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借条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
  他和朋友是在上中学的时候认识的,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慢慢地亲近,终至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又考上同一所大学,读同一个专业,这份友谊就愈加深厚。毕业后他们一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城打拼,两个人受尽了苦,却都生活得不太理想。朋友似乎比他要稍好一些——虽然朋友只是一个小职员,可那毕竟是一家大公司,薪水并不低。
  可是那次朋友找到了他,向他借钱。他猜最多也就两三百块钱罢了。可当朋友说出五千这个数字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对朋友说,虽然这两年来我只攒下了五千块钱,但我仍然可以全部借给你。不过,你得告诉我你借这五千块钱做什么。朋友说,有急用。他问,有什么急用?朋友说,你别问行吗?最终,他还是把钱借给了朋友。他想既然朋友不想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不追问,是对朋友最好的尊重。朋友郑重地写下一张借条,借条上写着,一年后还钱。
  可是一年过去,朋友却没能把这五千块钱还上。朋友常常去找他聊天,告诉他自己的钱有些紧,暂时不能够还钱,请他谅解。
  可是突然有一天,朋友再次提出跟他借钱,仍然是五千块,仍然许诺一年以后还钱。于是他有些不高兴,他想难道朋友不知道“讲借讲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他再次问朋友借钱做什么,朋友仍然没有告诉他。朋友只是说,有急用。他说难道我们不是朋友吗?如果是朋友,你为什么不能告诉我?他说暂时还不能——现在我只能向你借钱。他当然听不懂朋友这句逻辑不通的话。他听不懂,却仍然借给了朋友两千块钱,然后收好朋友写下的借条。为什么还借?因为他相信那份珍贵的友谊。
  往后的两个月里,朋友再也没来找过他。他有些纳闷,去找朋友,却不见了他的踪影。朋友的同事告诉他,朋友暂时辞了工作,回了老家。也许他还会回来,也许永远不会。
  他等了两年,也没有等来他的朋友。他有些急了。之所以急,更多的是因為他的窘迫与贫穷。他想就算他的朋友永远不想再回这个城市,可是难道他不能给自己写一封信吗?不写信给他,就是躲着他;躲着他,就是为了躲掉那七千块钱。这样想着,他不免有些伤心。难道十几年建立起来的这份友谊,在朋友看来,还不如这七千块钱?
  好在他有朋友的老家地址。他揣着朋友为他打下的两张借条,坐了近一天的汽车,去了朋友从小生活的村子。他找到朋友的家,那是三间破败的草房。那天他只见到了朋友的父母。他没有对朋友的父母提钱的事。他只是向他们打听朋友的消息。
  他走了。朋友的父亲说。
  走了?他竟没有听明白。
  从房顶上滑下来……村里的小学,下雨天房子漏雨,他爬上房顶盖油毡纸,脚下一滑……
  他为什么要冒雨爬上房顶?
  他心里急。他从小就急,办什么事都急,比如要帮村里盖小学……
  您是说他要帮村里盖小学?
  是的,已经盖起来了。听他自己说,他借了别人很多钱。可是那些钱仍然不够。这样,有一间房子上的瓦片,只好用了旧房拆下来的碎瓦。他也知道那些瓦片不行,可是他说很快就能够筹到钱,换掉那些瓦片……为这个小学,他悄悄地准备了很多年,借了很多钱……他走得急,没有留下遗言……我不知道他到底欠了谁的钱,到底欠下多少钱……他向你借过钱吗?你是不是来讨债的?
  他的眼泪,终于流下来。他不敢相信他的朋友突然离去,更不敢相信他的朋友原来一直在默默地为村子里建一所小学。他想起朋友曾经对他说过:“现在我只能向你借钱。”现在他终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朋友分两次借走他七千块钱,原来只是想为自己的村子建一所小学;而之所以不肯告诉他,可能只是不想让他替自己着急。
  你是他什么人?朋友的父亲问。
  我是他的朋友。他说,我这次,只是来看看他,却想不到,他走了……还有,我借过他几千块钱,一直没有还。我回去就想办法把钱凑齐了寄过来,您买些好的瓦片,替他把那个房子上的旧瓦片换了。
  朋友的父亲老泪纵横。老人握着他的手说,能有你这样的朋友,他在地下,也会心安。
  回去的汽车上,他掏出那两张借条,想撕掉,终又小心翼翼地揣好。他要把这两张借条一直保存下去,为他善良的朋友,为他对朋友恶毒的猜测。
其他文献
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里的人,就过上了摆脱家长束缚、远离社会竞争的日子。于是,贪图享乐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图书馆里看书学习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的时候你认识了多少名牌?你穿过多少名牌?你交往过多少男女朋友?这些成为很多人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是你要明确,大学不是你的避风港,也不是你的青年养老院。大学四年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也是让你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一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我的高分作文”全国征文正式启动啦!    如果你的作文在中高、高考,或在学校任何一次考试里获得了高分,且作文题能引领中、高考潮流,预测中、高考作文新方向,那就请给全国考生提供一份作文范本吧!本刊将择优刊出,并对刊发作品进行评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学金。尤其欢迎全国中学语文老师推荐佳作并附简短点评。  ★参赛对象:初中、高中学生  ★参赛形式:由所在班级教师推荐中考、高考(含模拟考)或学校任何一次考
前排的倪小杉有亭亭玉立的身姿和一袭飞扬的长发。她经常穿一件白底桃红的连衣裙,扎一束高高的马尾。  她每天都是踩着铃声跑进教室,然后在一片讶异的目光中回头问我,嗨,第几页?她急促的喘息和明亮的眼神,总让我莫名不安。  凝视她柔亮的头发和白皙的后颈,我不由心猿意马地多情了起来:倪小杉该不是喜欢我吧?否则,她干嘛老是回头问我?她问她的同桌不就行了?  事实上,倪小杉回头问我,也是被逼无奈。一次美术课上,
有一位新员工给我留帖子:“我想代表今年进公司的大学生问一句:我们为什么不受重视?包括岗位、住宿、待遇……我们的心情沉痛。”  他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部分大学生的心声,这些心声是非常真实的,但现在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当前肯定不会被重视,因为你们想要的不是被重视,而是被重用!”   凭什么重视你们啊?相比在公司里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员工,我肯定更重视他们,如果我喜新厌旧,我就是陈世美老板,可这是不
10多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就尝到了找工作的苦头。所以她对来之不易的工作特别在意,工作起来十分努力。那时候。正值青春年少的她,每天的生活却枯燥得可以。永远是单位和家之间的两点一线。学建筑的她不仅每天要对着一堆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工具书,而且还常常要顶着毒辣的太阳在建筑工地上和男同事们一起搜集第一手资料。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有不少朋友拉她一起出去玩。可渐渐地,大家发现她每天都在急匆匆地忙着各种各样的
植物学家首次发现有些植物也“食肉”——它们杀死昆虫来“给自己施肥”。研究者发现,这些植物用茎上有粘性的体毛来捕杀昆虫,当昆虫腐烂并掉到植物的根部时,植物就开始通过根部吸收原本在昆虫体内的营养。人们认为植物的这种技能可以应用于给野外贫瘠的土壤补充养分,但即使在你自家的小菜园里也可以用上这种技术的。其实,有50%的“食肉”植物离我们并不远,它们当中有不同种的观赏植物矮如牵牛花、还有马铃薯、西红柿和荠菜
2010年9月底,法国施米雅娜山区突然出现了罕见的奇景:贫瘠荒凉的山区里,很多早已死去的树木,不知道被谁涂抹上了缤纷的色彩,在一片苍凉中让人眼前一亮。就连枯死多年的老树根,也被人鬼斧神工地涂上了色彩,上面还画满了图画。那些图画中,有大到呼啸的火车、林立的高楼、腾空的飞机,有小到明亮的KFC餐厅、诱人的汉堡、琳琅的文具,还有法国总统萨科奇可爱的漫画像。  没人知道,奇景的制造者是谁,在人们的潜意识里
亚马孙流域的植物种类居全球之冠,这里上万种的植物大多体型高大,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但事实上,它们在这里的生存环境并不好,季节性的降雨使得亚马孙河及其支流经常泛滥成灾——每年11月份,亚马孙就开始涨水,这期间,3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会迅速变成汪洋,整个亚马孙几乎成了水的世界,洪水深度比平时水位要高出十几米。因此,生存在这里的植物必须要经历一年一度的洪涝灾害,最重要的是努力长高,才不至于因被洪水淹没而
娜娜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女孩,喜欢冲人瞪眼,喜欢自个儿吃东西,喜欢冬天穿衬衫,夏天穿短靴,春秋天穿裙子,喜欢嘲笑别人:“OUT !”  所以在班上,娜娜人缘并不好,好在有个死党苏静终日跟她粘在一起。你要以为苏静跟娜娜个性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苏静中规中矩,常年牛仔T恤,对人一脸温和笑容。大家都奇怪她们怎么会走到一起,班主任甚至找苏静谈过话,意思是你若不能把娜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你们就尽量不要在一起