对人,比如班内晚自习讲话的现象,学生们不必趁此机会写谁谁讲话,只需写出现象即可。在张勇眼中,这项征集的意义是让学生们成为班级的主人,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
  教法之变:退居“二线”
  在教学上,张勇也经历了同样的阶段。刚走上讲台时,张勇经验不足,教学处于最生硬的探索时期,常常是把各种知识点、考点一股脑地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没多久,学生们忍不住了,他们主动找到张勇说:“张老师,你的课堂能不能多增加一点变化,多讲点你自己的理解感受和故事?”
  在学生的提醒和鞭策下,张勇走上了研读文本的道路。没有借助任何教材的情况下,张勇坚持写了十多万字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不仅令张勇更熟悉教材,也让他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再讲课,感觉就不一样了。讲《归去来兮辞》时,张勇既结合个人的体验、故事,还发散当下,讲现在归隐的人;又结合中外,讲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
  課堂的主人,从老师变成了学生。通常,一节课往往是先由学生自行品读,再由他们自己谈感受、谈心得体会,老师成为最后登场的人,扮演一个补充讲解的角色,“我主要是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还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补充讲解,不再是从前那样,把老师的想法单纯灌输给学生。”
  高三,学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作用更加突出,复习阶段,通常是每个学生轮流讲一个知识点,学生讲完后,张勇再补充,在张勇的实践中,这样的方式效果显著,学生们在自己讲解中暴露的问题,领悟得也将更加深刻。
  不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更加考验一个教师的底蕴与功力。为了能在学生讲完后还能扩展新的内容,张勇一直坚持阅读,保证能在优质输出的同时不断有新知输入。每个月,张勇都会坚持购买2~3本左右的或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或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他说,不管每天有多忙,也一定会保证平均10到20页的阅读量。作为语文老师,离开了阅读,也就离开了成长。
  除了保证阅读,张勇常常利用网络,学习优秀前辈的教学思想、观看他们的课例,这是90后老师眼中互联网时代的最大收获——哪怕身边没有名师,你也能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的名师学习先进经验,这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之一。
  谈起人生信条,张勇将其概括为六个字,“不给人生设限”。在张勇看来,教师的职业生涯,不是发表了20篇、30篇文章,或是评上了正高级教师,就代表着职业发展到了尽头,他将教师定位为一种需要保持永恒的成长状态的职业:不断成长、不断探索、不给人生设限。
其他文献
生活中失眠的人非常多,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躯体不适(尤其是各种慢性疾病)、酒精药物的依赖和滥用、精神疾病、环境干扰均可引起,还与遗传、经历生活应激事件、压力过大、各种不良睡眠习惯等有关。因此,治疗失眠应从多方面考虑,以下几个方法患者都可以尝试,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1.呼吸减慢法。进行有节奏规律的呼吸,先快后慢(逐渐放慢呼吸频率),一般7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入深眠状态。  2.放松训练。睡前到户
只是每一个飘雪的日子,我都会记起小征,记起他深情演唱歌曲的样子,那是梦想滋润的小征,是我心中最美的小征。那个想开演唱会的男孩,你在他乡还好吗?  初冬的一场大雪将世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校园的青松成了一座白色的小塔,法桐树的枝丫上落满了积雪,灰白相间,像是一幅粗线条的水墨画。草坪被积雪覆盖,偶尔有几棵调皮的小草耐不住寂寞,探头探脑,仰望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洁白的雪精灵唤醒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
2017年3月17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成都同辉小学名誉校长江学勤赴课堂内外调研,并受邀担任课堂内外少年大学课程研发中心特约顾问。  江学勤研究员是加拿大华人,于19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曾在北大附中、北京四中担任外教,后又分别在深圳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担任校长助理,负责国际项目。  江学勤研究员以《“双创”课程建设》为主题,具体阐释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人文思维、科学思维
向上力会让我们想到什么?破土的植物、新鲜的生命、绽放的理想、激进的青春。而回到教育行业,学生和老师组成了教育的主体,向上力正是让我们看到积极进取的好老师,培养着向上生长的学生,推动着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好老师有向上力,才可以引领学生向上生长。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的特刊“UP:向上力”。  编辑部曾经采访过上百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段、不同地域的学生,“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上课幽默,
教育就是培育美好的人性,发展人的无限潜能。“抱朴守真,每个孩子都是琥珀”,是我办学的理想和追求,因为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自己的冠军,都是独一无二的花蕾,只要静静等待花期,都可以绽放生命的精彩。  ——崔世峰  他是一位行走在理想教育上的追梦人。20年的教育春秋,12年的校长历程,他在每一本工作笔记扉页上都记录了相同的一句话:生命与使命同在,努力让自己成为有书香,有意蕴,有情思,有爱意,孩子们最要好
火箭军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陈秀表示:冬季,要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我们的心脏在寒冬就要过好“5道坎”。温度坎  研究显示,在寒冬季节,心脏病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高两三倍。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或发生闭塞、斑块破裂,从而发生
当下,部编本教材的使用,新高考的來临,中学写作教学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认识与突破。“对新教材怎么把握和吃透?”“新教材对学生母语素养提出了什么要求?隐含的未来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怎样培养,才能保护好孩子的文学天赋?”老师们有一肚子问题。回到核心点,如何引导写作,才能符合当下语文改革背景又真实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本期,本刊以“真实写作教学”为主题,邀请到江苏南通语文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做主持,邓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总是殚精竭虑,倾尽所有地付出,希望自己的热情能换来学生的成长,却总是不可避免地遭遇学生的不理解,甚至冷漠和怨恨。这时,我们不妨“冷”一点,让学生自己“热”起来。  冷处理——讓小天的热情恰当释放  两年前,我接手的高二8班是个理科班,班上男生43人,女生9人。看到如此悬殊的男女比例,我知道,未来的两年不容易。无论如何,首先要和学生加强了解,因此在班级建立之初,我抓紧时间和班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说,这4个新元素的合成与确认,填满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张完整规范的元素周期表。这次为新发现的4个元素定中文名,是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
黄兴力校长是一位开放的校长,能够将自己的QQ、手机号码公开也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很多同事都与他熟悉,推荐我去采访他,于是,加了微信、QQ,通了电话,就此聊了起来。他丝毫没有校长的架子,亲近得就像身边的老师,而且,在言谈中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心、对学校发展的思考。  黄兴力说,如果自己不是校长,他兴许会做一个研究文学的人;如果自己不学理科,或许会做一名画家。“生物学科出身,有些文艺气质,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